難怪我們大力發展潛艇:美軍核航母曾差點被柴電潛艇擊沉

難怪我們大力發展潛艇:美軍核航母曾差點被柴電潛艇擊沉

瑞典是斯特林AIP系統的發明國,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在使用裝備了這一系統的AIP柴電潛艇,而瑞典的潛艇技術在世界範圍內也屬於比較領先的地位。而柴電潛艇並不被美國看好,美國沒有任何柴電潛艇,未來似乎也沒有讓本國海軍裝備柴電潛艇的計劃。然而就在2005年,瑞典海軍的一艘哥特蘭號潛艇,在模擬演習中潛入並幾乎摧毀了美國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里根號。瑞典海軍雖然規模很小,但由於其位置和可能的衝突方向,一直為潛艇儲備資金。沿著瑞典海岸線觀察,你會發現有許多地方可以隱藏潛艇。瑞典潛艇使用的是獨特的斯特林發動機,利用了空氣獨立推進技術,與大多數海軍操作常規柴油發動機潛艇相比,這項技術的使用給予了哥特蘭和蘇德曼陸級潛艇更大優勢。

難怪我們大力發展潛艇:美軍核航母曾差點被柴電潛艇擊沉

但瑞典的這種潛艇一度被認為是核潛艇。事實上,外界對瑞典潛艇的猜測中一直都沒有打消過這樣的念頭或者想法。但如果有潛艇確實是核潛艇的話,這艘潛艇對船員來說是相當不安全,可能還有其他人在反應堆處於活動狀態時碰巧離潛艇太近。哥特蘭號潛艇的設計工作從1957年開始,該核潛艇,被稱為A-11A型潛艇,159英尺長,潛艇包括了一些有趣的設計特性,比如一架艦殼式水上飛機。A-11A型核潛艇的初始設計是,6個魚雷發射管配置在旋轉發射裝置中,一次發射兩枚炮彈,就像雙筒旋轉的左輪手槍一樣不能再裝子彈。儘管這對發射炮彈的數量有限制,但設計上節省了專門用作魚雷室的空間。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核反應堆的屏蔽。反應堆隔間的兩側,只得到最低限度的保護,這意味著反應堆無法在港口安全運行。因此,柴油發電機將用於港口機動。

難怪我們大力發展潛艇:美軍核航母曾差點被柴電潛艇擊沉

因此,任何船員都也不希望在反應堆附近的機房裡呆太久。在任何情況下,在這個奇怪的核迷你潛艇上,沒有任何一位水手曾在此久留,因為瑞典在1962年取消了這個項目。說實話,一艘小型核動力的瑞典潛艇並沒有多少實際用途,而且設計也在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反常的、奇怪的時期。到20世紀60年代初,核能對軍事用途的危害變得越來越明顯。瑞典轉向了柴油動力潛艇和,使用空氣獨立推進技術的常規潛艇,儘管A-11A型潛艇的設計,對後來的獵殺者號潛艇產生了影響。

難怪我們大力發展潛艇:美軍核航母曾差點被柴電潛艇擊沉

但是瑞典在潛艇製造領域並沒有受到沒有核動力的影響,其斯特林式AIP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讓柴電潛艇的下潛時間能和核潛艇相提並論,而柴電潛艇還有核潛艇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其動力系統可以完全關閉,只是用儲存的能量供給,而核潛艇的核反應堆並不是想關就立馬能關的。這樣核潛艇的反應堆冷卻系統會持續發出噪音,而柴電潛艇卻不會,而正是通過這一點,瑞典在演習中騙過了美國航母編隊,併成功在模擬攻擊中“擊沉”里根號。由於柴電潛艇的特性,我國近些年在發展核潛艇的同時,也在快速發展AIP柴電潛艇,而目前我國柴電潛艇技術已經接近世界領先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