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原之戰宋軍祭出大殺器,金軍精銳鐵甲騎兵一敗塗地

富平之戰失敗後,和尚原(即今陝西寶雞)成為金軍入川的主要障礙。和尚原是從渭水流域翻越秦嶺進入陝西漢中的戰略咽喉,在名城大散關以東。地勢險要,是拱衛四川、漢中的門戶。其戰略地位要與大散關不相上下。和尚原與另一道關口仙人關是從陝西南下四川、漢中必經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金軍鐵騎將長驅直入漢中、四川。此時,和尚原的守將,是從富平之戰退守到這裡的吳玠和他弟弟吳璘。當時的環境極為險惡。宋軍剛剛經歷富平慘敗,士氣大落。而且和尚原兵力極其匱乏。川陝宋軍主帥張浚無力支援和尚原。吳玠麾下只有千餘人,加上招集的從富平潰退下來的幾千散兵遊勇,總數不滿一萬人。面對危局,有人勸說吳玠放棄和尚原,退往漢中,保住入蜀之關口。但吳玠斷然拒絕了逃跑的意見。此時,大散關已經淪陷。和尚原一旦丟失,將導致整個西部防線徹底崩潰。金軍則可趁勢直搗漢中,近而進入四川。於是他召集部將,決意死守和尚原。此時,金軍以準備全面南進。要打通進入漢中的門戶,就必須奪取和尚原。於是,和尚原之戰拉開了帷幕。

和尚原之戰宋軍祭出大殺器,金軍精銳鐵甲騎兵一敗塗地

公元1131年五月,金軍出大散關進攻吳玠軍。由於輕敵,金軍並沒有派出主力。金軍分兵兩路,企圖在和尚原會師。得到消息後的吳玠率軍利用有利地形,向先到的金軍發起攻擊。和尚原一帶都是山地,道路窄隘,怪石嶙峋。在這種地形上,金軍最擅長的騎兵徹底失去威力,只好下馬步戰。在吳玠的統領下,宋軍步兵手持大刀、盾牌衝入金軍陣中,與金軍展開激烈的肉搏戰,大敗金軍。金軍潰退到退到黃牛岡一帶,遇上大風雨,士氣不振,狼狽逃回後方。同時,另一路金軍在箭筈關被吳玠部將楊政所擊退,從而打破了金軍兩軍會師和尚原的計劃。初戰勝利,極大鼓舞了宋軍將士的士氣。同時也震驚了金國統治者。金太宗完顏晟緊急召命前敵統帥完顏宗弼:“欲謀蜀,必取玠,須集眾以親征”。於是,完顏宗弼調集陝西諸路金軍精銳鐵甲騎兵十餘萬,架設浮橋,跨過渭水。壘石為城,與吳玠所部宋軍隔山澗對峙,準備與宋軍決戰。面對金軍主力騎兵的到達,吳玠積極調整宋軍部署,徵調大批糧草,挖掘多口水井以解決水源。

和尚原之戰宋軍祭出大殺器,金軍精銳鐵甲騎兵一敗塗地

面對數十倍於己的強大敵軍,宋軍統帥吳玠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部署。尤其是針對敵方全是騎兵,突擊力強,而且可以在遠處用弓箭射擊的特點,進行了極有針對性的部署。其重點就是大量配備了專門在遠程擊殺騎兵的重型三弓床弩炮和單兵神臂弩。床弩是一種大型遠程弩炮。這種武器出現的非常早。早在東漢就有相關記載。到宋代,由於要對抗北方遊牧騎兵以及越南等南方國家重甲戰象,因此宋軍大力改進了床弩。宋代是中國古代科技高度發達的時期,因此宋軍的重型床弩比以前朝代的性能有了巨大提升。據《武經總要》記載。宋軍床弩的體積比前代的要小。弓背使用多種材料製成,是典型的複合弓,爆發力極強。

和尚原之戰宋軍祭出大殺器,金軍精銳鐵甲騎兵一敗塗地

而且,為增加射程,宋軍還在一門弩炮聯裝三張強弓,其中最後一張是向相反方向裝的。因此宋床弩也叫三弓床弩炮。弓弦則是動物肌腱,利用多弓的合力發射箭矢。三弓床弩炮的結構非常巧妙。後部有兩個轆轤,通過滑輪來牽拉弓弦的張設。弩身為堅實的檀木,輕巧堅勁。以鐵為槍膛,鋼為弩機,用木棰擊發。配用的重型箭鏃長近2米。史書記載為“木幹鐵翎”。世稱“一槍三劍箭”,形狀類似標槍,三片鐵翎就像三把劍一樣。箭頭則是鋼製三稜型穿甲箭。而且可以一次發射多枚箭鏃。宋三弓床弩炮的最大射程為1600米。這是火炮出現前人類直射武器所能達到的極限!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重型遠程武器。宋神臂弩則屬於單兵輕型弩弓,是一種踏張弩。弩身前端有一個鐵環,專門用於腳踏。也採用了複合弓技術,而且在機身上有特殊機關。神臂弩最大極限射程達370米,而且在300米距離上依然可以擊穿重裝鐵甲。是火槍出現前世界上射程最遠、威力最強的單兵武器。為對抗金軍騎兵,宋軍統帥吳玠部署了一百多部重型三弓床弩炮,同時基本為全軍配發了神臂弩。而且囤積了大量箭矢。同時,為解決兵力不足問題。還徵召了附近民眾中的壯丁參戰。面對兇殘的入侵者,民眾積極相應,主動配合軍隊休工事、搬運物資。公元1131年十月,金軍統帥完顏宗弼率精銳鐵甲騎兵十餘萬發起攻擊。決定宋、金兩國西線戰場命運的和尚原之戰正式爆發。

和尚原之戰宋軍祭出大殺器,金軍精銳鐵甲騎兵一敗塗地

在統帥完顏宗弼的督戰下,金軍精銳鐵甲騎兵依仗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向宋軍發起大規模集團衝鋒。但是,受山地限制,金軍騎兵進展緩慢。而且遇到宋軍事先準備好的連環陷阱、壕溝等工事的阻擊。大量金軍騎兵落入陷阱、壕溝。被裡面鋒利的竹籤活活扎死!但金軍畢竟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因此逐漸逼近宋軍陣地。當金軍逼近到距離宋軍營寨1600米左右時,宋軍統帥吳玠一聲令下。隱蔽在城牆後面的一百多部重型三弓床弩炮開始以齊射的方式向金軍猛烈轟擊!宋軍一百多部重型弩炮的弓弦在射擊時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而且箭鏃上還都點了火。射出的數百支巨型穿甲箭鏃帶著死亡的火焰和刺耳的尖嘯聲,像狂風一樣劈頭蓋臉砸向金軍。

和尚原之戰宋軍祭出大殺器,金軍精銳鐵甲騎兵一敗塗地

由於地形原因,造成大量金軍騎兵擁擠在一起。加之箭鏃巨大的穿透力。導致很多箭鏃連續穿透多名金軍騎士。有的甚至連人帶馬被一起擊穿!金軍在陝西從未遭遇過類似打擊,大為震驚!紛紛退卻,但由於後方統帥的督戰。因此被迫冒死衝鋒。在三弓床弩炮的猛烈轟擊下,金軍騎兵死傷枕籍!當金軍拼命衝擊到距370米左右時。宋軍單兵神臂弩開始在最大射程齊射。神臂弩發射的三稜穿甲箭鏃輕易就撕開金軍鐵騎厚重的鎧甲,將其擊斃。而且,為克服神臂弩較慢的缺點。吳玠將部隊分為幾個梯隊,輪番迭射。如此弓矢連發不絕,箭如雨下!在空前密集的遠程火力打擊下,以往驕橫異常的金軍鐵騎威風全無。少部分衝到較近距離的,又要面對宋軍射程較近的黑漆弓、黃樺弓等弓箭和標槍的狙殺。根本無法靠近宋軍營寨。如此一來,反覆幾日之後,宋軍營寨前方遍地是金軍騎兵和戰馬的屍體。遠處的山澗幾乎被金軍屍體填平!護城壕則被金軍鮮血灌滿,成為名副其實的血河!

和尚原之戰宋軍祭出大殺器,金軍精銳鐵甲騎兵一敗塗地

面對宋軍近乎恐怖的遠程火力殺傷,金軍士氣大落。士兵甚至普遍產生了恐懼和畏戰心理。一些久經戰陣的金軍士兵居然拒絕出戰。於是,金軍統帥完顏宗弼被迫下令暫停進攻以休整。吳玠抓住有利戰機,在深夜派遣精銳騎兵抄小路從側翼出擊,一舉切斷金軍糧道,導致金軍陷入絕糧困境。完顏宗弼見勢不妙,率軍奪路逃遁。吳玠乘勝追擊。同時在神坌灣設兵伏擊,金軍大亂。潰不成軍。宋軍星夜出擊,前後夾攻,大敗金軍。完顏宗弼身中兩箭,率殘部狼狽逃走。是役,宋軍擊殺金軍萬於人。俘獲金軍頭目300餘人,甲士800餘人,繳獲器甲數以萬計,取得空前輝煌的勝利。和尚原戰敗後,金軍統帥完顏宗弼企圖繞過和尚原,進攻饒鳳關、仙人關等地。但由於和尚原的阻擋,始終不能保證糧道通暢。最終被吳玠、吳璘兄弟擊敗。被迫退回鳳翔。至此,和尚原之戰以宋軍徹底勝利,金軍慘敗告終!

和尚原之戰宋軍祭出大殺器,金軍精銳鐵甲騎兵一敗塗地

和尚原之戰宋軍的勝利不是偶然的。首先,宋軍統帥吳玠在富平慘敗後,還能有信心拼死堅守。表現出極大的勇氣和膽魄。而且作為主帥的吳氏兄弟在戰爭中身先士卒,以忠義愛國團結將士。正是主帥的勇氣才鼓舞了宋軍的士氣。作到上下一心。面對數十倍的敵軍依然能夠保持高昂的鬥志。同時,宋軍統帥吳玠在開戰前,根據敵方都是騎兵以及戰場地理環境的特點,做了極為周詳的準備。尤其是專門調配了大量強大的遠程弓弩。正是這些遠程武器直接影響了戰爭的進程和結局。而更重要的,整個和尚原之戰期間,當地人民都在冒死支援宋軍。當地人民經常在深夜將大量糧食、藥品等軍需物資送入軍中。而宋軍城內也有大量民眾幫助守城。例如搬運箭鏃、為重型三弓床弩炮拉弦的很多都是民工。一些獵民則自備武器,直接參加對金軍的作戰行動。附近人民的援助極大的支援了宋軍的戰鬥。為切斷宋軍外援,金軍在附近設立了嚴密的封鎖線。而且下令保伍連坐。企圖以殘酷的屠殺阻止人民對守軍的支援。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正是這些因素保證了宋軍的勝利。

和尚原之戰宋軍祭出大殺器,金軍精銳鐵甲騎兵一敗塗地

和尚原之戰,在宋金戰爭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這是自金國開國後,滅遼破宋以來遭到的第一次大敗。此戰,宋軍以不滿萬人的兵力,擊敗十多萬強大的金軍,斬殺萬餘人。重創金軍主力,打破了金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的鼓舞了南宋軍民的士氣。而靈雲認為,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和尚原之戰的勝利徹底扭了宋軍富平慘敗後的西北防線近乎崩潰的危局。對穩定南宋西方防線其到了決定性作用。徹底粉碎了金國企圖經陝西,南下四川包抄南宋大後方的戰略陰謀。直接挽救了南宋國運。而且將金軍主力吸引在西部戰場,減輕了江淮戰場的壓力,有力支援了友軍。而和尚原之戰中,宋軍以遠程弓弩擊敗金軍強大騎兵的作戰方式,成為步兵依靠遠程火力以弱勝強,戰勝強大騎兵部隊的經典戰例。

和尚原之戰宋軍祭出大殺器,金軍精銳鐵甲騎兵一敗塗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