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筆談115:唐河之戰如迷一般,徐河大戰李繼隆正名、契丹休戰

本號打算以連載的形式,從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為基礎,用通俗語言、清晰邏輯再現北宋100多年政權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筆談:北宋王朝盛世夢》。此為第115篇。


988年,作為端拱元年,趙光義既要靠趙普革新內政,又要在邊境充分備戰,防止契丹入侵。

部署

前一年,承擔北伐失敗責任的將領們都陸續起復了,契丹也休整了一年。

等到988年夏天的時候,契丹準備南侵了。

鎮州、定州、高陽關地處南侵必經之路,已經成為國防核心。需要好好安排,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宋史筆談115:唐河之戰如迷一般,徐河大戰李繼隆正名、契丹休戰

趙光義分別調任郭守文、李繼隆、傅潛為三地都部署。在他看來,其他老將年紀大了,崔彥進都因病去世了,還是這三人讓人放心。

宣徽南院使郭守文不用說,行伍出身,歷經滅後蜀南漢、平南唐攻北漢、討伐党項、對決契丹多次大戰,絕對能夠鎮得住。

殿前副都指揮使傅潛也不錯,藩邸舊將出身

馬軍都指揮使李繼隆更不用說,外戚親信

但朝廷內對如此用人不是沒有異議。

時任度支使的李惟清,看著如流水般的花費流向邊疆,很是心疼,他把這歸結於用人不當。

他拿著賬目找趙光義說,現在開銷比開寶、太平興國年間多了幾倍!漢唐時期,國家都選精兵猛將來威懾邊境,現在統兵將帥選得不對,導致邊疆不寧,費用大增

趙光義辯解道,你不懂,此一時,彼一時,我自有成算,選用的將帥,也是符合實際的。

所以說,趙光義選用的這三人,面臨著諸多壓力。

來侵

就在三人到任不久,契丹就如約到來,線路基本與上次差不多。主力攻河北,側翼牽制山西

山西的張齊賢做了充分預防。他選了廂兵各千人,分別駐紮在代州東西方向的繁峙、崞縣,相互呼應。契丹一試探,發現代州附近州縣都有兵力,就此作罷。

主力則在河北長驅直入。

九月二十六日,耶律隆緒到達宋軍控制的涿州。招降,不聽。十月二日,攻城,城破

當月,攻沙堆驛,破之;攻狼山寨,破之;戰益津關,敗之。易州附近諸寨被一掃而空

隨後攻長城口,遭到阻擋,耶律休哥追擊五六里,敗之。

十一月初一到初七,耶律隆緒親自督戰攻長城口,宋軍潰逃;初八,攻滿城,三天後城破;十五日,攻下祁州(今河北省保定市安國市);十六日,攻陷新樂(今石家莊新樂市);十七日,破小狼山砦;二十四日,千餘宋軍從益津關來反攻,被擊退。

宋史筆談115:唐河之戰如迷一般,徐河大戰李繼隆正名、契丹休戰

從九月到十一月,宋軍束手無策,契丹如入無人之境,收復了涿州,摧毀了宋軍的太行山防線。

遼史不載、宋史大勝的唐河之戰

就是在這樣的攻勢下,發生了宋史記載而遼史不載、宋軍大勝的唐河(流經今河北唐縣)之戰。

相關記載是這樣的。

十一月,契丹即將入侵,李繼隆不聽定州監軍袁繼忠的勸阻,將易州諸寨的靜塞騎兵調配軍中。稍後易州城破,他們的妻兒都陷入敵手。

李繼隆怕這些軍士鬧事,準備將他們拆分到各個部隊。袁繼忠又阻止了他。李繼隆這次聽從了他的建議,重用、優待、安撫了這些騎兵。

稍後敵人來犯,而各守將又收到了趙光義“堅壁清野勿與戰”的詔書

此時,又是

袁繼忠挺身而出,表示異議。他慷慨陳詞,說,哪有手握重兵卻只求自保、令敵人長驅直入侵略四方的?讓我身先士卒,戰死沙場!

手下將士群相呼應。但還有五個人仍然拿著詔書,不願意出戰。

李繼隆的作用發揮出來了。他說,將在外,就得乾坤獨斷!兩年前我在瀛洲(君子館)留條命,正是為了今日報效國家!

這符合他堅持主見的一貫作風,滿城之戰是這樣,君子館也是這樣。現在他既是主帥,又是外戚,誰敢有異議?

於是,李繼隆、袁繼忠帶兵出戰,一路追擊契丹到曹河(今滿城北),斬首一萬五千級,獲馬萬匹。

史稱唐河大捷

宋史筆談115:唐河之戰如迷一般,徐河大戰李繼隆正名、契丹休戰

捷報傳來,朝野一片歡欣鼓舞。這場勝利來得太及時、太應該了。

986年的三場大敗後,趙光義太需要一場大勝來挽回面子,太需要一場大勝來掩蓋他不追究君子館之責的正確,太需要一場大勝來證明他重用大舅哥的英明決策。

而李繼隆在君子館之戰蒙羞,也迫切需要一場大勝來雪恥,來洗刷懦弱怯戰的惡名。

宋軍將士一樣需要一場大勝來報仇雪恥和鼓勵士氣。

正是因為朝野內外、全軍上下都期盼、都希望一場大勝,所以沒有人留意李繼隆到底殺敵多少,擊敗的是否契丹主力。

不管朝廷怎樣四處傳頌、大肆表彰這場勝利,反正契丹主力就一直沒走,整月都駐紮在宋境內,直到正月初一才班師。

但不要以為他們就此遠去了。

五天後,宋邊境的一名守將投降,契丹主力再次南下,並於當月二十一日攻打易州,次日城破,易州刺史投降。

易州,這座柴榮北伐時從契丹手中奪回的城池,再次落入契丹手中。

此次契丹的秋冬南征就以收復涿州易州、四處燒殺擄掠而宣告結束,留下幾無還手之力的宋軍抱著唐河大捷的戰績而沾沾自喜。

邊境小城寨要不要撤

就在契丹大勝而還的989年正月,趙光義下詔,向文武大臣徵詢備邊御戎之策。

這基本是對趙光義以往政策的否定,所以用不用這些建議,兩說。這裡,我們不談這些建議,我們單談戶部郎中張洎提的一條建議。

他在奏議裡認為,與其在邊境兵力分散,被動挨打,不如“悉聚河朔之兵,於緣邊建三大鎮,各統十萬之眾,鼎據而守”。所以,他建議,裁撤那些小的城寨

宋史筆談115:唐河之戰如迷一般,徐河大戰李繼隆正名、契丹休戰

李繼隆的意見與之相反。他認為,這些小城寨是定州等地的屏障,一旦裁撤,契丹將直趨定州城下,不利於國防

趙光義採取的是李繼隆的意見

李繼隆的壓力隨之而來。他是武將,不像文人張洎動動嘴就可以了,他的建議正確與否,要靠他自己真刀實槍上戰場去論證。

宋史筆談115:唐河之戰如迷一般,徐河大戰李繼隆正名、契丹休戰

很快,戰爭就來了。

七月,邊境的小城寨威虜軍(今河北徐水區遂城鎮)缺糧了。這事看似不大,卻影響深遠。

契丹得知後,想借此攻佔威虜軍。

趙光義則派李繼隆調動鎮、定州的一萬大軍、數千乘車押運糧食輜重前往。

張洎再次上奏表示反對他說,像威虜軍這樣不足萬人的小城寨,在敵人大軍到來時只會閉關自守,根本沒有設置的意義;相反,一旦缺糧,就得勞民傷財運送糧食,而押運大軍一出又給敵人以可趁之機,我們的押運大軍怎麼能有鬥志?所以,這種城寨,不過是消耗糧食。

他再次要求裁撤小城寨,將那些不滿三萬人的邊境軍營全部裁撤!將費用、人員用於大鎮建設。

李繼隆就是在這樣的論戰氛圍中出兵了

徐河大捷

非常不幸的是,張洎的預測極準,耶律休哥探知了消息,親率數萬精騎,準備將李繼隆一網打盡

此戰,李繼隆只許勝、不能敗。勝了,則君子館之恥辱將真正洗刷,他也將贏得與張洎的論戰;輸了,等待他的恐怕將是身敗名裂,誰都不能承受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

幸運的是,此次他搭上了一個好部將尹繼倫

宋史筆談115:唐河之戰如迷一般,徐河大戰李繼隆正名、契丹休戰

尹繼倫當時率領步騎千餘人,正在巡邊,迎面過來的正是契丹大軍。但契丹大軍居然對此視而不見!他們繼續殺向前方,目標指向李繼隆。這就是赤裸裸的蔑視,看不起你。

尹繼倫憤怒了。對於一個軍人來說,戰場上馬革裹屍不算什麼,要命的是敵人壓根不把你放眼裡,認為你不配做他的對手!

尹繼倫發動將士們說,敵人視我們如砧板上的魚肉,等他們勝利了,回頭肯定還要打我們;如果沒勝,他們更會拿我們來發洩,不管怎麼說,我們都跑不掉了。為了他們的輕視,我們要讓他們付出代價!這樣就是戰死了,也能成全忠義之名!

他這番話說到將士們心底了。於是部隊厲兵秣馬,等到夜晚,尾隨而去。追了四十五里,追到唐河、徐河(即徐水)之間,天還沒全亮。尹繼倫列陣等待。

宋史筆談115:唐河之戰如迷一般,徐河大戰李繼隆正名、契丹休戰

耶律休哥沒有發覺,他正準備吃完早飯,然後就攻打李繼隆。

沒想到,尹繼倫偷襲了。雖然只有千餘人,但關鍵是出其不意、同仇敵愾。

第一輪猛擊過後,宋軍斬殺敵將一人,契丹開始混亂了。

尹繼倫迅速衝入指揮部。

耶律休哥飯還沒吃完,急得趕緊放下筷子,準備投入戰鬥,結果抬頭就見一黑麵大漢率兵衝進來。戰亂之中,耶律休哥被短兵器刺中手臂,受了重傷,靠著左右拼命救出,騎馬先逃了。

這一逃,契丹就完全沒有戰鬥力了,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此時,押運大軍趕到。尹繼倫與鎮州副都部署範廷召一路追奔,過了徐河十餘里,俘獲甚眾;定州副都部署孔守正又在前方的曹河附近截住退兵,斬殺三十多名將領。

戰爭是為了什麼

這一戰,尹繼倫得到了“黑麵大王”的綽號,揚名契丹。

這一戰,李繼隆終於揚眉吐氣他大勝而歸,他為趙光義報了高粱河那一箭之仇;他一雪前恥,他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繼續他那固執己見而彪悍輝煌的軍事生涯了。

這一戰,也是一代戰神耶律休哥的最後一戰從來只有他追打別人,沒有被人追打過。現在,當風聲刮過自己耳朵吹向張開的傷口,他才終於親身體驗到了張皇逃竄。只有如喪家之犬般逃竄過,才能真正體會到戰爭的無情;只有自己的鮮血一滴滴灑向泥土,才能真正明白戰爭的殘酷。

宋史筆談115:唐河之戰如迷一般,徐河大戰李繼隆正名、契丹休戰

回到契丹,天地重歸於平靜,見到萬物生長,耶律休哥不禁感嘆,活著真好,太平日子真好!

他歷經高粱河、瓦橋關、岐溝關、君子館四場大勝,令趙光義含羞高粱河,且盡喪宋朝精銳,改變了宋遼攻防態勢。然而,這最後一戰是那麼的狼狽,這也是他一生中獨立指揮的唯一敗戰。不是敗在實力,不是敗在用計,而是敗在輕敵。

這場失敗,過於沉重。它令耶律休哥重傷而歸,舉國上下諱莫如深、三緘其口。

這一戰,也使耶律休哥思考良多。戰爭,到底是為了什麼高粱河,他是為了保衛國土,結果讓趙光義病症纏身;岐溝關,他讓宋朝再無北伐實力,他的名字可以讓邊境上的大人用來嚇唬小孩;君子館,他完全是指揮了一場肉搏戰,雙方傷亡慘重;

徐河,卻最終讓自己承受苦果。

這一切,還沒有考慮邊境百姓的流離失所、妻離子散和破壁殘垣。

宋史筆談115:唐河之戰如迷一般,徐河大戰李繼隆正名、契丹休戰

算了吧,趙光義已經不敢再北伐了,我們的報復也夠了,還奪回了失去近三十年的易州。為了百姓安寧,為了休養生息,為了減少孤兒寡母,我們也不要南征了。

這樣看,這一戰後,耶律休哥的思想,有如金庸小說裡的蕭峰。不同的是,蕭峰是自戕前逼迫契丹皇帝答應有生之年不再南征,耶律休哥是被重創後終其一生主動尋求和平

就此一戰,為宋朝贏得了近十年北部邊境安寧,直至趙光義和耶律休哥去世前,雙方都沒有大的戰爭。

宋史筆談115:唐河之戰如迷一般,徐河大戰李繼隆正名、契丹休戰

趙光義終於度過了最艱難的軍事危機。

再斷北伐念頭

但又有人開始頭腦發熱了。

這個月,天上出現彗星。天文異象發生的時候,正值徐河大捷。有人因此上書,認為這是“滅契丹之兆”,鼓動趙光義出兵北伐。

這事能幹嗎?

趙普聽到消息後,急了,這些人是唯恐天下不亂,只會給好大喜功的皇帝瞎出主意。

他不顧年老體弱,用心翻閱典籍,在八月呈上了名奏《彗星疏》,毫不留情地對這些人進行批判,徹底打消他們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

和平來之不易,他親手建立的帝國已近30年。趙匡胤為統一全國連年用兵,趙光義功業未成而戰火不斷,國家迫切需要休養生息,朝廷和軍隊需要養精蓄銳。

這也基本算是他能為帝國所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多謝欣賞。讀完此篇,如仍感興趣,敬請關注本號,後續連載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