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做什麼工作,不容易失業?

拒絕黃賭毒548

可以這樣說,未來10年將不太會存在鐵飯碗一說,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都面臨被淘汰的情況,尤其是人到35歲以後,大部分人面臨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 個體、自由職業將是主要工種!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已經無法阻擋,而在互聯網上淘金真的是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個體和自由職業有著共同的特點:

1、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

2、為自己打工;

3、時間自由;

4、少數實現財務自由;

而我們現在就需要為10年後的境遇鋪好道路,尤其是即將進入35歲,慢慢往40歲靠的人群。

我拿我來舉例,從01-10年我基本上都是靠死工資,結婚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可是到了06年結婚,08年有了孩子,我逐漸發現壓力越來越大,死工資已經無法滿足一個家庭的高品質需求,因此我在06年果斷自學互聯網的知識,在10年我有了額外收入,幫助兩家企業做網站建設和SEO優化的工作。

10年通過我累積的經驗、人脈,逐步脫離了固定工作和收入,慢慢的進入了自由職業者的行列,一方面兼職為企業做優化、營銷、運營;另一方面我在我朋友的培訓機構擔任兼職講師;其次,我和朋友在15年註冊了公司,主要是通過自己的關係同幾個研發朋友一起做網站、app類的外包以及運營工作,從10年開始我的工作時間基本上就很自由,收入也從死工資的400,2000,4000,增長到了月如20000,在14年開始基本保持年收入在30-50萬之間(浮動是因為有業務提成),基本上實現了時間自由!

但要想財務自由還需要努力,模式要變,18年的目標就是在互聯網的知識付費領域創建自己的品牌,能夠和更多的人分享我將近17年的經驗和知識乾貨!我在為我的B方案以及C方案在鋪路!


華霧欲開

未來10年不僅不失業反而更火爆的“六大行業”

從未來中國社會“供”和“需”兩方面綜合分析看,量叔認為以下“六大行業”不僅不會失業,用工需求反而更加火爆。

一是醫療業。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步提高,醫生、護士、護工等需求量將越來越大,其中專業的“全時陪護”最吃香。

二是養生業。隨著我國中老年群體不斷壯大,以及人們對保健養生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推拿師、理療師以及美容美體從業人員將逐步走俏。

三是養老業。這是非常急迫又急需完善的新興行業,養老院和社區養老的服務人員、進入家庭的“陪伴員”需求量越來越大。

四是育嬰業。這也是即將新興的一個朝陽行來,其中數專業月嫂、資質保姆最吃香。

五是保險業。隨著人們對保險業認知的覺醒,保險業的從業人員需求量將越來越大,其中數專業的保險營銷人員、家庭理財師等最為吃香。

六是物流業。這是“一條龍”服務的龐大行業,從物流師到快遞員,需求量將不斷增大,其中快遞投送隊伍需求量最大。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行業也不會失業,但相對我們普通人士來講,與我們關係較為密切的當屬以上行業了。條友們你怎麼看,敬請發表意見!


量叔聊寫作

我的觀點是隻要做得好、十年後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失業的

可能你們乍一聽這個觀點有點偏執,誰說做的好就不會失業的,現在的人工智能代替人類的趨勢已經很明朗了,更不用說十年以後,當今社會發展很快,出現了很多的新鮮事物、新興行業但同樣有很多傳統行業在慢慢消失,尤其是人工智能帶給我們失業的恐慌。因為人工智能擁有遠超過人類的理性思考能力,所以未來很多職業人工智能將會比人類本身能夠更好的勝任這樣的職位,未來將有很多人將會面臨被人工智能替代而失業的危機。


可是即使這樣,人依舊會有適合自己的職業,未來10年做什麼工作職業不容易失業?這個問題回答有很多,但是並不是所有行業都適合我們去做,所以我這裡主要要說的是只要一門職業做得很好了、甚至到了無可替代,那麼就不會容易失業,就算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失業了,也是能很快就找到新的工作或者自己創業的 ,如果連現在的職業都做不好,那麼多久,就會失業了。

日本經濟新聞和英國金融時報在實施了共同研究調查以後,他們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全部820種職業、2,069項業務(工作)中,約710項工作可被機器人替代。
演員、藝人、寫手、翻譯、理髮師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幾率在 30%-40% 之間;
程序員、記者、保姆、藝術家、律師、法官、建築師、公關為 1.4 在 1%-10% 之間;
最難以取代的,是心理醫生、教師、酒店管理者,均在 1% 以下。
所以說,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類技能要求,那麼,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社交能力、協商能力、以及人情練達的藝術;同情心,以及對他人真心實意的扶助和關切;創意和審美。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徵,那麼,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無需天賦,經由訓練即可掌握的技能;大量的重複性勞動,每天上班無需過腦,但手熟爾;工作空間狹小,坐在格子間裡,不聞天下事。

李開復也在奇葩說中直言不諱,“未來10年中,人類社會將會有50%的職業類型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確實聽起來很可怕,按李開復所說,那麼多人都會失業了,很難不害怕呀。但這同樣是社會進步的體現,隨著社會的發展,伴隨著一些職業的消失,又會有一些全新的職業出現,就像古代的鏢局早已被現代化的物流運輸所替代,真的可以不用太嚇自己。


你真的比人工智能路子多,我們人能夠在地球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和我們的智慧是離不開的,雖然我無法預知十年後人工智能是什麼樣的,但我感覺,會像工業革命一樣,大型機械設備的加入的確使得很多人失業,儘管這不是簡單的機械取代人工,而是機械極大地提升了勞動生產率,從而節省了勞動力,AI同樣如此。


社會是在不斷的發展、淘汰中進步的,互聯網時代就是這樣一個人類被邊緣化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大量的工作被取代,大家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將會被徹底顛覆,未來的工作不會少的,只要你能力夠,幹什麼都不會失業的。如果你想把握未來,現在必須儘早提升自己,讓我們一起加油,擼起袖子加油幹。

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觀點及看法,不足之處還望在評論區不吝賜教,喜歡的話關注+點贊哦!當然,更歡迎評論,互利共贏,謝謝!


深圳理財規劃師黃玉珍

當今社會,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有瞬息萬變的事情在發生。要預估10年後的工作,可能精準性會低些。


但是,縱觀人類歷史,還是有跡可尋的。要想不失業,必須有個前提,前提就是一一你必須在該行業能立足。任何好職業,你必須勝任的了,如不能勝任,任何職位,你都會失業的。



拋開前提,我認為末來行業會不會失業,主要看該行業是否會不會被新型行業所取代,如果行業是不可取代的,它永遠只能說更發展,而不會消失,不會被替換的行業怎麼會失業呢?。





我認為以下職業不會失業。它們是

①公務員一一因為國家要人管理。

②醫生一一因為人類是以人為本,救人的人怎麼會失業呢?

③餐飲業一一因為人必須要吃飯。

④農民一一10年後可能是農場主了,沒了糧食,人類怎麼生存?

⑤高科技業一一因為它已經站在了行業前面。



最後我再次提醒:失不失業,前提是你必須勝任工作哦!


白天提燈

未來十年做老師 ,醫生,高級技師 ,廚師,當農民,這些工作未來十年不容易失業 ,這些工作什麼時候都需要這方面的人才。老師什麼時候都會需要,老師教書育人特別重要,所以老師永遠不會失業。醫生什麼時候也離不開,醫生每天救死扶傷誰也離不了,所以醫生是不會失業的。高級技師現在還缺好多,未來社會發展快了更需要高級技師了。好廚師誰也需要,每天吃飯沒有廚師怎麼行,所以好廚師永遠也失不了業。農民種糧食這更重要了,長言道:民以食為天 ,農民不種糧食肯定不行,所以說農民永遠也不會失業的。未來十年這些工作非常吃香哦!哈哈!😄😄



小財神愛朋友們哦888

人工智能技術類

現在的人工智能產品越來越多,有掃地機器人,人工智能仿生眼,在線翻譯、朗讀等等。未來十年到50年,你身邊的人工智能產品會越來越多,因為當局越來越重視AI技術的發展,他給人類帶來的便利是無法想象的,如果你喜歡,最好學習一下這門技術,是將來博弈這個社會的本錢!

公共服務類

我提到的這個公共服務類是對於一種未來的設想,當今社會越來越提倡人權主義,對於公共服務包括了衣食住行和衛生、安全等等。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一天更勝一天,所以對未來的公共服務類的(心理諮詢師保健服務,廚師,司機,醫生,教師,政府部門等)的人員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優勝劣汰,素質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

不管未來如何,在規劃自己人生的同時,一定要做好眼前的事。

學好一門技能才能安穩端住飯碗,上述只是預測。

對於未來我們是無知的!未來我們可能會做很多的事,但是我們現在要做更多的事為未來打好基礎!把今天的路走踏實,明天你的選擇才會更多!

在當今這麼複雜的社會,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被浪潮打翻。

學習新知識,接觸新事物,才能對未來做出準確的判斷,到時候你才是人生贏家。

謝謝您的觀看,說的不對請您評論補充!


濤擼愛腦洞


等待162471053

任何工作職業都需要努力做好才不容易失業。

未來相對穩定的職業仍然是與人密切相關的行業。

1.法律。社會的發展生活的進步都離不開法制。從事司法工作是比較穩定的。比如:法官、檢察官、海關、公安、律師等等法律職能部門。

2.醫生。這個行業的重要性無需贅言了。只要自己遵章守紀工作還是穩定的;

3.軍隊裡的士官。只要有軍隊就會存在士官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志願兵。所謂志願兵是不被提幹的也就是一輩子都是兵,但待遇是有級別之差的。之所以說這個職位比較穩定是因為志願兵就是技術工種。是具有一定技能或專業知識的士兵才可以轉為士官。例如:空軍地勤、海軍艦艇維護、火箭軍裝備的維修等等。

4.服務行業裡的與女人及餐飲相關的職位。例如:高級美容師、高級咖啡師(一個高級咖啡月薪萬元起步目前市場奇缺)、高級廚師等等。

5.冷門職業:殯葬管理、地址勘探、野外作業職位等。相對冷門的職業從事的人群也一定是少數,也就是說競爭壓力不是很大。相對穩定。

科技行業雖然需求很高但職位的穩定性比較差,工作壓力很大競爭激烈這都是造成不穩定的因素。發展太快稍不努力隨時都會被淘汰。高收入高風險。

公務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想要實現自己理想和目標的,最好還是選擇與你實現理想與目標相關的行業。


TONYFF

首先給個答案,很簡單,任何一項工作做好、做專、做精,都不容易失業呀。有人會覺得這個答案太雞湯了吧,其實並不是,反駁無外乎做的再好,這個職業都沒了還不是要失業?事實上,很難有一個職業是完全獨立的,都是依附於某一產業鏈條之上,單一職位的消失不意味著產業鏈的消亡。能將一個單一職位做好、做專、做精的人,是不可能不觸類旁通自身產業鏈上其它工作的,因此仍舊有調換的可能。同時,能夠保有這樣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的人,失業對他們來說也並非一道跨不過的鴻溝,態度和能力決定他們仍舊可以從其他職業再次成功。

另外,問題問什麼工作不容易失業,潛臺詞其實是10年後什麼工作會消失,提前避開危險是人的慣性思維。而這樣問的指向性更明顯是落腳在人工智能的興盛,因此歸根結底是要討論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什麼樣的工作。知識密集型的行業可能會排在人工智能挑戰的最前列,因為人工智能現階段最大的優勢就是吸收知識的速度和輸出、歸類已知答案的能力。有人說保險業是未來興盛不會失業的幾大職業之一,其實也不盡然,如果全民保險意識提升,事實上保險業在收集信息、確定理賠等等一系列的職位上,都將最先受到人工智能的挑戰。


家族企業雜誌

只要不發生戰爭,任何職業都總有存續下去的方法,換個形式工作而已。比如說“牙雕”,自從國家禁止象牙交易以後,從前身價高貴的雕刻師傅就失業了。但不雕象牙也可以雕別的,例如玉石、紅木之類,照樣身價不菲,轉型就行了。

我建議你從自己的興趣特傾向上選擇職業而不是從熱門職業排行榜上選,別人能做好的事你未必能做得好,但你總有能比別人做得好的事。比方說,我對電腦技術不感興趣,就忠實地做個用家。有口才文筆之妙,就從那些方面選取職業,一樣過得好好的。

失業沒那麼可怕,現在滿街貼紙招人,據說招聘會人氣也大不如前了。與其選擇職業,不如先找份自己能做的,想想有什麼想做的,創造條件去做。

我們不能因為怕失業而不就業,其實失不失業與職業本身無關,與個人能力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