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降温明显,为何买房成本却越来越大?

891536008

在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作用下,2018年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出现稳中有降的趋势,相信这种趋势还将延续一段时间。那为什么买房成本反而上升呢?

从全球货币政策来看,多数国家货币政策已进入收缩周期,美国今年预计还将加息3-4次,这样一来市场流动性降低,美元升值。

美元升值,人民币汇率承受较大压力,在美国连续加息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也被动进入收缩期。这样一来市场实际利率就会提升,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银行提高了贷款利率,不管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利率都实现了上浮,购房人贷款成本增加。

随着低利率时代的结束。银行贷款实际成本会越来越高,所以一般老百姓买房就会感觉压力越来越大。


财经微世界

经过2016年的地王盛宴之后,房价已经涨到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地步,之后各省市政府积极调控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的继续大幅上涨,限购、限贷、限售、熔断等等房地产政策接连出台,但是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最狠的政策无过于银行的提高首套房贷款利率和提高首付比例了。下图是我在网上搜的一些近期的购房贷款的消息,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首付比例的提升无疑增加了你当下买房的压力,你需要比之前准备多出1成甚至更多钱来支付首付,而住房贷款利率的提升直接导致的就是以后每月还款压力的增加。

此外,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全球经济回暖,美联储加息倾向越发明显和频繁,国内央行大概率也会采取相应的加息政策以应对,而加息就是提升基准利率,基准利率的提升无疑会导致商业银行跟着提升存贷款利率,这样一来未来还款的压力在原本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的基础上会更加大。

从需求端来看,无论是限购、限售还是限贷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众买房的需求,从而使得房地产市场到达一定的降温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楼市降温了,但买房的压力却越来越大。


君银投顾

是的,最近楼市降温明显,尤其是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但一线城市,你懂得。

拿北京来说,平均房价5万多一平,80平的房子,降了1000多一平,也就是省了10块,但是别忘了,现在银行利率在不断地上浮,二套房更是首付也要增加。

一套400万的房子,增加10%的首付就意味着要一次性多掏40万,这对很多工薪阶层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

一线城市的房子大部分人都没办法全款购房。只能贷款,面对不断上涨的利率,降的那十万块房价,早就已经贡献给银行了。此外还要多掏。

比如你贷个20年,银行利率给你上浮10%(算少的),也就是要多还30万。如果工资不涨,那么对买房人来说明显就是成本增加。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刚需来说,买房的成本大或小,考虑这些基本没意义。因为你不能因为成本大了而选择不买房吧?如果你下定了决心在一座城市定居,那么就应该在能力范围之内去购置自己的房产。

如今虽然成本增加了,但如果把这些放到大的时间线上去看,你会发现增加是趋势,我们还是欠发达国家,通常都是较高的物价浮动水平。时间换空间、换买房的机会,拿未来的收入去对冲货币贬值,或许也不见得就很吃亏。

如果暂时没有能力买,就只能加倍努力,加倍了也非常困难,何不退而求其次选择其他二线城市?毕竟在短期内,若没有其他的黑天鹅,要看到主要一二线城市房价大跌很困难。


杠杆游戏

热门地区楼市降温但是房价没降,甚至大部分地区房价还在稳步上升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中央的定调,这也是为什么楼市这几年降温的根本原因。地方政府肯定要为这个目标努力,但是对于一些热点城市来说,南京、杭州、武汉、郑州等地区,人口还在不断涌入,土地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房价上涨是肯定的。

至于一些不是热门城市地区,因为房地产基本绑架了地方经济,地方政府也不敢轻易让开发商直接破产或者行政干预房价下降(资不抵债)。维稳是当地政府最好的选择,所以说该降的地方不敢降,想降的地方降不了。对于大众来说就是房子整体价格没有下降,而有些地区房价还在稳步上涨。再说每年过完年之后,所有的消费品都要上涨,物价和人工成本上涨之后房价不上涨是没有道理的,房价上涨的情况下,买房成本肯定要增加的,这就是是实际情况!


发放住房贷款的银行都是国有银行,肯定是要遵守国家意志的

不仅仅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在严防投资客(炒房团)进入房地产市场,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贷款利率(地方政府制定法规规定卖房时间),使得炒房者的购房和持有成本不断提高,从而打击投资者。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刚需一族,使得无论是谁的买房成本都会增加。个人觉得这是关键时刻采取的关键措施。


综上所述,无论是房子本身还是银行贷款方面都是上涨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觉得楼市降温大家觉得购房成本上升的原因。


勇勇杂谈壹贰叁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土地交易成本上升+材料成本上升+运输成本上升+人力成本上升+销售运营成本上升+说不清楚的利润维持不变+房产产品炒作+还在买房人的愿意=买房成本越来越大。
国家靠各项税收和土地资源,等等的收益来维持和发展各项建设,我们必须要支持。百姓要持续增加收益,也使得各项成本持续上升,我们也能理解。是商品就会有必要的成本和泡沫成本,博弈的就是你买还是不买;买则“没有卖错的,只有买错的。”不买则,想方设法让你买。


多年前,国家就对人们提出“理智消费”的建议,就包括了房产及不动产的理智消费。当下,更是让手上有2~3套房以上的人,是抛售也不是,不抛售也不是,已经不知道怎样选择了;急啊!所以,一定要买,就不要嫌贵;要么,就是不买。租售都同权了,也应该要了解深意了。
钱在自己手上好,至少能提高对未来的应变能力

;当然,在不亏本的前提下,有得赚更好,但是,节奏越变越快,还让我们来不及反应的变速,谁能预测的非常准确呢?谁又能说的清楚呢?是吧!
我看,还是稳重地持币观望吧!无事练兵,以待出击。


章圣228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一个错误的问题是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的。

请问题主,楼市降温这四个字,你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你又如何能够笃定"降温"二字?

再请问题主。你如何界定"买房成本"和"房价"的彼此关系,二者谁包括谁?你能界定吗?

好吧。回答问题。

第一,还是那句话:脱离城市讨论房价的行为都是耍流氓,不同的城市,房价趋势和购房政策完全不同。

第二,当前房价并无明确的走低趋势。当然,一些城市不在研究讨论和关注范围中。

第三,看一些城市购房政策的微调。感觉是在购房程序上,银行和房地产公司更关注购房的金融安全稳定。比如提高首付比例,调整贷款利率等。

个人观点:现在房价趋势并没有走低倾向。多说一句,想法和期望,并不能代表现实情况。


新观点评说天下

房价上涨的势头遏制住了,买房的成本却还是增加

根据我们现在出台的调控政策,已经不适合炒房、投资了,但是也变相的妨碍到了刚需买房者。如杭州3月22摇号购房,那就是说你摇到才能买,摇不到你刚需也不行。

用强硬的调控改变了供需关系。所以楼市出现了降温。

买房成本的增大有几个原因:

1、房贷利率的提高,提高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我感觉这个事情跟调控房价一点关系也没有,是银行借势故意多收钱。这样只会让人每个月支付更多的房贷,刚需真的伤不起,感觉这不是针对炒房者,这是针对刚需。。。,会因为房贷利率的提高房价就降么?完全没什么关系么。

2、交房以后,才叫绝望,现在各种材料的上涨,人工费的上涨,买得起,装不起。应了那句话:“有时候你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什么叫绝望”。装修费增加了好多。

3、由于限价问题,有的开发商就推精装修的房子,变相的把利润转嫁到房价里面。

4、那些想改善住房的更绝望,二套房首付百分之六十。

另外你说的降温只是个别地区,有些地方永远是供不应求。房价就没降过。


社会大维

1.新房价格被房管局限死,开发商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新房都捆绑了精装修,精装修的标准一般都是2500一平,按100平来计算的话,装修就要25万,然后加上三成毛坯首付,合起来一起就要50几万了,首付就直接翻倍了,买房成本越来越多。

2.房贷利率不断上浮,同样的贷款额度在利率上浮的情况下,月供也会直线上涨,还款的压力越来越大,购房成本加大。

3.就算在买到毛坯房的情况下,装修的材料价格逐渐上涨,装修费用比以前多很多了,购房成本也是加大了。


君临天下明月夜

楼市降温说的一点也不假,但是购房成本为什么会涨呢?

2018年是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攻坚年。也说明了房产市场会出现一个拐点。


我们看看上表,今年2月份主要城市房地产交易量情况。很明显,一线城市销量猛跌。二线城市销量普跌,只有少数上涨。

销量涨跌的背后其实都和当地的调控政策密切相关。限购、限售完全抑制了房产市场的热情和热度。降温效果很是明显。

那么,既然降温了为什么价格还是在上涨呢?

其实降温都是政策所致不是自发现象,自然的市场需求依然存在就使得房价不会出现下跌,而是一路你销量上涨。


我们再看看这组数据,龙头房企的销量却没受到影响,为什么,因为大部分利润让他们赚取了。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提高了对住房的追求,虽然龙头房企的商品房普遍贵一些,但是保值和升值率也高一些。因此选择购买这些楼盘的人也多了。自然购房成本也增加了。

同时,今年以来利率的上浮也使得购房成本增加。


真是因为这多方面的原因,才让降温的楼市没有降价。


房产老J

一二线楼市降温明显,但是买房成本越来越高,有以下几点造成。

1、银行首套及以上贷款利率上升10%—15%。

这大大伤透了刚需一族的心。二套房首付需要六七成,加之贷款利率上升,改善性需求的家庭也很难支付高额首付。另外银行停止向第三套房贷款,投资客也大大受限。

2、经过2016年疯狂上涨,2017年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只是略微下调。

涨一万,再降一千,对购房者来说还是难以承受。

3、部分常住人口流失

比如,上海沿街小商铺被封。个体户经营受打击,没事做只能离开上海,导致上海房租降低,引起连锁反应。

总之,对于一二线来说,刚需们的期望值不能太高,希望房价大跌是不可能的。2018可以出手解决一家人的住房问题,或等银行政策放松再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