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通許大崗李赫莊的地名故事....

赫莊與“方城寨”

【編者的話】赫莊在通許縣西南,位於通許、扶溝、尉氏三縣交界處,為古老的村莊。大家只知道這個莊因為有稀有劇中羅戲聞名,其實,還有很多厚重的故事。這裡,選發我縣呂新勝編著的《戶崗村志》的片段,介紹赫莊的故事。配圖示例老照片來自網絡。

河南省通許大崗李赫莊的地名故事....

赫莊村在清朝年間也修了一個寨牆。因為他們村子方方正正,寨子就取名叫“方城”。

河南省通許大崗李赫莊的地名故事....

赫莊村的方城只留有三個寨門。就是東、南、西門,沒有留北門。主要原因是北門正好對照著百里池的“甘霖宮寺”,中間沒有間隔,風水先生就建議不留北門。赫莊的寨牆是裡外都是磚牆,中間填的土,戶崗的寨牆只是外邊包圍著磚牆。

河南省通許大崗李赫莊的地名故事....

赫莊村雖然不大,但是土地肥沃,地主大戶很多,這塊肥肉就成為土匪覬覦的對象。

方城寨是赫莊大戶赫森帶領村民修建的。清朝咸豐年間,清政府推行“堅壁清壘”政策,督促各地百姓打牆圍寨,當時的赫莊村民為抵禦捻軍進攻,曾在村子的周圍修建了高高的寨牆。當時所築的土寨牆牆基有1丈5尺高,寨牆高3丈,頂有5尺寬的小路;寨牆外挖9尺深溝,憑弔橋出入,寨牆上建有炮臺。

河南省通許大崗李赫莊的地名故事....

寨牆修好後,捻軍倒是沒有去過方城寨,土匪卻來了一波又一波,屢次攻寨不成,就放出信來“赫莊的井深,我們的繩長。早晚也得打進去!”

赫莊和戶崗距離很近,戶崗寨牆上大炮也能夠上射程。兩個莊子聯保就能預防土匪的進攻。土匪就採用迂迴政策,不進攻赫莊的西門和南門,多次進攻東門。

河南省通許大崗李赫莊的地名故事....

民國初期,赫莊的赫本芳成為了寨主。土匪聯繫人多,終於打進了方城寨,牲口、槍支、糧食弄走了不少,還綁票12家。不知道是土匪防護不嚴還是弄不到東西發了財,先後放了10家回來,就剩下赫本芳和赫天祿兩個人沒有放回來。

河南省通許大崗李赫莊的地名故事....

因為赫本芳身體胖大,赫天祿身材瘦小,土匪就把他兩個人關進一個紅薯窖裡。赫本芳他們兩個在裡邊也不知道是黑天白天,在摸索中發現一個短把“殺谷鏟。”就在紅薯窖裡挖了個地洞,鑽到了一家人家的屋子裡。屋子裡也是人家藏票的地方,窗戶和門都壘著。

到了晚上,他倆就把衣服撕爛做成繩子,從人家的天窗裡吊了出來。外邊的狗汪汪叫。他倆就用褲子包到頭上,光著屁股也趴著學狗叫喚,狗發現是一個什麼怪物嚇得都跑了,他倆也順利跑回了家。

河南省通許大崗李赫莊的地名故事....

赫本芳出來後,就聯繫通許縣、尉氏縣兩家的縣大隊,把土匪的老窩給端了。

赫本芳是個情種,一次去張市街趕會,走到寧村發現一家大戶的丫鬟長得十分漂亮,就扮成胖胖的賣花婆子,混進大戶人家,也不知採用了啥手段,把人家的丫鬟弄了回來,恩恩愛愛過起了小日子。不過黃水來的時候,赫本芳還是死在寧村這家大戶手裡。

晚清時期,赫莊村出過一個舉人,不過沒有當官的命,皇帝正要封官,家裡父親卻去世了,舉人回家丁憂,丁憂期滿也沒有他的位置了,要不是也是京官的料。

河南省通許大崗李赫莊的地名故事....

河南省通許大崗李赫莊的地名故事....

說明:本文選自戶崗人呂新勝所著30萬字《戶崗村志》。他在2015年退休的第一件緊要之事,便是歷經數年,北下黑龍江,南到廣西,西至陝西,東至山東,採錄當年的親歷者,記錄珍貴的鄉土史料。這部書稿具有搶救性質,好幾位高齡老人在他採錄後不久就去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