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体》的口碑两极分化,有人很爱有人狂黑?

我是萌小雨嘿

我就是一个“三体黑”。当然,说我自己是“三体黑”,多少有点夸张的意思:我其实承认《三体》在当代中国科幻小说中,已经算是佼佼者,而且也是中国科幻小说创作低落多年之后,非常难得的一针强心剂。但是可能我对文学作品(包括科幻文学)的标准比较高,而《三体》在我心目中,远远算不上能够让我倾心的“佳作”(刘慈欣对文字的锤炼太过粗糙,对话一股乡镇宣传干部的土味儿,人物性格脸谱化,斗智斗勇情节的“狗头军师度”堪比《水浒传》里吴用得意洋洋想出的藏头诗“卢俊义反”,至于对作为书中核心概念的“黑暗森林法则”的“推导”更是漏洞百出……所有这些,已经有其他不少“三体黑”零零散散地分析过了);“三体粉”们将《三体》吹捧得天上有地上无,言必称“黑暗森林法则”,也让人觉得好笑(粉丝和作品的水平往往是相配的,什么水平的作品一般就会吸引什么水平的粉丝;相比于《冰与火之歌》的粉丝社区、他们讨论的深度和同人创作的水平,比三体粉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最后,《三体》第一部获得国际科幻大奖,当然是很令中国科幻迷脸上有光的一件事,但这个奖其实来得并不地道,一是评奖当年的“小狗事件”,让许多有竞争力的作品纷纷退出,《三体》才趁虚而入,捡了个漏;二是刘宇昆在把《三体》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在文字细节上做了大量改动,一是删去了刘慈欣笔下层出不穷的对女性、少数民族、同性恋等各类弱势人群不自觉的歧视,二是把文字锤炼得更有美感、更有文学性。我相信如果评委们懂中文,读的是《三体》的中文原版,这个奖肯定是没戏的。——最后,再说一遍,我并不是说《三体》一无是处,而是说它离真正的佳作还差得太远;中国科幻界多年渴望重磅作品,如今出了一部勉强算得上的,兴奋可以理解;但只有超越《三体》,中国科幻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林三土

任何一部作品,永远都无法做到令每一个人满意,无论你是但丁或是莎士比亚。

有争议,对于文学艺术作品而言属于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多元化思维中,对于同样一件事物的评价永远不可能保持统一,这就像赋予罗辑引力波发射按钮和夺走按钮、尊崇罗辑为救世主和认为其是毁灭世界的暴君,都是同一批人一样。

对于《三体》这部小说而言,它不仅是一部包含了硬科幻和软科幻的作品,其中更是深入探讨了社会科学的内容,尽管在智子锁死地球基础物理学,至三体星球发动水滴打击毁灭地球所有的引力波发射器之间的这段人类生活形态我个人并不是很认同,对于“黑暗森林法则”的产生,以及面临末时代时人类心理变化的方面,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很多人不喜欢《三体》,是因为刘慈欣在《三体》中引入了冷酷、黑暗的社会学理念,以及人性在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时所产生的不同的思想变化。

“黑暗森林法则”

对于“黑暗森林法则”,很多人认为其过于冷酷,甚至是残酷、残忍,基于黑暗森林法则所引发的争议也是最大的,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世界中,宇宙中是否会如实演变为各文明遵循“黑暗森林法则”的行为方式在宇宙中游走,也无法基于地球文明的碰撞,而去论证在未来宇宙中也同样会依照地球模式进行(地球的资源与宇宙的量级不存在可比性),所以我们谁也不能断然这一宇宙社会学观点是否能够成立,但至少它为我们理解未来宇宙世界打开了一种新的方式——尽管这种方式很残酷。

猜疑链

猜疑链的产生,同样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很多人也认为猜疑链下,将人性(或宇宙文明)想象得过于黑暗。

对于猜疑链,其实完全属于一种博弈论的观点,对于博弈论而言,正是一种利益之上兼顾风险平衡的思考方式,就比如著名的“海盗分金”模型,如果说在具有多种选择,以及自己行为面临一定的行为结果(如违法结果将受到法律制裁)时,我们往往会作出道德控制下的选择,但如果我们处于非生即死的选择之中,我们所需要考虑的唯一一个要求就是——如何保证自己的生存。

在这条基本原则之下,人是否还能够继续秉持着道德和善意而进行相应的选择?这也就是猜疑链所产生的基础。

面壁人

相信每个人在看到弗里德里克·泰勒的量子舰队打击、曼努尔·雷迪亚兹的水星爆破计划时,都由衷地希望他们的破壁人能够识破他们的计划,并在雷迪亚兹返回委内瑞拉后被国民乱石砸死时心中会暗暗叫好,但当真正面临极度绝望,又因为智子的监事而无法和任何的其他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时,在孤独、绝望中构筑拯救全人类的计划时,又能够如何做得比三个面壁人更优秀?举个例子,其实只要回忆自己最为绝望的时刻,那时内心的心理波动即可。

当然,更多的质疑之声认为,大刘作为一个理工科男,构筑的宇宙社会学以及末世人类意识形态过于简单,经不起深入的推敲,但社会科学从产生的雏形开始,就不是一个能够完全揭示清楚,能够用语言予以描述,能够经得起仔细推敲的科学学科,社会科学更重要的是提出一种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发生的概率问题,它无法像经典物理学发现自然规律、化学学科预测未发现的未知元素这样进行准确的论断,甚至说社会科学所提出的发展可能性,也许永远不会发生,但社会科学提出了一种社会发展的可能性,以及该发展方式下相配套的各种社会规则和制度,这就已经是极大的进步。

对于《三体》而言,在社会科学领域,大刘提出了一种残酷到令人感到残忍的社会发展形态,我认为这就已经足够推荐这本书了。


高萌Goal

说说近来的一些感悟,这也是此问题的答案。

最近一两年,越发地喜欢德利·斯科特这位导演,你可能不熟悉他,但《火星救援》是他导演的。

而《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也是他近年来的杰作。

在一年内,《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我都各看了两遍,看的过程中,也看了一些弹幕和底部的评论,发现,很多人在骂这个导演。

“这到底说的什么呀?”
“垃圾电影!”
“浪费我影券!”
“弱智剧情无法忍受。”
…………

看到很多人这些不好的评价,我不由纳闷起来,也思考了一番。

最终我认识到:

要想一部作品,全人类都喜欢,这是不可能的。

原因是,人分年龄高低,分性别不同,经历不同,阶层不同……

一个小女生,对什么都怕的女生,她必然不喜欢异形。

这种画面,什么都怕的小女生怎么会喜欢?对于小女生,你应该给他惬意咖啡馆的画面,到处是阳光,高大上的场所,应该给她总裁帅哥爱上某个傻女孩的情节。

这种外星人,没有多少人会认为其美。

这种异星球的画面,不喜欢科幻的人,也是不喜欢的。

但我喜欢,《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给人一种空灵感,身处狭窄飞船,身处陌生异世界的寂寞感。

导演德利·斯科特今年80岁了,拍的电影,很有思想内涵,站的高度很高,电影中,他没有那些为了获得少男少女的欢心而设置的一些虚假情节,大都是重口味,直抵内心。

德利·斯科特功成名就,他现在拍电影,更多的是迎合自己,而不是大众。

所以,评论必然是两边倒,喜欢的人,大呼过瘾。不喜欢的,说它白痴。


很多人黑《三体》,这很正常,因为这些人看了不适合他们的小说,刘慈欣并不是为这些人而写。


为谁而写?为谁而拍?为钱还是为己,这是每个导演和作者都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只有超实力选手,才敢为己而拍,为己而写。

给那些与自己相同口味的人100分的震撼,也不为了更多的观影人数,而弄一些很俗的情怀,然后给所有的观影人群59分的好感。

这种抉择,只有七八十岁的导演,不再一味追求票房,而是更侧重自己口味的人,才有条件去做。


寒木钓萌

我是属于三体迷,我认为它是一部经典的空前不知道是否会绝后的一部中国科幻小说的巅峰。说它是经典,是因为它构筑了一个宏大的宇宙观,这种宏大的想象力是一个科幻作家最必需具备的一个技能,同时也是一部科幻小说具备成为经典的一个最核心的要素,否则它就不应该称之为科幻。


所以我对《三体》三部里面,最为喜欢的是第二部,因为第一部其实太过于聚焦地球发生的一些利益纠纷,各种人物的感情纠结等。第三部《死神永生》,我觉得太过于宏大,有点偏向于宇宙层面的哲学性的命题和思考。那第二部《黑暗森林》就是刚好,既有人类在从地球毁灭到宇宙生存的一个过渡的环节,同时也有对于宇宙的思考,人性的反思等等,它是一个非常好各种主题和思想集中呈现,同时也最生动情节、场景绚丽的一个篇章。

当然,因为我对《三体》的好感,更是因为作者大刘在书中提出“宇宙社会学”这个概念,因为我本身是学社会学的,所以这个理论让我有很强的亲切感。书中提出基本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然后在此基础上,还有猜疑链和技术爆炸。这几个构成了刘慈欣创立的“宇宙社会学”,也构成了宇宙的“黑暗森林” 。

当然,很多人黑《三体》,也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提出的这个宇宙社会学,此理论是最集中的争议,也是很多人黑它的一个原因。因为他这个理论和思想太过于理工男了,是属于社会学思想里面最初级的一个构思。大刘把一个社会(如果把宇宙比作一个社会的话)想象成太简单了,然后用几句话总结出一个宇宙的价值观。

实际上这是很难的。哪怕到现在,社会学这个学科都很难用几句话把一个国家、人类,哪怕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家族的价值观表述出来,更何谈宇宙的一个环境下,绝对很难用一个基本的公理来形容或者说描述出宇宙的价值观和基本理论,这是和理工科完全不一样的,像物理、数学可能会有公理、定理,可能就很简约到沉迷于数理的人会认为数学公式是世界上最优美的东西,但社会科学完全不是这回事儿,它的核心要素就是复杂。而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才是社会学的优美之处。


张天潘

我看过三体这部书,但是今天不谈这本书,也不谈科幻,谈谈黑这个现象。 我的话可能有很多不成熟。

小时候读三国,刘关张是主角啊,拥刘贬曹,决定刘备是正派主角,大英雄,曹操是可耻的反派。

后来年纪长了,少年的时候,听得别人说的,剧里讲的,觉得曹操才是霸气无双,刘备哭来的江山。

然后这些人年纪还没长呢,还没有什么浩瀚或者坎坷的人生呢,就说自己才发现忍辱负重,不抛弃不放弃的刘备才是真英雄。

其实谁是真英雄另说,大部分的人,只是一开始听从主流看法,然后懂一点了,觉得有点与众不同的意见显得更独特。

对一个火起来的东西,第一个提出异议的人有着主张,无论对错,他是有主观意向去说清问题的,然后的人真心太多懒得思考摘抄论点论据以示独特的了。

其实很可笑。

无论三体是一部怎样的作品,黑三体的人其中一半可能没某完全看过这部作品,可能只是看了简介,几个速读视频,他们站出来评论了,了黑的论据可能都不是自己的,他们八成连三体书里列举的知识都搞不明白,还指望他们能搞明白真正的物理学和你辩论?

听人说有三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境界有高低,但是有的人看都不看啊,山啊水啊他们都不看。

他们低着头看着

他们的键盘


养仓鼠的哈士奇

呵呵呵呵……

个人总结了一下应该有三点

1,嫉妒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学作品鲜有能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虽然一些作家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人人皆知,但是在国外根本就没人知道,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凭什么你的就能在国外拿到雨果奖,而我的却什么也不是,比不过你我就黑你,所谓树大招风吗。


2,曾热度

记得战狼二票房大火的时候有一个中戏老师叫尹珊瑚还是尹珊珊的忘了,网上大批战狼二各种宣扬暴力为了杀人而杀人等等等等等等。当大家看到这些评论时,一定会很好奇就会关注这个人,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说过什么写过什么。这些人也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如果骂的清新脱俗众人皆知老少皆知的话,还是很容易露脸的,毕竟上热搜还是很有诱惑的。


3,看不懂的,和看的太懂的

作为一部硬科幻,里面很多的专业知识如果读者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话,是很难理解的,看不懂的当然说了这是个什么玩意儿,把地球都写得毁灭了你居心何在,等等。但是作为一个这方面的专家看这些小说的话,就会找出里面很多的漏洞。还拿战狼二来说,里面的雇佣军徒手拿着叫加特林重机枪招摇过市,但是懂得一些机械枪械知识的一定会知道这种重机枪根本就不是徒手能使用的武器,类似这些发到网上就是为了显摆和炫耀。




对于我来说总体还是很喜欢大刘这部作品的,我是属于看的半懂不懂的,里面对于科幻和人性的描写我觉得很到位,没有点不满意的是看里面写的真的有点不是很细致。

总之支持大刘支持三体!


旷野中的呐喊

我记得有回在一个群里聊到《三体》,我认为写的最好的是地球舰队毁灭那里,恢弘悲壮,阅读文字时身临其境。有个网友回复说并不好,他认为在真空中是没有那些巨大声响的。作为物理小白,我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可能有些人是从物理角度有不同观点和看法,毕竟这么长一部小说不可能没有一点纰漏,有些不同意见在所难免。这种科技层面的交流与探讨也非常有价值。


还有不少人不喜欢里面的女主角程心,我在贴吧里看到很多人在骂程心圣母婊,认为是她直接导致了地球的毁灭,她对云天明无情无义,关键时刻的慈悲与自私害死了所有人,最后自己却逃过劫难,让人愤愤不平。有些人认为大刘不擅长写女性角色,三体中除了胖警察史强外,人物形象不够鲜明生动。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长板和短板,读者又喜好观点不同,众口难调莫衷一是,有不同看法都是正常现象。

总体来说,三体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作品,但是读这部作品需要耐心,只有把整部作品读完,才能领略它的魅力和价值,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读者,是没有资格对它做出点评的。希望这部气势如虹、发人深思的书籍带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震撼与思考。



云上于天561

本人看《三体》这本书有好几年了,这期间遇到看过它的人对《三体》的评价几乎都是赞扬,偶尔会遇到几个说看不懂的。


但是今天我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才知道原来还有黑《三体》的人?这些人确定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故意去黑的吗?


且不去理会他们,人各有志,若真有人不喜欢我们也不能强迫他们不是?就说说我对《三体》这部作品中印象最为深刻、最在意的一个情节:那就是大史他们用汪淼教授所研究的纳米丝切船那一段!这一段也是让我真正意义上,打从心里喜欢上了《三体》这部小说!

当时这段切船的描写给我的感觉是相当震撼的!一船人在几乎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就被切掉了,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高科技用来“杀人”是多么地可怕啊!现在想想当时的描写脑海里满满的画面感,感觉自己身处船上,想像着身体被丝线透过的过程,似乎痒痒的,一闪而过,尚未感觉到疼痛,自己就失去了意识!!多么可怕啊,旁观者可能比当事人更觉得恐怖!想到这,我后背已经湿了!

我感觉我能够理解当时汪教授的心情:一船人因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命丧黄泉,而自己还目睹了整个过程!虽然这些人都有必死的理由,但是作为一个科学家却短短几十秒钟间接成了一个沾滿鲜血的侩子手!!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啊!?


如果《三体》要拍成电影的话,我本人是最在意,也是最期待这一段的拍摄效果了!希望亚马逊能给我这个期待者一点安慰吧!



少权无忧

在看到下面的答案之前还真的不知道有黑三体的。知乎没去逛不清楚。

从其他答案来看,无非两点,一个是有漏洞,一个是被捧的太高惹人反感。

前一点,我觉得没必要硬着头皮说自己是硬科幻就可以了啊,没人规定只有硬科幻才能成为优秀的科幻,另一方面三体更多的也是侧重于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关系,文明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去思考。没必要硬撑。本身作为一部科幻小说足够优秀就可以了。

后一点也确实是有点尴尬。三体炸出来不少从前很少看科幻的人。其实在这片幻想的海洋中,对文明之间关系的思考,对文明与宇宙的思考,等等,有非常多很有意思又各不相同的想法和想象。如果真的喜欢三体,别轻易把它推崇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妨以此为契机多看看科幻,就会发现,如果把三体比作张家界,不只有张家界,还有泰山,华山,峨眉山,庐山.........如果非要比作珠穆朗玛峰,必然是招黑的。


安兹乌拉恭

不是黑的问题,而是这本小说影响太大,三体粉狂热,自媒体跟风吹捧,硬是把只是一本小说硬是搞成了宗教性质崇拜,容不得他人批评。

先看硬科幻的定义: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医学等科学为基础的,以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以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复制于百科】

再看【三体】开篇利用太阳作为通讯工具,三体教徒们,你们认为可能吗?对,三体是小说,可以无限想象,可以忽视太阳核聚变所产生的巨大幅射。那么就从时间线上去批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达技术能达到可以控制太阳震动程度?三体教徒们,你们带脑子去看了吗?如果把时间线往前100~200年还可以强行意淫。再看利用核爆去暴露三体星的坐标更是搞笑,在宇宙尺度上太阳只是一粒沙子,核爆算啥?像这些大BUG这里不说了,知乎上太多了。黑暗森林这里也不喷了。个人只是想在这里说,三体教徒们,用脑子去看,去思考,别把无脑幻想当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