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真的是杨广杀害的吗?

忠肝义胆岳老三

对于杨广杀害自己的父亲这件事,正史都有写如隋书等等,为什么杨广就一定要杀害自己的父亲呢,就是因为杨广太坏了,反正杨广可以说是所有皇帝里面最坏的一个了,既然这么坏,杀害自己的父亲也就顺理成章了,如果细分析史书的情节也是可以找出不合理的地方的!

正史里面记载,仁寿四年,杨坚病重了,太子杨广当然要进宫看望了。到了宫中,杨广就看见杨坚的妃子陈宣华,陈宣华多美啊,色心一起的杨广就开始不正经调戏宣华,甚至想侮辱宣华,宣华就委屈哭泣向病在床上的杨坚诉苦说杨广调戏她还想侮辱她,杨坚听了怒火冲天,儿子竟然调戏自己的妃子真是不可原谅实在是畜生的行为必须废了杨广的太子之位,然后杨坚就传来臣子想下旨改立太子,杨广收到消息后立刻发动政变,把那些写圣旨的大臣都关起来,甚至最后杨广亲手杀害杨坚,最后杨广就登基称帝了!

从整个记载来看,很多不合情理的地方,杨广再没有当太子的时候,为了竞争太子那是伪装自己到了无下限的地步了,为了显示自己的简朴,家里没有一件好东西,吃喝都是很简单,什么大鱼大肉都没有,穿的衣服很普通甚至打补丁的都有,坐的马车和普通的马车没有分别不加装饰破几个洞也不在乎。在别人面子却表现的礼贤下士,对每个人都客客气气满面笑脸,就是因为杨广伪装的好,杨坚就被杨广伪善的一面给骗了就立他为太子。作为一直伪装的杨广他怎么就在杨坚临死前就撕下自己的面具开始胡作非为呢,你杨广最好的表现就是在床前嘘寒问暖,细心照顾杨坚让杨坚走完人生的最后几个小时,而杨广做为一个孝子被所有的朝臣称颂,然后就安安稳稳的登上皇位。所以杨广不可能连最后的几个小时都等不了,自己伪装了十几年,最后不会横生枝节为自己登基留下不好的名声的,不然的话自己一直的伪装不是白费了嘛!因此正史里面写的都有不合理的地方。

隋朝的史书是由唐朝书写的,唐朝是取隋而代之的,为了显示唐朝的合法性和地位只好否定前朝了,把前朝的皇帝有多坏就写有多坏,你如果写杨坚坏不符合事实啊,大家都知道杨坚是不错的皇帝,只能写杨广了,杨广就背负了所有你能想象皇帝有多坏就有多坏的形象了!毕竟杨广是色鬼嘛,见色起心杀害父亲也是可能的。再者杨广在位的时候对关陇世族和其它的士族都是打压的,而唐朝就是关陇世族,所以那些士族就对杨广有多恨了,既然这么恨就毫无底线的去抹黑杨广,杨广也确实有做过不少坏事,真真假假杨广都是逃不掉最坏一个皇帝的形象的!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就免不了有伪合理的地方了,因为历史往往是由于政治上的需要而改变的。杨广是个很复杂的人,也是很有争议的一个皇帝!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谢 相邀!

说杨广弑父的,大都倾向于杨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要废黜杨广,重新改立杨勇为太子,这才发生的历史悲剧。

但我认为,杨广“弑父夺位”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因为从杨广当时掌握的力量和所处的环境来看,行将就木的杨坚已经无法撼动他的太子之位了。

杨广已经控制了仁寿宫内外,切断了宫殿对外的所有信息和交通。

杨坚养病的仁寿宫(即唐朝九成宫),地处深山老林,交通不便。杨广一面在床前尽孝,一面已经派兵封锁了宫殿对外的所有信息、交通渠道。

此时的杨坚正处于病危状态随时可能驾崩,根本无法对杨广形成威胁,杨广要做的就是静静的等待。

既然如此,他有什么理由杀死自己的父亲?无非是早一天登上皇位而已,但就此背上“弑父”的罪名,反而有违天道伦理。

这么蠢的行为,杨广会这么做吗?

废立太子是一件大事,何况杨坚已经没有能力废除杨广的太子之位了。

隋文帝非常清楚废立太子是一件大事,政治影响深远。所以他在废黜杨勇时,前后犹豫了很多年,可见他非常慎重。

开皇年间,杨广坐镇江都时就开始培养自己的政治力量;仁寿元年被立为太子后,羽翼更加丰满。

杨坚非常清楚,此时的太子杨广已经不是当初的晋王杨广;何况他自己正处于病危之中,生命即将消逝。

这样的杨坚事实上已经没有废黜杨广,扶持杨勇的能力了。

杨广弑父缺乏站得住脚的史书记载。

其实最早明确指出杨广弑父的史书是《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文帝仁寿四年七月”条。

该内容引用的是隋末唐初赵毅的《大业略记》和唐朝中期马总的《通历》,但这两本史料很不严谨,有明显的戏说成份和污蔑嫌疑。

《大业略记》不仅将杨广的女主角弄错,连隋文帝发丧的日期也写错了,这样犯了明显错误的史书有多少可信度呢?

《通历》的记载就更加夸张,我摘抄一句,“令张衡入拉帝,血渐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崩”,是不是特别的有戏剧感?


正因为这两本史料不靠谱,《资治通鉴》在引用后,才会慎重的加了一句“今从《隋书》”

杨广认为“天子自有死法”,是不能采用兵刃加身的。既然这样,他又怎么会如此残忍的对待自己的父亲呢?

最后感谢 提供的仁寿宫遗址的地形图。


江东汪郎

关于隋文帝杨坚的死亡,在中国历史上和民间流传着太多的故事,甚至都被人写成了小说隋唐演义来编了。



在史书《隋书·高祖纪》和《资治通鉴·隋纪》记载在仁寿四年,正月二十七这个日子,杨坚到达仁寿宫,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正月二十八,杨坚把一切的事宜全盘交给太子杨广。



四月,杨坚身体不适,六月大赫天下,然后时间转到了七月初十的时候,杨坚病的很严重,开始和一些大臣道别,第三天的时候杨坚去世。



在《隋书》中后妃记载的不同,是杨广害死的,而且在一些大臣里面记载,是病死的,可见当时李渊父子称帝后已经修改了一部分史书。

如果你们有更好的观点请在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吧。

文/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


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

错的,杨坚是自己善终病逝的,然后其子杨勇就和杨广两个人争夺太子之位,最后当然是杨广胜出,至于杨坚呢,他一生也被后人所议论的,有人说他千古一帝,有人说他得位不正,是曹操二代!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功绩很大,结束了自秦汉以来四百多年的动荡和分裂局面才有了后面的盛唐,高祖杨坚,灭北齐灭南陈,灭北周,建立大隋他都是功不可没的,还远征突厥和鲜卑,可能他这辈子唯一做错的事就是辜负了独孤伽罗吧,违背了当初的誓言,杀光了宇文一族,背叛了宇文邕,才导致了隋朝的国运在50年就快速结束了吧!其子杨广也被后世说成了无恶不作的昏君,其实杨广一生当中还是干了几件大事的,他修建大运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但是现在看来他的选择是对的,只是他推行的急了点,所以才导致了民怨四起,天下人不的不反他,直到最后他死在了自己大将之下宇文化及的手下!


最是无情帝王家,所以说在皇权面前无兄弟无父子无亲情,这是最残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