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主体是江苏还是浙江?

沙漏遗爱

提起“江南”这个词,人们的脑海中总是会有无限美好的畅想。不过说起江南具体指哪里,那可能还真没有多少人能够给出一个具体的边界范围。关于“江南”这个概念,其范围可以说是一直在变化的。不过真正狭义上的江南,主体还是指浙北地区和苏南地区,既江苏和浙江的一部分。

不过在古代的时候,还曾经有过一个行政区划叫做“江南省”,是明朝的时候的一个地区,其主题则是现如今的江苏,该行政区划的都城则是南京。不过,在传统意义上的“江南”里,其实南京并不在其中。

其实,古代的江南地区,其定义的时候总是绕不开那几个湖泊,尤其是太湖。过去的太湖流域,可以说是江南地区的中心也不为过。苏湖熟,天下足。讲的就是当时的那种盛况,也是江南地区这个概念最早萌芽的地方。

所以说,所谓的“江南”,并不是单独的浙江或者江苏一个省,其主体还是现如今的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地区。


我在宁波

江南,现在很多人也许都会认为长三角区域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以现在的状态,这种理解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江南的范围并没有这么大。我们都知道,古时候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和马车,陆路交通不发达,大宗货物基本靠水运,所以有水的地方就是经济发达的地方。


古时的江南主要指的是长江流域,杭嘉湖平原,苏锡常一带。从地理环境来看,这一带水网交织,一马平川,水路发达。综合后面两张地形图可以直观的了解为什么历史上江南都是经济最发达的地方。

从两省的地形地貌特征来看,浙江省除了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外,其他地方都是丘陵地带;江苏省虽然全省主要都是以平原为主,但在苏北水网不丰富,水路交通不发达,这在古代,这是直接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所以说江南的主体在主要还是在江苏省,这是毫无争议的事情。


金华爆料

江南的主体是江苏还是浙江?古之江南指的就是上海+苏锡常+杭嘉湖,也就是太湖流域片区,杭州因为夹杂了大量的中原文化因素,而且离的太湖远一点,所以我认为江南的主体还是江苏。

而之后因为上海的兴盛,几乎有1/3的绍兴和宁波人移民到了上海。古之越文化中心就是绍兴,而上海的主体是吴,吴人多。所以通过上海为纽带,吴越融合了。

现在的长三角,指的就是吴越,而双方融合的核心上海,也就是长三角的龙头。严格说起来,现在的上海还是偏向于更注重大城市大商业组织的吴,市民生活结构也更偏向于像苏州这种。所以目前长三角的主体代表文化还是吴。

江南的主体是江苏还是浙江?综上观点,如果长三角的主流文化是吴,自然江南的主体是江苏!对此观点你有异议吗?


沙漏遗爱

什么是江南?应该这样说,江苏由苏北和苏南组成,长江由西向东横穿江苏,省内文化习俗等划江而异,江苏省名由此而来!

中国第一次对外开放时,江苏割地,上海立市,后上海市域渐大,以浙江宁波富商和苏北讨生活(打工)为主人群的大量涌入,其特色之一就是形成了明显迴异于吴语系各方言,却和浙江宁波话十分相近的上海话,加上外来文化浸润使渐成海派并独成一帜,长江以南再称苏南是怼上海不敬,故为江南。

至于浙江,由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段串联而成,又因其形如“之”字,又名之江,其境内也如长江般自西向东横穿,浙江两岸作为越文化的发源地,虽与苏南吴文化交往频仍,但毕竟两支,若仍将浙江归入江南,可能称湖南(太湖之南)似乎更贴切。况且,浙江在浙之滨,其地质、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特点突出,自成体系,在知名度、美誉度、流域对人类文明成长的贡献等各方面均不输于长江,完全没有必要依附吴文化硬挤入苏南+上海构成的江南!

故此,为了满足某些江苏人的嘻好,浙江人大度让出江南称号,认为从人文角度而言,江南由以吴文化为特点的苏南和以杂掺的海派文化为特点的上海为主体构成。

当然,由于人文江南和浙江两岸在气候、物候系统和地域上并不十分广阔,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时候为了在大环境上表述方便,也将浙北 + 苏南 + 上海泛称为江南或江浙沪,因此造成不少人误以为江南包括浙江。

为避免这样的误解继续,近期浙江省、杭州市并联合文化上有较多交集的上海市一起,倡议建设环杭州湾经济圈,以期通过若干年的建设和发展,与国内的粤港澳湾区、京津冀湾区一起,成为齐名旧金山湾区,跻身世界级经济圈的知名湾区。届时,江南将成为旧时回忆,杭州湾或杭州湾经济圈则成为我国在世界上响当当的靓丽名片。


水皮视界

江南,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范围。最早提出江南一次的是先秦文献《吴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赐勾践,已受命号去,还江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之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之上,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这这段时期,江南代指吴国越国之地,即吴越一词的有来,算到今天,应该是浙江江苏安徽一带。

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时,有取巫郡,江南为黔中郡一说,此时江南指的是湖南省,湖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再往后,王莽篡汉时,改夷道县为江南县,为湖北宜都地区,到隋朝时,江南基本指湖南湖北等地,然后唐朝李世民设江南道,这范围就大了,有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西、湖南、湖北长江以南部分。到了清朝出现两江总督一官职,是为江南省与江西省,此时,江南指的是江苏安徽。但是这是政治上的划分,在文化上还有大江南与小江南一说,小江南指的是传统的江浙地区,而大江南则指长江以南,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和人文区域。

如果非要分出一个地方做江南的话,应该是长江以南吧,毕竟传统的江浙地区只是一个文化上的小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另附上一张张家界的湖水,前几天刚照的


方山中人

对于我这种看书不多的人来说,江南就是指长江以南。江苏和浙江应该都包括里面的,但若论谁是主体,确是不好回答。若非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来,我个人是偏重于浙江的。

说起江南,别人我不知道,但我的第一印象是美女,杭州,西湖,白堤,苏堤,西施,骆宾王,济公和灵隐寺。但对于江苏我脑海里只跳出了南京,太湖和苏州园林。

或许南京历史太厚重了,抹杀了一些人感观上的认知。因为“江南”两个字在多数人的内心里就是一个轻灵曼妙、若隐若现的少女。实在与杀戳和刀光剑影联系不到一块,这也可能令江苏失分不少。

但浙江则不同了,从古人的眼中我们就能看一些差别,柳咏《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中对杭州极尽夸赞,用尽了他所有的溢美之词,大有“世无可比肩者”之意。

再看白居易的《忆江南》,一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把对杭州美景的不舍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先生,苏东坡与杭州最为有名的当属这句诗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这也是夸的没谁了。

所有人的夸赞都抵不过郭德纲的那首《杭州美景》小曲,“杭州美景盖世无双,杨柳岸奇花异草分外的香……”

杭州,一个不能错过的城市。


打炣帘卷西风

宋朝时期传颂的苏湖熟,天下足,是指当时江苏苏州和浙江湖州

元朝传颂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指江苏苏州和浙江杭州

春秋时期的吴国包括今江苏苏南全部、苏北大部,越国包括今浙江浙北全部、浙南大部;战国时期越国统一吴国,吴越文化开始融合。(江苏苏州当时的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浙江绍兴(古称会稽)当时的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包括今浙江全境和苏南大部,是在大动荡时期唯一保持安定发展的地区,促进吴越文化发展得以延续(浙江杭州当时吴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同时浙江宁波(古称明州)是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吴语区包括今天的苏南和浙北浙中浙东浙西,浙江的吴语区域比江苏大的多多了

而今人们从文化风俗语言气候上也公认苏北为北方,苏南为江南;浙江全境都属江南

古代江南知名城市中:江苏的苏州南京知名度高,镇江也算一个吧;但是南京关于南北定义还是存在争议

浙江的杭州、绍兴、宁波、嘉兴、湖州都是江南知名城市,江南山水、水乡很好的融合。

所以我个人认为苏南和浙江都是江南的代表,但是真要比个高低的话还是浙江略胜苏南一筹吧。


浙江阿锋

明代开始才从浙江把苏南划出的。从此就有了江苏省,江南文化发源,精神核心还是在浙江,所以从区域上理解,苏南,浙北是真正的江南,这没错。但江南吴越文化发源地是浙江,这是变不了的。

上海也是从明代开始从浙江的嘉兴划出,史料上有明确记载,明代的上海地方志写明,那时的上海人是以说嘉兴话为荣,到今天,嘉兴人去上海说自己家乡话,上海只会问“侬啥噶区个。”


鹤林雨露3

江南有狭义和广义之称

狭义的江南指的是环太湖流域地区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和浙北的杭州、嘉兴、湖州,再加上上海,这一片地区。主要特征:小桥、流水、人家!


水墨江南

广义的江南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以南一直到岭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浙江、上海的全部和湖北、安徽、江苏的长江以南部分。


从地域上看江南的主体更要是在浙江。从文化上看江南的主体是在以吴越文化为中心的地区,即环太湖流域。


经天纬地安邦定国

清朝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以及江西省婺源县、湖北省英山县、浙江省嵊泗列岛等地,广义的江南应包括以上区域。当时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相近。目前经济虽然有差距,但江浙沪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中部腹地,争论主体地位没什么意义,经济上都属于长三角经济圈,文化上都属于吴文化,徽派建筑力压群雄,黄梅戏更是京剧的前身,离开文化谈主体是片面的,正如离开希腊谈欧洲谁是主体一样扯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