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北斗导航5月1日正式使用,市面上的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软件是否支持北斗系统?

A00莫凡

所谓中国的北斗导航5月1日正式使用,这句话本身大错特错!这个说法的由来,是不久前有一则消息,据说一则北斗地图APP预计5月1日(也就是今天)上线。

北斗地图和北斗导航系统是啥关系?有专家已经出来辟谣了:毛关系也没有!只不过,那个地图APP起了个名字叫北斗而已。(顺便说一句,那家开发地图软件的公司很会起名字)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你用什么导航系统,是由你用的手机硬件决定的,准确地说,是由你手机中的定位芯片决定的!和你下载使用了哪种地图软件APP没关系!

所以说,北斗导航是否使用了,和什么什么地图APP上线,是毛关系也没有的。事实上,北斗导航早就在使用了,我们大多数人使用的手机都在用了!

专家们指出,目前大多数手机芯片都能同时支持GPS、北斗和GlONASS导航系统。华为、O&V、小米、一加、魅族、HTC、努比亚等品牌的大部分型号手机都支持北斗定位!不过,苹果手机只支持GPS。

那些大多数常用的手机,你不要以为手机上的“打开GPS”就是只用GPS!在你的手机中,可能有10颗GPS,10颗GLONASS,10颗北斗,都参与了定位。所以说,大多数人的手机定位,都早已用上北斗导航了,哪里还用等到今天!

有人知道,北斗地图APP今天真的上线了吗?他们公司很会起名字,但一款地图软件好用不好用,是由做地图软件的人决定的,和咱们航天科学家没关系。万一这个地图软件不好用,千万别赖咱北斗导航系统啊,前面已经说了,这二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洪良

中国的北斗导航5月1日正式使用这一点就是完全不正确的,北斗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很多年了。关于北斗地图APP到底是什么,这点我在另一个回答中提到过,这里就不再重复描述了,总之北斗地图APP和北斗系统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从北斗系统的发展历程来看,2003年左右建成的北斗双星系统,主要解决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无问题,在那之后,在很多行业领域就开始使用北斗系统,比如南海的渔业中,渔民就很多配备了北斗系统来实现定位和短报文通信技术。

2012年左右建成的叫做北斗区域系统,也叫做北斗二代系统,跟一代相比,从有源定位变到了无源定位的方式,实现了用户容量的无限制,能够覆盖我国和周边地区,提供稳定的导航定位授时的服务。从此北斗系统开始了大众和行业应用的过程,在抗震救灾、老少关爱、森林防火、精确定位、交通物流等等方面都有了广泛的应用。

第三个阶段是预计到2020年,建设成为北斗全球系统,也叫做北斗三号系统,预计将会在2018年覆盖一带一路地区。目前正处于北斗全球系统的组网建设阶段。

所以要从北斗系统的应用来说,已经应用了很久了,要从覆盖全球的北斗三号系统的应用来说,那可能要等2020年以后才能开展大规模的应用。

要谈是否支持北斗系统,主要由手机的硬件设备决定,手机中是否含有北斗系统的接收芯片,是否用这个测量结果做了最后的定位解算,与手机上的软件无关。


徐颖

第一,北斗系统早就使用了,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就发出了第一条救灾信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斗系统在亚太地区组网早已完毕,东南沿海省份的很多渔船上早已经安装了“一键求救”北斗导航系统,逐渐取代了渔民的“海事卫星+GPS”的组合。

一条140字的卫星短信才收三毛钱,得到了渔民的广泛喜爱,对于渔业也起到了重大作用,现在已经有4万多艘渔船安装了北斗系统。

2013年1月1日之后,国内所有的“两客一危”,即旅游包车、长途客车和危险品车,全部都安装了北斗系统,以便于交管部门对这些车辆进行实时的掌控,现在已经400多万辆车安装了北斗系统。

你的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是靠导航定位卫星来提供的信号来解算出来的,这跟各种地图APP毫无关系。

地图APP只是在基于卫星定位信息的基础上,辅助性的告诉了你与其他已知位置的相对关系而已,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的东西。

第三,中国军队早已经告别了GPS。因为军事斗争中涉及到位置欺诈等原因,只有用自己的北斗才是安全的。

但民间应用跟军事应用是两回事,有人很自豪地说要抛弃GPS,我认为这种态度毫无必要,而且也不是事实。

民间应用应该将全球所有导航卫星都利用起来,从而获得最大的精准度,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民间当然不要告别GPS,还应该继续利用。

第四,你的手机能否使用北斗卫星,跟APP毫无关系,这取决于你手机的芯片,国产手机普遍支持北斗系统,同时也普遍支持GPS和格洛纳斯系统,甚至还可接受日本的定位卫星信号,其实它们早就在后台工作了,而且并不需要设置,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苹果手机尚不支持北斗系统,这也是芯片开发问题,国际电信联盟已经将北斗系统正式认证国际救援的官方系统,苹果手机当然会支持北斗系统的。


奥卡姆剃刀

为啥不支持北斗?不是一直在用吗?

我看了一下我手机上的北斗信号,挺多挺好的啊。下图就是一款叫GPS TEST的app,我们来看一下。



上图中那些星星就是北斗的卫星。

一般导航软件开启的时候,都会有提示获取GPS权限,这时GPS指的是定位系统,其中包括了北斗。

这些app有些是基于你手机支持啥导航系统的,大部分这几个系统都可以用。你可以试试,把美国的卫星全打下来,你的地图app还能导航。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蛋科夫斯基

首先说明一点,提问的问题有错误,中国北斗导航卫星软件在五月份上市发布为炒作,信息不真实!那我们平时的导航定位到底有没有用到北斗卫星,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是很清楚。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导航卫星的时候,我们用的是美国的GPS导航,这种情况下对于国家的出行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都有很大隐患,因为导航技术不受国家支配和管理,也容易泄露我们国家的隐私,所以为了摆脱技术的依赖和管制,中国自主设计研发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并且在汶川地震中就发挥了极大作用,可见我们生活中的导航基本上都是用的北斗导航卫星,随着北斗的日益完善和强大,它的应用场景将会更多,目前来说国内的导航基本都是用的北斗。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近年来,随着OneWeb、Starlink、鸿雁、虹云等低轨商业通信星座的兴起,基于低轨通信星座提供的导航增强服务再度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比起中高轨卫星,近距离的低轨卫星有潜力提供更强大的信号,改善星座构型,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提供有效的补充增强手段。


科技未读

4月7日,关注北斗系统的朋友看到了一条重要信息,北斗地图APP预计5月1日上线,届时我们可以用手机下载。这无疑是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毕竟自家的孩子才是最亲的。

那么来看看北斗系统和即将发布的APP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进入全球组网的密集发射阶段,迄今已累计发射29颗卫星,可在中国的21个省份提供实时动态厘米级精准定位服务,2020年即可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即将发布的北斗地图APP是一款基于北斗卫星精准导航服务的基础位置服务工具,可为广大用户提供移动、实时的定位和导航以及基于位置的衣、食、住、行和商家信息服务。北斗地图导航精确到1米范围内,精准到具体车道。

未来3年,更多的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都将使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


火山微生活

这个答案是唯一的:当然可以。根据公开报道,北斗地图APP导航(就是北斗导航)预计于2018年5月1日正式上线,可用手机下载。这意味着,北斗地图APP的开发工作,已经圆满结束。5月1日,

我们就可以用上我们自己的导航系统了,和美国佬的GPS“说拜拜”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作示意图

让人感到振奋的是: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导航系统,再不用受制于人。很多人在开车出行时都会用到手机导航,因为GPS导航精度不够高、更新不及时,依赖GPS而走错路,那是常事。在5月1日之后,这种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根据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府消息,北斗导航的定位功能,可精确到1米范围以内,远高于GPS(GPS精度为10米),能够准确定位到具体车道。据了解,北斗地图,可为广大用户提供移动、实时的定位、导航服务,还可提供基于位置上的其它服务。

根据北斗地图App的研发人员介绍,北斗地图具有更直观便利的道路指引功能,还新增了主辅路、环岛、高速路的道路标牌及实际道路路况信息提示。这让我们出行时,不用再担心找不到路、走错路。

北斗三号第五、六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全球组网的密集发射阶段(相关信息,见央视等媒体报道)。“全国一张网”一期工程已经正式通过验收,可在我国的21个省份提供实时动态米级精准定位服务,未来精度甚至可以达到厘米级。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一共只有四个:分别是美国GPS、欧洲伽利略GALILEO、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中国北斗COMPASS。无论是民用领域、还是军用领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可替代。


别了,GPS!


儒道之主

1、GPS定位功能也可能是使用北斗导航系统

目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有四个成员,分别是美国GPS、欧洲伽利略GALILEO、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和中国北斗COMPASS。由于中国最开始使用的是美国GPS导航系统,大家平时都会把使用定位功能说成是“GPS”,其实也有可能是在用北斗的导航系统,或者同时一起使用。

2、具体使用什么导航跟手机植入的导航芯片有关

其实,具体支持什么导航系统不是看软件,而是看手机。手机要想使用定位和导航功能,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搭载对应导航系统的芯片,这个是前提条件,可以用一个也可以多个芯片,例如只使用北斗芯片,芯片中会包含卫星的信道、信号协议、加密解密和坐标计算等功能。

3、同时使用多个导航系统有助于提高定位精准度

另一个条件是,手机里的接收器需要同时“看到”至少4颗导航卫星,才能实现定位。如果使用单一导航系统,可能在某一区域上卫星数量不足,影响定位服务的持续性,像现在市面常见的国产手机基本上都会同时使用美国GPS和中国北斗两种导航系统,从而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和精度。

显然,之前北斗导航刚出来的时候,很多网友都说“怎么设置北斗导航”、“怎么在地图看不到北斗导航”等等都是错误的说法,导航系统是内置在手机之中的,只要开启了GPS定位功能,就可以使用,不需要去设置。简言之,现在的北斗地图就是强制使用北斗导航系统。

4、北斗导航系统未来应用领域广阔

使用中国自主开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对我国未来民用和军用领域都具有重大意义。未来在民用市场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导航型天线、射频、基带芯片等产品进入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领域。从军用角度看,不仅可满足我军的需求,而且还能促使我国出口的武器装备更加可靠,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5、北斗系统的推广使用逐渐从国内走向全球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两步,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在2000年,我国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向国内提供服务;在2012年,我国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今年是一个“北斗大年”,是北斗系统密集组网发射年。预计2018年底前,中国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而到2020年左右,将发射30多颗卫星,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随着北斗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后,中国将彻底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导航系统也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届时,就不再只是美国GPS一家独大局面,全球用户都有机会用到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

“金十数据”,以最独到的视角揭开天下事、社会事、身边事的背后真相,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近日不少媒体都在报道一则关于“北斗地图 App 将在 5 月 1 日上线”的消息,并介绍称北斗地图 App 是一款基于北斗卫星精准导航服务的基础位置服务工具,可为广大用户提供移动、实时的定位和导航以及基于位置的衣、食、住、行和商家信息服务。据说北斗地图导航精确到 1 米范围内,精准到具体车道。

北斗地图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产生这个地图服务是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联想,那么北斗地图 App 和我们国家自主研发对抗美国 GPS 的大名鼎鼎的北斗导航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北斗系统青年科学家徐颖说:地图服务和北斗导航两者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我们既不能把北斗系统和地图软件混淆在一起,而且也不能认为单用北斗系统就能给你做出一个地图来,更不能信以为真装了这个地图 App 用的就都是北斗导航,别的地图就用不了北斗导航,这些都是误解。

另外其开发商北斗七星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宣传称“已经开发出全球首个基于北斗通信技术的物联网模块,能把位置服务精确到厘米级。”但这一说法并不等于北斗地图 App 能达厘米级精度。首先很多高精度的位置点的信息是保密的,比如google可开放接口的地图就会有偏,因为有测绘法的规定,不是精度想做多高就做多高的,如果不计代价,有可能能把部分区域的精度做到非常高,但是通用的全球地图实时更新到厘米级,首先几乎不可能,也没有这个需求,其次法律不允许。

所以大家不要被名字误导了,至于即将上线的北斗地图 App 到底质量如何,还要看它具体使用体验说话。


威锋网

新一代原子钟——2000万年误差不超1秒 原子钟是卫星导航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掌握并一度封锁,禁止向中国提供,中国科研人员经过不断努力,自主创新研发出300万年差一秒的原子钟。 目前我国已启动研制新一代原子钟,比美国原子钟还高1至2个数量级,2000万年误差不超1秒! 高精度定位——达到厘米级 相比北斗2号定位精度,要改善2~3倍,北斗3号卫星可以实现优于4米左右的服务精度,通过天上的北斗卫星,再加上地面的增强系统,我们国家北斗导航现在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厘米级的这样一个服务能力。 而美国的GPS定位精度则在十米以上。 独门绝技——短报通信功能 北斗导航卫星的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和同步倾斜轨道高度在3万6千公里左右,这种高轨道一般是通信卫星使用的轨道,所以运行在这个轨道上的北斗卫星它能够提供短报文和位置报告服务,这个是咱们国家北斗导航卫星的一大特点,也是其他国家导航系统所没有的,这个特点其实在汶川地震抢险当中已经突出的表现出来了,它能够提供位置报告和你位置信息的这个服务,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的GPS全球导航系统是没有这项技术的。 星间链路——卫星之间传达命令 由于我国不可能像美国GPS那样,在全球建立地面站,为解决境外卫星的数据传输通道,北斗三号采取星间、星地传输功能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卫星与卫星、卫星与地面站的链路互通。 将地面站与卫星之间的通信扩展到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也就是说地面站只要对某一颗北斗卫星下了指令,那么这一指令就能够在卫星之间接连不断地传递下去,所有的卫星都能够按照这一指令运行,从而使得整个星座的运行能够保持准确无误。有了这项技术以后,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国家导航卫星的导航精度,同时也减低了它对地面站的依赖程度,提高了整个导航卫星的自主程度。在地面站受损或攻击,北斗导航会一如既往的提供高精度导航定位数据服务。 美国的GPS精确定位依赖于全球各地的地面站于卫星之间的协作,地面站一旦受到损毁或攻击,那么它的定位精度将会大打折扣。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开启全球组网序幕。 北斗使用的最新的探测、导航和通信技术,从技术角度已经比gps更厉害了,我们的北斗起步晚,但是起点高,有后发优势,不管是定位精度、反应灵敏度,还是系统稳定性、环境适应性,比几十年前的gps一点不会差,这点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而且我们北斗的短报文通信功能是独门绝技,不仅仅是超级加密的通信功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小区域、小系统的组网,这个在远洋捕捞、地质探测,大工程体系作业都有广泛的应用,这个是包括gps在内的其他定位系统不能比的。感谢钱老的超长远景规划,感谢一代代航天人的毕生付出! 如果要说差距,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全球组网,gps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定位系统,北斗才刚刚完成亚太区域组网,随着北斗三号的启动,这个差距会被弥补甚至超越。二是终端普及,gps先入为主,应用普及率太高了,鹰酱每年卖芯片就赚的盆满钵满,兔子还需要继续加油。三是用户体验,gps终端越做越精巧,用户体验非常好,北斗在这方面差距很大,可以说傻大粗苯一点都不为过,国家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让专业的公司干专业的事,打破行业门槛和利益壁垒,转包给华为等通信公司做,肯定马上解决这个问题。 此生不负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