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羅斯戰鬥機總是幹不過美國的戰鬥機?

無水之陽

俄羅斯戰鬥機幹不過美國的戰鬥機,這樣的說法是不成立的,這需要從時代背景上去講。在冷戰時期,美俄的航空科技實力是基本相當的,而且勢均力敵,比如1980年代至1990年代蘇-27和F-15,米格-29和F-16,都是經典對飈的機型。轉折點當然是出現在蘇聯解體之後,俄軍工的後勁不足,F-15E出現的時候,蘇-30也跟著出來,到了F-22出來的時候,俄羅斯沒有對應的機型。

差距是這2000年之後被拉開的,如今俄羅斯最先進的T50戰鬥機,美軍的F-22已經服役15年了,差距還是有的。我們經常看到蘇俄系戰鬥機總是被擊落,其實要考慮作戰環境,裝備蘇俄系戰鬥機的國家,一般都沒有預警機、電子干擾機,連俄羅斯都沒多少,而美歐系戰鬥機執行任務過程中有預警機、電子干擾機支援,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被擊落的概率。

如果論單打獨鬥,蘇35的勝算當然是有的,但是空戰是體系化對抗,撇開預警機的空戰都是不現實的。於是我們經常就看到又是米格戰鬥機被擊落,其實是蘇俄體系中缺乏預警機、電子戰機,而美歐在這方面又比較強,因此空戰的勝算更大。

不可否認的一點,俄羅斯的蘇霍伊設計局的研發能力有所下降,蘇聯解體的衝擊是不小的,人才流失導致了重點型號幾乎全廢,要不是中國上百架蘇27/30訂單,蘇霍伊已經早破產了,你看看米格設計局今天的落魄樣,因為米格29腿短,沒有訂單,就靠印度那點訂單撐著。


軍情瞭望臺

對空軍感興趣的軍迷朋友們都知道,前蘇聯(現在的俄羅斯)和美國是兩個航空大國,各自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批經典戰機,然而俄製戰機在對陣美式戰機時往往是勝少敗多,原因何在呢?原本在戰機研發水平上旗鼓相當的兩國,為什麼彷彿在一夜之間拉開了的巨大的研發差距?

首先,我們來說整體環境,二戰結束以後,蘇聯靠著從德國那繳獲的技術和從英國引進的發動機(這種時候不得不吐槽英國人的“賣隊友”),使國內航空得到了十足的發展,單論性能指標,兩者的第一代噴氣戰鬥機F86和MIG15並無太大差距,不過定位略有不同,F86是純制空的空優戰機,而MIG則是偏重截擊殲擊機,所以單純論空戰而言,F86還是小有優勢,加之當時而言,美國飛行員的經驗、素質都高於對手,所以交換比略高一籌。而到了二代機的時代,美國對於蘇聯的平臺優勢就開始顯現了,但是這個與其說是技術的原因,不如說是思路的反射,誠然F4在當時被“導彈萬能論”坑了個結實,早期空空彈糟糕的可靠性加之沒有安裝機炮,F4一度相當於在天空中“裸奔”,但是不論飛行性能還是最後的實際交換比,也還是美國人好看。美國人提前意識到了導彈和良好的電子系統對於戰機戰力帶來的提升,而蘇聯還停留在靠數量符合死對面的思路。

最後,現代空戰是一種體系空戰,單一型號的戰機性能優劣,在體系中能夠得到補足,縱觀所謂的美製戰機屠殺俄製戰機的戰例,不難發現,勝利者都是在體系下帶來的碾壓,比如海灣戰爭中的美國,中東戰爭中的以色列。單機性能在體系內已經無關痛癢,所以,與其說是美製戰機勝於俄羅斯戰機,不如說是美國戰機所構建的空戰體系要強於俄羅斯的。


利刃軍事

俄羅斯戰鬥機和美國戰鬥機只是在朝鮮戰場有過大規模的交鋒,在後來的歲月裡,雙方只是通過代理人或買家進行戰鬥,雙方沒有直接交手。有美國親自參與的情況,因為美國空中力量整體性的強大,全面碾壓了使用蘇系戰鬥機的對手,這也只能說是體系的勝利,不光是某種戰鬥機的功勞。直到F-22服役以後,目前的美國空軍才可以說全面領先於俄羅斯,甚至全世界的其他空中力量。

朝鮮戰爭中,蘇聯和米格-15和美國的F-86是棋逢敵手,性能各有所長,在有經驗的飛行員手中都取得了不錯戰績。米格-15的垂直機動性較好,火力強大,F-86水平機動性更好,火力持續性更好,而且人機工程也比米格-15好。這對戰鬥機不存在誰更領先的問題,只是因為美國對朝鮮的介入更深,投入力量更大,所以在空戰上總體戰績更好。

跳過幾款中間型號,下一批為人津津樂道的對手是越南戰場上的蘇聯米格-21和美國F-4,這代表了美蘇在戰鬥機研製方向上的分道揚鑣。米格-21機體輕小,機動靈活,但也帶來作戰半徑小,火力貧弱的問題,而且改進空間非常有限。而雙座雙發的F-4更大更重,多用途能力更強,電子設備強大,具備視距外交戰能力。在空中對戰裡互有勝負,但在這個時期,美國的戰鬥機性能已經表現出了全面性和超視距攻擊能力,這才是戰鬥機的發展方向。

越南戰爭後雙方都吸取了教訓,美國成功研製出了非常均衡的四代機,F-14,F-15,F-16,F-18都是一代名機。而蘇聯在電子設備、發動機性能等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即使後期研製裝備了MIG-29和SU-27具備類似性能的新式戰鬥機,但服役時間已經較美國同期對手落後了十幾年。如果這段時期爆發衝突,空中格鬥吃虧的肯定是當時的蘇聯。所以蘇聯更加註重數量優勢,戰鬥機更加容易製造,具備更強的野戰機場使用能力。

隨著冷戰落幕,F-22雖然是作為壓倒SU-27這些蘇聯新式戰鬥機研製,生不逢時產量稀少。但其全頻段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超感知能力這些性能放在現在也不落後。這樣條件下F-35就保留了不弱於目前第四代戰鬥力的空戰能力,而兼顧了強大的對地攻擊性能,而且更加信息化,戰場感知和信息戰能力更強。而俄羅斯對應的戰鬥機遲遲無法裝備部隊,SU-57雷聲大雨點小,在隱身性能上存在諸多不足。這代俄羅斯戰鬥機可以說被美製戰鬥機全面壓倒。

所以,說俄羅斯戰鬥機總是幹不過美國戰鬥機是不確切的。而且,使用蘇式戰鬥機的很多國家都不具備蘇聯完善的空戰體系,單純一種戰鬥機是無法發揮它的最大效能。而蘇式戰鬥機在很多時候恰恰只是作為其龐大而複雜的空戰體系中的一個步驟研製,這和美國的思路有所不同。美國戰鬥機更強調依靠自身設備發現敵人打擊敵人,而蘇式戰鬥機和戰法更依賴地面的情報支援和指揮。所以在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中,使用蘇式戰鬥機的一方在空戰中基本都是落敗而歸,造成了蘇式戰鬥機不如美式戰鬥機的印象。其實蘇聯/俄羅斯的戰鬥機也有其獨到之處,用更低的成本的方法,達到了同樣的目的,同樣值得尊敬。


航空君

何來“總是幹不過”之說?

戰鬥機這東西,開戰的歷史要從一戰說起。基本可以這樣說,一戰二戰,美俄(蘇聯)沒有正面交過手(代理人戰爭也沒有)。如果把蘇聯去除(按你提問的字面理解),俄羅斯到現在不到三十年,正兒八經算自研的戰鬥機就一個蘇57(還沒有批量裝備和出口)(米格29和蘇27及以前型號那是蘇聯時代的)。何來幹不過?

要是包括蘇聯時代的戰鬥機。那就有以下幾個問題,。你這個“總是幹不過”包括非同代戰鬥機之間的戰鬥嗎?如果包括,相信“側衛”能把“佩刀”打的滿地找牙(充滿關公戰秦瓊的即視感)。如果是指同代戰鬥機的戰鬥,抗美援朝中,米格15大戰F84和F85。。。何來幹不過?越南戰場上米格19和米格21和F105,F4斗的不亦樂乎,何來一邊倒的幹不過之說?而美國人從失敗的教訓中在後來的戰鬥機設計中提出了“能量機動”理論。就算是蘇25的偵查型,在當年的以色列防空網中,面對敵方戰鬥機,也是打開加力後,一騎絕塵。。。。何來幹不過之說?。

你說的總是幹不過恐怕是受阿拉伯和以色列戰爭以及海灣戰爭和後來的南聯盟禁飛的看法,。這都是代理人戰爭。牽扯到代理人的水平問題和戰鬥機代差問題(前面已經說過)。九十年代往後,蘇聯不復存在,政治影響力也沒了,體系也沒了。。軍工研發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單純說戰鬥機幹過幹不過還有意義嗎?


T-8009

我個人認為蘇聯和美國空軍實力最接近的是初代噴氣機和一代超音速飛機。那時的米格15和F86各有特點,米格15最大優勢是爬升力和高速俯衝能力,一擊不中爬升再尋找機會。F86在最大航程,火控,當時的電子導航,盤旋格鬥,對地攻擊,甚至頭盔,玻璃風擋都更好。(我國第一代試飛員的測評,但還是認為米格15優於F86,這種認為自家孩子最好的毛病保留到現在。有興趣可以去搜國際展望,裡面有這篇文章)。在機炮,機槍為主格鬥型空戰中米格15這種一招鮮吃遍天的招式還可以用。第一代超音速飛機米格19,F一100上也可以用,畢竟那時的空空導彈極不靠譜。但那時的蘇聯已經開始在電子設備方面落後於美國了。第二代機(美國標準)蘇聯的米格21,米格23,米格25,蘇17等對應美F4,F5,法國幻影1,幻影5已經在火控雷達,電子戰設備,空空導彈方面拉開了差距。當年以色列靠F4,幻影5在六十年代的戰爭中暴打阿拉伯聯軍,用質量戰勝數量。可能有人說蘇聯用猴版飛機耍了阿拉伯人,但以色列人還打下了八架由蘇聯教官駕駛埃及的米格21(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搜)。但那時西方飛機在面對擁有絕對數量優勢的蘇聯空軍面前也沒有很大優勢,F4在近距離格鬥中不如十米格21,而在超視距空戰中又是不可靠的麻雀導彈讓火控優勢沒有最大體現。米格21糟糕的進氣方式讓大口徑雷達無法裝備,米格23,25在八十年才出現在阿拉伯人手裡。六七十年代主要是F4和米格21的爭鬥,米格21除了近戰格鬥各方面已經和F4有很大差距,在訓練有素的飛行員手裡(比如以色列空軍)完全是被吊打,注意此時還沒有體系作戰。真正拉開代差的是八十年代,伊朗79年以前買全美式空軍裝備,F14,F4,F5組成了自己的空軍,巴基斯坦在F86,殲6無法對付阿富漢偽空軍和蘇聯空軍時(蘇侵阿戰爭)引進了F16A。伊朗憑著F14,F4打了八年的兩伊戰爭,而且空中碾壓伊拉克的蘇聯各系列戰機,可以說沒有這批飛機伊朗已經敗了,而且是在美蘇同時制裁,禁運下。巴基斯坦得到F16A後在邊境空戰中各種暴打蘇,阿空軍。這兩國都沒有體系作戰,巴基斯坦現在還對F16CD型念念不忘!可能有人會說沒和當時的蘇一27,米格29交手不算。但那時蘇聯整個空軍有多少蘇一27?蘇聯到解體才一百多架,就換代來說已經落後了十幾年。真正用體系開掛的是以色列人,他們的經典戰例就不多說。那時蘇美三代機都擁有優越的機動性(蘇一27用來表演的動作就別說,實戰沒毛用),但美國在火控雷達已經甩開蘇聯一大截,在最大搜索距離,多目標跟蹤,多目標打擊,機載電子對抗全面領先,響尾蛇,A一120空空導彈的高可靠性,高命中率(特別是中遠距空空導彈)又讓視距外空戰成了常態。俄羅斯這方面趕上來是九十年代未了,在航發上俄羅斯也是第二梯隊,能力最強的是羅羅,普惠,通用。蘇聯和俄羅斯只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和有了後勉強能用。它的發動機在全壽命和油耗上大大不如美髮動機,美國發動機的一次大修時限是俄發的整體時限。俄戰機的機體壽命也短(近年有提高)。綜合戰機三大部分(機體,發動機,電子系統)俄都不如美。而且電子系統的造價現在佔整機費用的一半,這方面俄差距最大。綜合來看俄戰機不如美機(不算體系),人們一直認為蘇俄產品堅固耐用,其實錯了,至少在戰機方面不如美機耐用。美機的機體壽命八千小時,延壽可達一萬小時,原蘇聯戰機機體壽命四千小時(蘇聯認為一架飛機戰時幾十小時就被擊落,根本沒必要設計這麼長壽命,這些白痴沒算過平時訓練)現俄羅斯改進到六千小時。發動機壽命是美一半不到而且油耗高。而且檢修,大修頻繁,後勤保障複雜。當年以色列用八分鐘加油掛彈復飛參戰,高頻率使用,而阿拉伯聯軍飛機越來越少參戰,大部分被擊落,還有一原因就是必須檢修。看看伊朗對雄貓的摯愛,走私配件。再看看巴鐵對F16CD的苦苦追求,他們都是用美機實戰過的!我認為拋開政治因素,能用錢買大多數國家都選擇美機。而以後美俄戰機差距會更大,以俄現在的經濟實力根本無法對高新技術投資。十年,最多二十年俄將退出高技術競爭,唯一強硬的資本就是核彈了。


何大27708004

俄羅斯戰機幹不過美國戰機,這是不準確的,應該說是互有優點和勝負的。一般來說美國的同代戰機要比蘇聯的戰機要提前五年到十年服役。直到F22服役和受當時蘇聯解體的影響俄羅斯的戰機工業近十年停止了發展。

在朝鮮戰爭中米格15比斯和F86佩刀應該說是互有優點的。這是噴氣式戰機的第一次大規模戰鬥吧,F86俯衝加速性能好,F86水平性能好,只能說互有千秋。




在二代機中的代表,F4與米格21相比,F4的體型更大,要負擔執行空中作戰與對地攻擊的雙重任務,而且加裝大量的電子設備。已經裝備有中距空空導彈和近距格鬥彈。而米格21則是強調機動性和近距離格鬥。在越戰中米格21的表現很出色,因為F4所用早期中距離空空導彈和近距離格鬥彈因為導引頭的緣故,當時的制導技術不成熟,導彈經常追太陽了。而導彈用完F4卻沒有機炮,這就比較坑了。


在F4發展的雷達電子設備等在三代機中迅速發展,代表是F15與蘇27,F15於1976開始服役,而蘇27於1985年服役,F15的弱點是氣動上的問題吧,氣動上相當於2.5代吧,畢竟F15的氣動實在落後,感覺跟米格25一個樣,F15主要靠兩臺大推力發動機來發揮機動性,其它方面F15都是頂尖的。

而蘇27雖然比F15出來的晚,氣動上超越F15是重所周知的,但蘇27的雷達性能不達標,導致雷達超重,本來設計雷達五六百公斤,實用的雷達卻1.1噸了,導致了對蘇27的瘋狂減重,因此蘇27的結構強度很差,很多時侯拄拉不出設計的9G過載,本身蘇聯的加工工藝就不行,還瘋狂減重導致蘇27的戰鬥力大損,這一毛病在蘇35上才得到解決。



蘇57怎麼說,還是沒有服役,設計數據就比F22差不少,航電能達到早期F22的性能就不錯了,隱身性上蘇57也就比三代機好上一些。發動機還在試研,俄羅斯飛機工業現在比美國要差十幾年。

俄羅斯的路子一直走偏,發展晶體管的時間他發展電子管,發展數控機床時他發展專機生產線,導致軍工航電和零件精度一直比美國差不少。


GE發粉

蘇系戰機在戰場上打不過美系戰機?

說實話我是不太贊同的。確實,美國空軍在海灣戰爭中痛打伊拉克,但是這並不能說明蘇系戰鬥機打不過美系,如果海灣戰爭中美國率領的多國聯合部隊面對的對手是蘇聯,會打成什麼樣呢?

當然了,如果說蘇聯航空工業不如美國,這我是贊同的。

二戰結束後直到今天,前蘇聯乃至俄羅斯和美國航空工業差距最小的時候,大概就是朝鮮戰爭時期。

在朝戰中,MIG-15與F-86可謂棋逢對手,但是MIG-15相比F-86仍有不及。

而到了60年代,差距更大了。美國服役了當時世界上最好的二代機,也是戰後第一種重型噴氣式戰鬥機F-4鬼怪。

肯定很多人會說MIG-21在越南吊打F-4,對此我也不想過多解釋。事實是,美國空軍的F-4在空戰中對MIG-21取得了1:3的交換比,造成這種戰績的原因很多:

1,此時的美國空軍訓練工作出現了偏差,取消了視距內空戰訓練。

2,F-4並不是用於專職空戰,絕大多數出擊架次中都包含了相當程度的對地攻擊任務。

所以在實際的空戰表現中,F-4確實暴露出了許多問題,諸如沒有機炮,導彈可靠性不好,二代機都有的亞音速機動性能差等問題,但是MIG-21的實際表現並不比F-4好。

蘇聯前線航空兵要獲得一款能夠完全抗衡F-4的戰鬥機,是大概10年之後的MIG-23。MIG-23在飛機本身性能上是略強於F-4的。然而等MIG-23服役的時候,美國人已經服役劃時代的F-15,蘇聯再次落後。

而等到蘇聯人的Su-27服役,美國人的YF-22,YF-23已經快試飛了。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航空發展自然是趨於停滯,Su-57因為研究經費的限制,不得不使用成熟的中央升力體佈局,在除航發以外的領域,說實話如今俄羅斯已經差不多被中國追平了。


貞觀防務

俄羅斯的戰鬥機並不是總是趕不上美心戰鬥機,,趕不過美國只是現在的俄羅斯的經濟實力下降,所以投入在戰鬥機的研發和生產能力下降而不如美國而已。其實在前蘇聯時期的戰機上面一支前蘇聯都是非常先進的,在許多飛機水平上面都曾經高處與美國,是美國當時最大的勁敵。但是並不能說前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研發能力就落後了,俄羅斯的研發團隊就不存在了,這些都是錯誤的。常言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依然繼承了前蘇聯的遺產,而軍工上面,特別是在戰機上面,依然是繼承了他的全部遺產,並不能因此就說明俄羅斯的戰機水平,研發能力下降。只是資金投入的不足,而顯得比較滯後。

在未來美國還將繼續的領先於世界各國,反是俄羅斯將會有可能越來越落後於美國。因為俄羅斯的經濟實在太糟糕了,沒有更多的錢去投入,所以就不能夠有太多的收穫,但是俄羅斯的研發能力非常強。研發能力非常強,不排除俄羅斯不從其他的國家引進資金來共同合作研究。俄羅斯有非常優秀的科技人才,有非常優秀的研究團隊,他們可以提供讓美國生畏的研究成果出來。如果說有其他國家的資金被引進過來,和俄羅斯進行合作,研發新的戰機,很難說,美國就會永遠領先於俄羅斯。當然,如果說俄羅斯不願意怎麼做,或者是不願意將其他國家的資金大量的投入的研發上,落後就是一定的。如果願意將國家的資金或者是對外引進巨大的資金投入,那麼將來俄羅斯的戰機水平趕上美國也是指日可待的。這個主要還是要看俄羅斯在這方面的投入如何?沒有錢,一切都不可能。所以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做巧婦難煮無米之炊。現在的俄羅斯和俄羅斯的研發人員,科技人員就存在著這樣的問題,眼看著美國的飛機上天揚武揚威,而自己卻在地下只能夠捶胸頓足的看著美國的表演,心裡是什麼滋味?只有他們自己非常清楚。


幸福地帶2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之後便開始美蘇兩個國家的爭霸,也就是冷戰!其實在冷戰時期出了不少的先進武器,甚至說出了很多的超前的武器!

其實,在冷戰中大部分時間都是蘇聯略輸美國一籌,在很多裝備上還是照美國差很多!

但是在戰鬥機方面多少還可以尤其是當時出現的蘇27,可謂是非常的厲害,蘇27的研製還有段故事!
蘇27戰鬥機


越南戰爭時,美國的主力戰機是F4鬼怪戰鬥機,而當時的“鬼怪”經常被蘇聯的米格21擊落,而且經常沒有什麼優勢!所以,當時美國發展了後來的F15以及後來的F16,然而這些戰鬥機又給了蘇聯的米格戰鬥機帶來了“災難”,後來蘇聯幾乎是為了F15而專門研製了蘇27,這型戰鬥機幾乎在當時是完勝F15戰鬥機的!
F15戰鬥機

其實我們現在感覺俄羅斯的戰鬥機不如美國主要就是。因為最近幾年美國的戰鬥機尤其是隱身戰鬥機出鏡率太高,而俄羅斯的蘇57仍然不在“狀態”!其實說實話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在很多的時候都不在“狀態”,所以說在戰鬥裡研製方面都沒有太多的進展,可一個蘇57還在半吊子待著!


蘇57

其實,俄羅斯的飛機制造水平是很高的,只不過經濟問題太嚴重,然而說句實話,事實歸事實,距離美國還是有差距的,雖說俄製發動機也不錯,但是距離美製發動機無論是壽命還是推力還都是有差距的!


科技一心

這主要是二戰思路決定的,蘇聯因為

在二戰打的很慘差點滅國,所以物資軍事資源消耗非常大,這使得蘇聯的軍事體系,軍工體系決定,他們生產一種武器要求便宜,便於大規模生產,就是自己死也要帶著對手一起雙重毀滅。用拼數量來贏得戰爭。

而美國本土在二戰沒有怎麼受到襲擊,此外美國是募兵制,對於士兵的生命死亡承受力差,加上軍火商願意賺大錢,越高精尖的越貴,所以美國軍事資產走了以質勝量的戰鬥。

如果美蘇真的打起來正面衝突,兩者之間的這種軍事思想傾向不好說誰輸誰贏,因為美國雖然也許不會敗,但是自己的經濟也許會被拖垮了。就跟100萬美元愛國者截擊18萬美元飛毛腿一樣。

如果打下去,都堅持下去,美國也許會窮的打不下去。

但是因為美蘇都打的是有限戰爭,代理人戰爭,所以美軍的質量就顯現出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是,現在美國的軍事資源越來越強調體系勝利,一個坦克自己發揮不了全部優勢,需要衛星,導彈,飛機配合。所以美軍的軍事工業現在生產的東西你配不齊,就發揮不出作用。

相比之下,簡單粗陋的俄式武器,反而能一是一。還是軍事理論,和所面對的對手不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