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它雄峙于岭南中南部,坐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惠州西湖。汉代司马迁曰:“罗浮汉佐命南岳,天下十山之一”。


罗浮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它雄峙于岭南中南部,坐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惠州西湖。汉代司马迁曰:“罗浮汉佐命南岳,天下十山之一”。

罗浮山方圆214多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飞瀑名泉多达980多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以山势雄伟壮观,植被繁茂常绿,林木高大森古,神仙洞府超凡脱俗的特色吸引古今无数的名仙名人和游客。

历代诗人陆贾、谢灵运、李白、杜甫、李贺等都留下经典的文赋和诗咏。罗浮山的“师雄梦梅”、“东坡啖荔”、“安期天饮”、“稚川炼丹”、“仙凡路别”、“花手游会”、“洞天药市”、“天龙王梦”等不少的传说,神奇幽胜,风流华夏。

罗浮山最高峰为罗山的飞云顶,海拔1296米,其次为浮山的上界峰,海拔1276米。 飞云顶为顶点,向南、东南、东北、西、西南辐射,结合山势走向,列述主要山峰如次。

罗浮山山顶有“罗浮君之神”石坛。联曰:“斗南一岳,天外三峰”。东面不远处,杂树丛生满谷,有宋代赵汝驭所建子日亭故址,为登飞云顶观日出的最佳地点。山顶是一块约100平方米的草地,花香草密。从飞云顶上眺望,四百峰峦隐现于云海中,正如前人所谓“四百峰峦江海上”。东望惠州、博罗,东江如练;南望石龙、东莞,阡陌纵横,平畴沃野;西侧上界三峰,如巨人矗立,峻拔雄伟。


罗浮山飞云顶东南下,经凤凰台至分水坳约2.5公里,是为罗山浮山接合处。坳上有铁桥,一石飞空,两端各峙砥柱,长数十丈,上横绝 ,下跨悬崖,桥色苍黑,名为铁桥,实为石梁。

玉鹅峰为罗浮山南面诸山之祖:岩壁陡峭,有明学士赵志皋摩崖石刻“千丈岩”。此处产龙须草,故又名龙须岽。传说葛洪之妻鲍姑在此采药堕崖而亡。故有大慈寺,久废。玉鹅峰分东西两大支,如巨人举两臂。

分水坳水东流,循左臂而东南注于罗水;坳水西流,循右臂西南流注坳岭。其间有石洞、青霞谷、朱明洞、幽居洞、白云洞、龙王坑、黄龙洞、华首台及大洞诸山,其结顶皆为玉鹅峰。近人比拟为“倒垂折扇”,形象而生动。玉鹅峰下大慈洞有风洞、云洞和雨洞3处洞穴。


玉鹅峰东南为云峰,峰顶奇石昂首如虾蟆,亦名虾蟆峰。云峰东南为玉女峰,峰顶有瑶石台,岩台纹石光润如瑶,下为燕子岩,旁为香台峰和会真峰。这一带石壁摩空,多石刻。又东下为朝真石,朝真石拱立岩际,内向如朝真状,有宋代惠州赵汝驭所建拂松亭故址。

罗浮山伏虎岩:因其峻峭雅丽,古代士大夫多登览,亦名君子岩。自伏虎岩至燕子岩约2.5公里皆斩崖为路,下临深溪,怒石逼仄,迤逦不绝;土人呼为大石堆。由此处南下,分东、西、中三支。

罗浮山青霞谷。洞中原有隋代苏元朗修炼之所、明代湛若水讲学之地甘泉精舍,冼桂奇书堂等,今皆废为田。冼子读书台下清流涓涓,即通灵泉。台南为朱明洞,洞口有古刻“朱明洞”三字,无款识,下有“甘泉”二字,但非湛若水所题刻。

西支幽居洞,宋代博罗县令与逍遥子结庐讲道处,有滴水岩,高六、七尺,泉声清越,逍遥子诗有:“陆颠所在闲题品,未试罗浮第一泉”。有石刻“泉源洞”三字于岩侧,但此地并非泉源洞。岩后逾坳而西有书堂坑;其东南有石嘴突起如狮子昂首,是为麻姑峰或称狮子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