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寶寶心裡苦:說好的3打3變成2打4了

1914年8月,德軍西線連續突進。然而就在德軍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隱患卻也在暴露。

首先由於小毛奇修改施裡芬計劃,削弱了西線北翼兵力,使得北翼無法展開那麼長的戰線。原本計劃大包大攬,從西面迂迴巴黎,現在卻因為手伸不到那麼長,只能從巴黎的東面展開正面強攻。而法軍則換上了經驗豐富的老將加利埃尼指揮巴黎方面的部隊,深壕高壘,固若金湯。德軍穿過比利時一路殺奔過來,雖然屢戰屢勝,卻也成了疲憊之師。要命的是,隨著戰線的拉長,德軍的無線電通信也發生了故障,各個集團軍之間互不知道位置,於是整個戰線出現了缺口。

德國寶寶心裡苦:說好的3打3變成2打4了

9月初,德軍最右翼的兩個集團軍已經逼近巴黎,卻掉頭去追擊法軍第5集團軍,這就把自己的側翼暴露給了英法聯軍。英法聯軍趁機發動反攻,逮著德軍右翼猛打。在馬恩河200英里的戰線上,100餘萬英法聯軍對90萬德軍,展開激烈廝殺。幾天時間,雙方各傷亡20多萬人。德軍被迫後撤50多英里。

這一戰史稱“馬恩河之戰”。雖然雙方在傷亡上相當,但德軍集中兵力速戰速決的計劃卻完全破滅。

德國寶寶心裡苦:說好的3打3變成2打4了

現在,整個法國已經動員起來,英軍也源源不斷地渡海前來,德國必須要在西線面臨一場持久的戰爭,從而陷入兩線作戰。這對德國來說,是很不利的。小毛奇為這事成天失魂落魄。他傷心地對威廉二世說:“陛下,我們輸掉了戰爭!”沒多久,小毛奇就被免職了。之後幾個月,西線的雙方都挖塹壕,修堡壘,豎起鐵絲網,架上機關槍,開始了漫長的對峙。

小貼士:塹壕戰

在19世紀戰爭中,進攻一方集中優勢兵力,炮火猛轟,騎兵衝擊,步兵排成散兵線進逼,往往能打垮防守方,取得勝利。因此無論是在拿破崙戰爭還是在普法戰爭,都慣於採用大兵團機動作戰,速戰速決。但到了一戰時期,隨著塹壕、鐵絲網、機關槍等防禦武器的優化,進攻一方往往被阻擋在敵人的陣地前遭受火力掃射屠殺。這就使得雙方都不大敢主動正面進攻,從而陷入長期對峙。

西線一片哀嘆聲中,東線卻傳來好消息,打了個大勝仗。原來西線德軍一發動,東線沙皇俄國就拼湊了60多萬大軍,隆隆西進。其中一半在北翼打德國,一半在南翼打奧匈帝國。當時德國在東線只有20萬軍隊,面對30餘萬俄軍壓力很大。危急時刻,德皇派興登堡(1847-1934)擔任東線指揮官。

德國寶寶心裡苦:說好的3打3變成2打4了

(興登堡)

這位興登堡也是參加過普奧和普法戰爭的老將,後來一不小心,在軍事演習中打敗了威廉二世親自率領的部隊,自感晉升無望,乾脆退役。此次情形危急,興登堡重披戰袍,他的參謀長則是先前在攻克列日要塞中立下大功的魯登道夫。這倆是一戰德軍的黃金搭檔,再加上一個“俄國通”霍夫曼上校,就構成了粉碎俄軍的三人組。

俄軍30多萬,德軍才20萬,怎麼打?霍夫曼上校胸有成竹。俄軍兩個集團軍司令有多年宿怨,肯定會互不救援,咱們可以各個擊破!興登堡、魯登道夫深以為然。於是德軍首先佯敗後撤。俄軍大喜,爭先恐後追趕過來,兩個集團軍之間出現了100公里的空隙,而且俄軍後勤系統糟糕,部隊一路追來,缺吃少穿,很快筋疲力盡,通信也斷斷續續。

這時候,德軍以一個師牽制俄第1集團軍,集中主力,向俄第2集團軍猛撲過去。俄第2集團軍在缺彈沒糧的情況下頑強抵抗了幾天,終於在8月底崩潰,單是傷亡和被俘的就有10多萬人,司令自殺。接著興登堡揮師向俄第1集團軍撲去。第一集團軍勉強抵擋了幾天,損失慘重,趕緊撒腿就逃。饒是如此,到9月中旬戰役結束,也損失了10多萬人馬。

德國寶寶心裡苦:說好的3打3變成2打4了

這一戰史稱“坦倫堡之戰”,德軍以少勝多,殲滅俄軍近30萬,繳獲大炮700門,自己傷亡才2萬多,並且把戰線推進到俄國境內。興登堡、魯登道夫頓時成為德意志的英雄。這一戰也把西線馬恩河戰敗的陰晦氣氛沖淡了不少。

然而這個勝利在戰略上並沒有太多意義。北邊德軍雖然戰勝了俄軍,南邊奧匈帝國卻被俄軍和塞爾維亞軍隊打得大敗,迫使興登堡調動德軍去幫助不成器的奧匈哥們。因此整個東方戰局還是“不相上下”的平局。

這麼著,開戰幾個月,東西兩線都進入持久戰。

對德國來說,這意味著噩夢的開始。“三國同盟”中的第三個盟國意大利,眼看著德奧浴血奮戰,卻厚著臉皮“保持中立”。英國的盟友日本則向德國宣戰,然後立馬出兵搶奪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殖民地,還趁機佔了中國別的一些土地,一副赤裸裸撿便宜的嘴臉。

給德國安慰的是土耳其在10月底向俄國宣戰,加入同盟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