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9

数据的隐蔽性

我们之前说了这么多,包括上一期节目所说的。让我们要分析动机,要警觉信息不对称陷阱,突破传统思维,勤于思考。这些东西说来说去这些都还是战略层面的泛泛而谈,那有没有操作指南和行动手册啊?有没有工程学的解决方案,让我们可以一个螺丝一个锚钉的把这种经济学的思维模式逐一落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呢?

有,而且这条主线一直都埋藏在我这两期节目所叙述的所有案例之中。就是数据分析。你要想说服我,让我相信你,可以啊。但是不要给我哔哩巴拉的讲道理,灌迷魂汤,把数据拿出来,需要有据有理的数据分析,才能让我信服。


美国流浪汉的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有一名倡导流浪者权益的教授在一所大学里做演讲,就呼吁社会关注流浪汉的问题。他给出了这么几个数据,说如今全美国大约有300万名流浪汉,并且每45秒钟就有一位流浪汉因为得不到社会的关爱惨死街头,台下悲哀的唏嘘声一片。乍一听,直觉会告诉你这还真是一个非常之严重的社会问题啊。但是你稍微拿数字分析一下。300万名流浪汉,当时美国总人口只有2.25亿。也就是说每75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露宿街头,是流浪汉。每45秒就有一位流浪汉惨死街头,每年就要死掉70万人。而这已经是美国每年死亡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了。您想想看这怎么可能?


只要经过数字的分析事所言假自然昭然若揭。说到这里就应该有人走上前去把教授一脚从讲台上给踹下来。

如果您作为孩子的家长,您有两个友好的邻居,李叔叔和刘阿姨。李叔叔家里有一把抢,刘阿姨家里有一个游泳池。你的第一直觉会做出什么样的判断?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千万不能让孩子去李叔叔家玩,因为那里有抢啊。就经常去刘阿姨家里玩吧,还有一个漂亮的游泳池,挺好、挺好。但是这真的是正确的判断吗?我们拿数据来说话,按照美国的统计数据,美国有600万个游泳池,每年有550名儿童被淹死在里面。同时美国还拥有2亿支枪,每年有175名儿童因枪击身亡。面对一把枪和一个游泳池的时候,淹死的概率是一万分之一,枪击致死的概率是一百万分之一。这可是差了100倍之多。所以您让孩子在有游泳池的刘阿姨家玩那可是要更加危险的多得多。


我们可以简单的解释这时候为什么直觉会出现错误判断。令人担惊受怕的风险和真正夺走性命的风险对我们的感受影响有着极大的差别,让我们的直觉发生误判的是风险是否容易被我们控制。

比如说游泳池,我们非常熟悉。可以给游泳池加一个围栏,或者大人看紧一点,不在家的时候锁好门别让孩子跑出去,就可以避免灾难的发生。但是抢走火伤人或者是孩子被射杀,只要我们一想到这点就会让我们不寒而栗。


像是十分罕见却十分可怕的疯牛病与厨房中的及其常见但却不会让大家感觉害怕的病原体。你死于家中厨房病菌感染的几率要远远高于你患上疯牛病死亡的概率。但是疯牛病让我们感觉不可控,我无法分辨哪一块牛肉里有病毒,看不出来也闻不出来。但是我自己的厨房我可以控制,我看得见污垢可以清洗,地板脏了我看得见。


明白了控制原则所造成的直觉判断偏差,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害怕做飞机,觉得非常危险,而没有多少人畏惧自己开车的。当然了有一方面原因是媒体的原因,全世界哪里飞机失事我们都能从网上看到,而全世界随时随地的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我们并没看到,这也影响了我们传统观念的形成,让我们觉得飞机随时都在失事,造成认知偏差。另一方面就是由于汽车是我能控制的,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飞机我控制不了,我的生命被外部因素摆布,所以我们的恐惧油然而生。要洞察真相就看数据吧,如果我们按照一年时间来计算,坐飞机失事的概率多少?470万分之一。听起来没啥感觉是吧?对比一个数字。在这一年中你被雷劈死的概率是多少呢?190万分之一。所以说啊,相比于担心做飞机丧命,更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会不会被雷劈死。


前面说了这么多的事例,其实就是在说,我们所看到的表象多半都是来源于直觉判断,传统观念和存量思维。缺失的是我们对数据的敏感和分析能力。数据分析是帮助我们跨越复杂度,理解真实世界的重要手段。数据这个维度又往往隐藏在事物的表象之中的,一旦缺失,我们就很难能透过表象触及真实。

就像一个聋子看人家放鞭炮,因为缺失了听觉这个重要的维度,他就会很纳闷,怎么好好的一个红纸卷,突然之间就散了呢?你带聋子去看郭德纲的相声,周围所有的人都笑的前仰后合,而他却完全不能理解。而究其根本他也只缺失了听觉这一个维度而已,但已经足以令你对所闻所见根本无法理解。而数据也就是这么一个洞察真实世界的至关重要的维度。


明白了数据的隐蔽性和重要性之后,我们最后再提示一点,就是在数据分析中存在一个大坑,而且是很多人利用数据对你进行欺骗的惯用伎俩。我们生活中常常都会掉到这个坑里。但是我一说您就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