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朱元璋、刘邦三人,你认为哪个能力更突出、更厉害?

北京大鹏侃大山


首先是刘邦,然后是朱元璋,再是朱温,朱温就没什么说的,他虽然取代了唐朝,但建立的仅仅是割据政权,完全和前两者没得比。

打仗来看,当然是朱元璋更强,刘邦不靠韩信,从来打不过项羽。而朱元璋自身就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可以称得上军事家,善于决策。刘邦则更像一个领导者。而我之所以认为刘邦更强,是因为从他们开启的帝国强弱来看,刘邦的格局更大,朱元璋就是什么都操心,所以明朝后世的君主很多都是无能之辈,或者有能力也没心思当皇帝,乱搞瞎搞。

刘邦建立的汉朝,开始实行以黄老之学治国,百废待兴,给后世留下了很多能用的人,比如陈平、周勃,即使他的老婆吕后也是很有能力的。可以说,他是留了很多后手的,他的策略对汉朝有更多积极的影响。

而朱元璋太相信自己了,太操心了,把国家的方方面面都想到了。结果是他的孙子朱允文当皇帝的时候无人可用,以至于有了朱棣的篡位。

再后来,西汉、东汉历经29个皇帝,享国405年,明朝历经16帝,享国276年,我想这和开国君主的治国理念不是没有关系的。


用户4684103484


明太祖朱元璋相当于把刘邦,张良,萧何三个人的活一块干了,在位三十年,把西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代皇帝一百年的活也一块干了,你说谁牛逼?至于朱温,呵呵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刘邦最大的功业就是赢得楚汉战争平定天下,然而打仗是韩信干的,后勤是萧何干的,谋划是张良,陈平干的,刘邦的作用就是在张良陈平等参谋班子拿出ABC一堆方案中间选择相对靠谱的那个,典型的善断不善谋。

军事上刘邦基本就是师长水平,彭城之战五十六万大军指挥成一团乱麻被项羽啪啪打脸,后期叫嚣带三十万大军吊打匈奴,结果被人围困在白登城差点变周幽王,韩信说他最多能指挥十万人其实已经是很给面子了,照我看这个数字还要减半再减半才对得起刘邦的亭长身份。

朱元璋狠就狠在,他前期战略谋划亲自操盘,后期不仅战略操盘,后勤也给包了,十三年包打天下,二十年扫平漠北,相当于汉高祖统一+汉武帝北逐匈奴。

朱元璋起家创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实都有他参与,从濠州出来单干马上就攻下应天府作为基地扩张势力,这眼光比后来的李自成张献忠高了不是一点半点,然后避免和元朝政府直接硬刚,往东吞并浙江,收江南钱粮,往西占据江西,亲征陈友谅,鄱阳湖一战消灭陈汉主力,于是天下大势基本确定。

公元1367年,徐达、常遇春北征之前,常遇春乐观地说可以率骑兵直捣大都,但谨慎的朱元璋认为元朝实力尚存,仍有军队近百万,不可掉以轻心,遂亲自确定北伐方略,先攻山东河南,撤除元朝政府的两翼,再攻克潼关,断绝陕甘元军来援道路,那么大都孤危,几乎就可以不战而下了。

“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馈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非我利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枢。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

——《续资治通鉴》

这一战略布局高屋建瓴,眼光独到,谋划深远。徐达与常遇春依计行事,果然顺利攻占大都。中国历史上由南向北完成统一的只有朱元璋和600年后的广州国民政府,所以毛主席称赞说:自古帝王能军无出李世民者,其次则朱元璋也。

在攻克大都后二十年间,明军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会战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北元的残余势力,巩固了北方边疆:

1368年,太原之战,明军大破王保保统帅的元军主力十万人,收降甲士四万,王保保仅率十八骑奔逃。

1368年,开平之战,明军攻破北元都城开平,俘虏其宗室亲王、平章、大臣及将士上万人,车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子女宝货无数。

1369年,沈儿峪之战,明军又大破王保保率领围攻兰州的北元军十余万人,俘虏北元亲王两人、大臣僚属一千八百六十多人,兵将八万四千五百余人,马驼杂畜以巨万计,随后明军攻克甘肃全境。

1370年,应昌、兴州之战,明军大胜,俘虏北元太子、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将宋、元两朝的玉玺金宝尽数收取,前后俘虏北元军五万三千人。

1381年,平定云南之战,明军围歼了云南的元军十余万人,俘虏二万人,北元梁王巴匝瓦尔密自杀。

1387年,冯胜,蓝玉平定辽东,北元太尉纳哈出被迫投降,明军俘虏北元人口二十余万人,士卒四万人,官员将校三千三百多人。

1388年,捕鱼儿海之战,明军大胜,俘虏北元皇后、皇子、嫔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员三千余、人口七万七千多、马驼牛羊十五万多头。自此北元政权渐渐消亡于历史长河之中。

1380年朱元璋杀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总览大权,因此之后十多年帝国军事行动中行政用人,大军调度,后勤供应都是朱元璋一个人在安排,大明帝国总司令、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长的活全包。

西汉从汉高祖白登之围到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逐匈奴,荡平漠北用了一百年的时间,而朱元璋开国后用二十年时间就干完了。这背后是元末二十多年战乱之后国家人口,生产力的全面恢复。

谁也没想到,一个当年皇觉寺的和尚,到处流浪的叫花子,从1352年加入红巾军之后,用17年时间就收复了南宋灭亡近百年失去的江南故土;收复了北宋灭亡失去240年的中原和河北山东,陕西,宁夏;

又用了二十年时间,收复了五代石敬瑭送出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北宋王朝陆续放弃的云南,贵州,宁夏,甘肃;

而且,居然把辽东,青海,漠北也占了过来,把成吉思汗的后代天之骄子打回了原型,使得大元帝国土崩瓦解。

朱元璋在“再造华夏”之余,臣服朝鲜,安南,占城等国,在青海西藏涉及朵甘都司和乌斯藏都司,基本重建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政治格局,并延续五百多年。

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朱元璋,而让王保保夺取元朝政权,建立个什么后元帝国,然后再接上皇太极和多尔衮的满清王朝。

那么被外族连续统治七百年的中国恐怕就很难有汉族的民族认同了,而失去民族认同的中国,和罗马,埃及,古希腊等灭亡的其他文明古国又有什么两样?

重建和巩固了汉族的主体地位,这才是朱元璋对中华民族最大的历史功绩。


每日一段历史


朱温是没法跟另两个比的,首先这个名起的就不行,得势之后也不知道改个名,这点就比朱重八和刘季差远了,另外不管是谋略、能力、成就都是远远不如另两位的,所以直接排除了。

至于刘邦和朱元璋嘛,都是罕见的从社会底层最后统一天下当上帝位的,不过刘邦最起码还是一个亭长,朱元璋可就惨多了,要过饭,出过家,当过长工,所以朱元璋是见过了世间冷暖,才会那么痛恨贪官,从出身来讲,朱元璋能奋斗到皇帝这个位置,更不容易,朱略胜一筹。

从成就来看,两者都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但刘邦更多的是军事才能比较强,治理国家还不如吕后呢,朱元璋就不一样了,不仅军事才能强,治理国家也是一流,制定的政策法律奠定了明朝的治理基础,而政治手腕就更强了,从他能废除自秦以来的丞相制度就可见一斑了。所以治理国家的能力上朱是胜于刘的。

最后说一下两者的人品,虽然都杀功臣,但朱能稍微比刘强一点吧,因为刘是完全不在乎自己爹娘老婆孩子生死的,这也为后来吕后黑化埋下了伏笔。至于朱元璋嘛,最起码对马大脚还不错。

综上,朱重八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