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最后范增摔了刘邦送的玉,为什么没有追击刘邦?

钳工雕历史


第一,这项羽是主帅,范增就算是亚父,但也只是谋士,既然项羽都不想杀刘邦了,范曾又何必再去追击?毕竟范增只是高级打工仔,要杀谁并没有最终决策权。在项羽已经明确阻挠这个行动的情况下,范增如果再杀刘邦,那就是自讨没趣了。

第二,咱们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觉得刘邦最终吞并了项羽,但实际上,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谁能想到刘邦后面会变得那么强大呢?其他人根本没想到布衣出身的刘邦会对项羽有威胁,范增就算眼光比其他人更长远,但可能也就想到刘邦会有点威胁,而没想到威胁大到这个程度。

第三,退一万步来说,就算鸿门宴没杀刘邦,范增也有后招。毕竟参加鸿门宴的不止刘邦项羽这哥俩,而是各路诸侯都在场。杀刘邦,万一各路诸侯为了自保而联合起来对抗项羽,怎么办?范增肯定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还有后招,那就是在分封诸侯的时候,把刘邦封地放在到汉中,在设立“三秦王”封堵刘邦出关的路线,对于项羽和范增来说,这已经是当时的最优解了,没必要去追杀刘邦。

至于后来刘邦和韩信来了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种事在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范增和项羽同样也没想到这一招,但这都是后话,至少在鸿门宴结束的时候,范增和项羽都觉得没必要真的杀刘邦了。

你觉得项羽和范增在鸿门宴该不该暗杀刘邦呢?欢迎一起讨论。


绿茵守望者


我是雨夜构想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论什么原因使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走对手,都令他最终落败,或许正因为如此,项羽的悲剧才更令人扼腕叹息。

鸿门宴上,刘邦如何能从封锁严密的敌营中脱身,项羽为何没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这些都成了千古谜团。

秦朝末期,反秦起义如火如荼,起义军声势也越来越大,项羽和刘邦所率领的起义军,是其中最有实力的两支队伍,公元前207年,项羽一路与秦主力部队苦战,大破秦军,乘胜向咸阳进发。而这时,刘邦已经趁机抢先占领秦都咸阳,项羽听后,勃然大怒,帅40万大军,屯兵洪鸿门,准备消灭刘邦,刘邦得到消息后,立刻赴鸿门向项羽致歉,项羽原谅的刘邦,并设宴招待,之后,刘邦解如厕之际逃回本营。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在这样戒备森严的鸿门宴中,刘邦如何能够脱身。试想在鸿门宴上,刘邦的一举一动,无不在范增等人的严密监视之下,他如何能够逃脱。于是有人认为刘邦的脱身是向羽故意放走的,但项羽为何放走刘邦而不杀掉他以绝后患的。各种缘由看法不一,前人大多认为这是因为项羽不听忠言狂妄自大的表现,因而他的失败也是自取灭亡。但近年来,有不少人通过研究当时的背景,重新探讨这个问题,认为项羽是因为念旧情而没杀刘邦,项羽为人血气方刚,有他残暴的一面也有慷慨磊落的一面,范增也曾对项羽做出,“君王为人不忍”的评价。除了上述观点还有人认为鸿门宴上放走刘邦,是出于对当时情势的考虑,在当时就大局而言项羽的实力远高于刘邦,杀掉刘邦并无实质的意义,而放走刘邦既降服刘邦又维护自己反秦盟主的身份和地位,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刘邦送给范增的玉,现在看来,对事情已经无关紧要了,范增做不了项羽的主,只能是为项羽出谋划策,最后做决定的只有项羽本人,如果项羽不想杀刘邦,那谁也阻止不了。更何况范增只是谋士,没有项羽的命令,他是不可能调动军队的。再说文中提到,刘邦马快,刘邦骑快马逃走,根本就没有追击的机会。


雨夜构想


范增虽是项羽的亚父,但实际只是项羽的谋士。

鸿门宴也是他和项羽精心设下的一个圈套。

范增原以为:刘邦不来,则可名正言顺地率领大军将其剿灭;刘邦若来,则可在宴席上将其斩首。

可是项羽自恃军力强盛,而又以义字当先,(未进咸阳前,曾和刘约定,谁先进咸阳,谁就为王。)自知理亏,同时刘邦当时又俯首称臣,所以就错误地认为,小小的泥鳅,也翻不起大浪,于是,就放过了刘邦。

:此时,范增若强行派兵截杀,将会以下犯上,有违主仆名分,故范只能以摔玉而泄其愤。等项羽醒悟,准备再追时,刘邦巳远去矣。

从此也就有了楚河、汉界,亥下之战,以及强楚的全军覆没。

最终,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主席的著名诗句,就是告诫后人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