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教育为什么没了劳动课,让学生爱劳动不好吗?

风调雨顺151446913


现在,不是没有劳动课,而是劳动课的落实,没有到位。劳动教育是““五育”(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其中之一,在学生的成长教育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01 以前劳动课被弱化的原因

学校教育中的劳动课一直存在,小学的课程中处处有劳动课的印记。国家向来重视劳动教育,特别从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足以看出。

1)家长的过分溺爱以及相关部门的担当意识薄弱

现在孩子,大都娇生惯养。如果在校破了一点儿皮,家长都会不依不饶的。有时因为轻微的过失产生的一些纠纷和赔偿责任,常常扰乱教育教学工作秩序。一些本来属于学校正常开展的教学活动,家长也是从溺爱的角度出发,品头论足,妄自菲薄,甚至影响的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现在全社会把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生出一点安全问题,家长就会到各级部门上访闹事。劳动课上学生参加劳动,多多少少难免会有一些磕伤碰伤。

现在的家长一旦发现这个孩子在学校受伤,就会找到学校理赔或者到上级部门投诉。家长不但要学校出医药费,还要让学校赔偿更多的其他损失。有的学校怕承担责任,干脆就取消了劳动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劳动课也不作为一个考评课。

2)目前的教育体制和学校的考评机制不尽科学

现在的大中专院校招生,基本上凭学生的文化知识,除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要求考相应的专业知识外,其他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内容基本不考。因此许多学校根本就不会设置劳动课。

如果高考要考查学生的劳动能力,相信每个学校都会把这个劳动课设置起来。教育部门在考评学校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只考评学校的升学率,学生成绩的达标率,优秀率。很少听说要考评学校所培养出学生的劳动能力。

再城市孩子还好点,有的农村小学除了语、数、外没有任何副科,体育课都没有,也没有体育老师。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因为学校就要成绩,而农村孩子不爱学习,所以不得不反复去讲,反复去练习。而且,农村没有副科老师,音体美这些全是上级领导来检查的时候才会体现在课程表上的。



02 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原因

1)教育宗旨的导向

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旨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重要的途径就是坚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2)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针对社会上一些青少年不想劳动、不珍惜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不仅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更不利于社会进取的劳动风尚的形成。

3)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

真正的教育为了帮助学生在以后社会实践生活中更好地生活,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更不是培养一些只会读书的“书虫”。

相反,现在大多数家长为了所谓让孩子更好地、专心地学习,让孩子完全脱离了实际意义上的劳动,对一些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动手事情都不让他们去以至于孩子动手能力极大的下降,社会实践能力极大的被弱化。殊不知给孩子们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为谁培养人才”“为什么要培养人才”、“培养怎样的人才”是摆在教育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必须明确。



03 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学校的引导,家长的重视和配合,是加强劳动课教育的重要前提。

1)家长 要重视家庭的劳动教育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应从自身做起,热爱劳动,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孩子在家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老师 要引导学生形成劳动最光荣的意识

充分利用班会课、队会课、学科课程等等,渗透劳动光荣的教育理念,借助榜样的引领,借助相关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劳动的热情。

3.)学校 要开辟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

很多学校已经有相关的劳动实践课。可以在学校里面开辟班级菜地,利用思品课或是科学课等形式,带领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也可以开展劳动生存教育,户外的野餐等,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做菜的过程就是一次劳动体验……



结束语

我们不仅要有劳动课,而且还要全面加强劳动课的教育教学。

努力达到,小学阶段劳动意识的启蒙,学会生活自理。初中阶段劳动知识的增加、技能的提升、吃苦耐劳品质的优化,高中阶段职业体验的丰富,的熟练掌的熟练掌握以及主动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情怀。

从而我们培养一批有家国情怀、有坚强意志、有担当能力、能自立自强的高素质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圩鑫法务


因为功利主义,个别家长动不动就举报、老师承担不起责任,导致学校劳动课的缺失。实际情况是学校需要劳动课,孩子需要劳动。劳动使人类进步,在任何时代,适用于任何人,当然也适用于学生。


杨柳静依


问题现代教育为什么没有劳动课,这是很好的问题,希望平台能多推荐这样的话题让全民讨论!

几千年以来,我们的传统美德就是劳动,为啥现在却没有了这样的课程!值得深思,现在的人们三十岁往下的不论男女在动手能力上比起以前的人们差别非常大,男人没有耐心,缺乏创造力,女的就更加离谱了,基本的家务都不会做了,每天捧着手机,在缥缈的世界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成就感!一定程度上要归咎于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后遗症!

家庭教育中,人们潜移默化的认可并纵容了慵懒,学校更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怕小皇帝小公主们有点什么闪失无法对家庭交待,十几年以来,女孩子们更是被崇到天上,以从没有自己洗过衣服,做过饭为骄傲的谈资,男孩子们崇拜的对象从英雄变成了小鲜肉,甚至娘炮们都在网络中广受追捧,这样下去,几年后楼主今天的问题很快就会被淹没了!

把戒尺还给老师,家长言传身教,在孩子面前身体力行的做人做事,改变现代公主皇帝的思想体质已经很困难了,再不努力将会让更多的对人类有大益处传统逐渐消失殆尽!

毕竟人不该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