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校园霸凌”,什么样的的孩子会避免被欺负?父母说了算

最近忍不住二刷了《少年的你》这部电影,电影中很真实的还原了一种经常被忽视的社会现象,那就是“校园霸凌”。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内心的焦虑感又被唤醒,让我开始担心,几年之后,我的孩子会不会遇到这种被霸凌的情况?我该怎么教我的孩子,才能让他们免受“校园霸凌”?

我们通常都会告诉孩子:“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我们要输人不输阵”!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孩子面对比自己强势的力量的时候,都选择了沉默和忍耐,教他的36计他熟读于心,但是不敢用。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告诉孩子那些校园施暴者的真面目。

从很多针对校园暴力事件的研究之后发现,校园暴力其实就是一个心理上的游戏,孩子在心理上不再恐惧对方,你教他的各种策略才能用得上。那如何让孩子在心理上不再恐惧对方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让孩子看透这些施暴者的真实面目。

从很多的少年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可以得出,校园的施暴者通常是一群内心极其脆弱,没有自信,内心极其缺乏安全感和认同感的可怜的孩子,所以他需要在学校里面不断地哗众取宠来博人眼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被人看见;他会欺负别人,希望别人服从于他听他的,是因为他渴望被尊重。

所以我们只需要告诉孩子这个真相,他面前这个长牙舞爪凶神恶煞的人,其实他是一个比你弱的弱者,他是想通过打击你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从而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仔细剖析这些校园施暴者给孩子听,让孩子在心理上就不再恐惧,就是成功的一半了。

其次,要尽可能多的与孩子演练一些实际情况。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身边出现了这样一些不友好的小朋友的时候,那家长再家里的时候就要多多的于自己的孩子进行情景演练,否则孩子如果真的在被欺负的时候,在那样的突发状况的气氛下通常都会声音发抖或者大脑一片空白的。

再次,教会孩子洞察施暴者的意图,不要“嘴硬”

大部分的霸凌都是从言语上开始的,如果说在这个最开始的阶段,你的孩子有能力去洞察施暴者的心理状态,在第一时间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让施暴者很轻易的从你的孩子这里得到了认可和赞誉,那么这个霸凌通常就会终止或者不会恶化。告诉孩子人心都是向阳的,当我们把他捧上了圣坛,他就算是牛魔王也会呲着獠牙飞走的。

最后,家长要做孩子强有力的后盾,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家长在孩子被欺负了的时候,第一时间不应该是指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他不欺负别人专门欺负你?”类似于这样的话,其实是在不顾孩子内心的伤痛,把孩子拒在求助的门外,让孩子一个人挣扎痛苦。所以家长应该时常陪伴孩子,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他的依靠,同时关注孩子的行为,及时发现被欺负的事情,让孩子敢于把自己被欺负的事情告诉你,这样才能及时解决,避免问题和伤害的扩大。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健康,不要遭到别人的欺辱。自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可以说他就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社交,在幼儿园小朋友之间有矛盾了可能就是小打小闹,随着孩子学龄越来越高,这种校园霸凌的危害程度也是会越来越严重,所以父母还是应该防微杜渐的好,在孩子遇到被欺负的情况的时候要有步骤的教会孩子如何让应对,让自己的孩子免于被欺负。

被人欺负是一件非常不开心的事情,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确是一个难以避免的事情。我们的教孩子如何让保护自己避免被伤害,但同时也得教孩子如何变成一个心理上真正勇敢的人。如果你的孩子能够俯视敌人的时候,就已经赢了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