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黎各被美国占领了120年左右,为何不能成为其一个州?

oO飞儿Oo


波多黎各本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战争结果西班牙战败,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古巴、菲律宾和波多黎各的控制权,但对这三个地方的统治方式差异较大:古巴和菲律宾民族情绪高涨,美国采用了扶植“被保护国”的手段,在当地建立起形式上半独立的政府,而在波多黎各则实行了直接治理。

1917年,美国被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激怒,决定站在协约国一方参战,深感兵源不足的他们为方便在波多黎各征兵,便由国会通过法案,授予全体波多黎各人美国国籍,1952年,波多黎各成立了“自由邦”,成为美国治理下一个特殊的存在。

波多黎各所有居民(包括在岛上出生、父母均为外籍者)都能自动获得美国国籍,但这个美国国籍并非“完全国籍”,波多黎各人只有移居美国其它50各州或哥伦比亚特区才能获得美国联邦选举的选举和被选举权。

美国每个州都有两个参议院议席,和按人口划分选区选出的众议院议席,但波多黎各没有参议院议席,只有一个象征性、无表决权的众议院议席。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但联邦财政给予波多黎各的援助十分有限,而波多黎各地处季风区,经常遭到飓风等恶性气候严重破坏,因此民生凋敝,经济不发达。

因为美国长期的统治,加上大量美国本土居民移居岛上,因此一百多年来主张波多黎各加入美国,成为美国一个州(简称“立州”)的居民比例越来越高,剩下的居民中大多数支持维持现状,支持波多黎各独立者越来越少,如今几可忽略不计。长期以来波多黎各本地的政府、议会,由主张“立州”的新进步党(NPP,原名波多黎各立州党)和主张维持现状的人民民主党(PPD)轮流坐庄,且近年来NPP声势更高。

波多黎各急于“立州”,很大原因是因为贫穷。

2006年,美国废除该岛免税地位,从此这座340万人口的岛屿陷入长达11年的经济衰退周期,2015年,为填补亏空,波多黎各政府开始征收高额消费税,其结果非但未拯救经济,反倒造成一系列恶果:贫困率高达45%,失业率突破12%,政府债务高达740亿美元(去年底已停止支付本息,事实上该岛财政业已破产),教育和医疗体系崩溃,食品和公共服务价格比美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22%和64%……NPP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波多黎各不是美国的一个州,无法获得联邦各种资助和补贴,因此要拯救这个岛就必须“立州”。

自1960年起波多黎各先后举行了5次是否“立州”的公投,但前3次支持票不过半,2012年的第四次达到61%,2017年6月11日的第五次更达到投票者比例的97%以上(投票者51万,选择独立和维持选择者分别仅有7600多和6700多,其他都支持“立州”。

然而美国联邦政府、国会却采取了装聋作哑,不屑一顾的态度,甚至国会都懒得专门开个听证会来讨论。尽管出自NPP的波多黎各自由邦总督罗塞洛(Ricardo Rossello)和唯一的波多黎各籍美国众议员冈萨雷斯(Jennifer Gonzalez)经常恳求“美国政府再也不能忽视广大波多黎各美国公民的呼声”,但美国政府非但不理财,反倒在2017年初由

特朗普(Donald Trump)表示,将进一步削减原本就不多的、对岛上医疗、教育的援助,虽然因为风灾等突发事件,这一威胁未兑现,但岛上“立州派”失望情绪可想而知。

美国之所以如此,原因倒是很简单——不想粘上这门穷亲戚。

2012年,美国联邦问责办公室GAO研究结论称,波多黎各一旦成为美国第51个州,

联邦政府每年要额外补助该岛52亿美元,回报则只有20-40亿美元的税收。而且岛上“立州派”不断用“‘立州’后就可分享美国的财富和资源”,这种论调岛上居民听着很受用,但在美国本土就很不受欢迎,因此美国不论朝野、民间,普遍不希望接纳波多黎各为自己的第51个州,甚至有人喊出“宁可接纳阿尔伯特或不列颠哥伦比亚(都是加拿大省份)也不接纳波多黎各”的气话。

PPD和NPP其实是美国民主党、共和党的分支,前者长期把持岛上政府和议会,因此波多黎各被视作典型的“蓝岛”。2016年NPP利用PPD长期滥征消费税填补财政窟窿引发的民愤上台,希望借“立州”缓和财政压力,满足支持者诉求(他们在选举中就是这么宣扬的),因此2017年1月2日新政府宣誓就职,1月3日冈萨雷斯就在美国国会递交了波多黎各成为美国一个州的申请,但仅半年时间,新政府和新执政党就因为在经济治理和财政税收方面比PPD做得还糟,弄到岛上民怨沸腾。本来就对大多数人口为“西班牙裔”的波多黎各“不感冒”的特朗普断定,如果让波多黎各“立州”,“蓝岛”就会变成“蓝州”,则将意味着原本100席的参院变成102席,且民主党可能平空多出两席,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会让美国“翻天”(美国众院多数早已被民主党夺回,参院共和党的优势也并不大,两票的得失举足轻重)。

还应看到,尽管自1960年以来波多黎各5次公投,支持“立州”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投票率却屡创新低,2012年180万合格选民中仅6.5万未投票,2017年却只有可怜的23%,这意味着反对“立州”的波多黎各选民实际上直接选择了“连票都不投”,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样投票反对。有观察家指出,以往都是老年人主张维持现状,年轻人主张“立州”,但近年来岛上贫困现象严重,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年轻人普遍懒得去折腾,对是否“立州”都漠不关心,而这也给了反对接纳波多黎各为第51州的美国人一个拒绝的理由:就算投票支持率是100%,也不过23%比例选民中的100%,就这个可能是地球上最低的投票率所产生的“民意”,又能有什么权威性和说服力?


陶短房


其实,波多黎各类似的入美“公投”,之前已经被美利坚拒过多次。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其实,为了正式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远离美国本土的波多黎各也是拼了,远的不说,最近的两回,2012年底,高票通过了入美议题,结果.....被拒;到了2017年6月,又认真搞了个全民公投,97%的波多黎各人赞成并入美国,成为美利坚第51个州。然而...美国还是不同意。

神奇吧,在富庶的加州吵吵着要独立的同时,波多黎各正“哭着喊着”要投怀送抱,争当美国第51个州呢。

看波多黎各的位置,那是多么的关键,堪称控制美洲诸国的桥头堡,对送上门来的1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说“不”?毕竟,世界上,有多少国家为了一块巴掌大的地儿,打的头破血流,你死我活……

其实,对于崇尚“实用主义”的美国来说,波多黎各现在的“海外自治领地”的身份,对自己是最有利的,既能发挥其地缘战略价值,还不会过分增加美国政府负担。

比如,美国负责波多黎各防务。当地军队跟各州的编制一样,也叫国民警卫队。此外,美在波有7个军事基地,大量的驻军。其中的罗斯福罗兹基地还是世界最大的海军基地,每年可接纳4.5万架次飞机和1200艘舰只。

更何况,一百多年前,美国为了跟西班牙抢波多黎各,也是费了大劲,花了一番心思的。

16-19世纪末,波多黎各被设为西班牙的海外省,首府圣胡安。是西班牙殖民者在加勒比海地区的重要海运中转站。为了抵御其他欧洲列强的觊觎,西班牙人在岛上修筑了大量堡垒,部署重兵,成功抵挡了法国、荷兰和英国的进攻,维持着西班牙的数个世纪的统治。

至今,波多黎各还四处洋溢着浓郁的西班牙风情和天主教情节,比如,美剧《蛇蝎女佣》中,一直努力要当歌手的卡门.卢娜,就是个波多黎各人,母语是西班牙语,因为说话有西班牙口音,还被各种场合嘲笑过。

直到,1898年美西战争后,波多黎各同菲律宾和古巴一道又被转手,成为美国殖民地。相对于遥远的菲律宾和不服从管教的古巴,波多黎人民各显然要乖的多,很待见新老大。到了1917,美国国会通过琼斯法案,将“美国公民籍”强行授予了波多黎各人民,结果没费多少周折,波多黎各议会当年就通过了这项立法。自此,波多黎各居民正式拥有了除了美国总统投票选举权外的,全部美国公民权益。

不过,全岛人民也并非一条心就“从了”美帝。之后的岁月里,波多黎各也曾各种形式反抗了多次:

1937年,波多黎各人民波多黎各国民党领袖坎波斯发动独立起义,遭到美军镇压;1950年10月30日,波多黎各人民再次武装起义,宣布成立波多黎各共和国,执行社会主义制度。不过,这个“共和国”只维持了不到24小时,次日,也就是31号,起义就宣布失败了。

之后,在美国的软硬兼施下,波多黎各人对美利坚的认同感越来越强。到了2012年11月,波多黎各进行了第四次公投,民意一边倒的支持成其成为美国的正式领土,而非“海外属地”这种身份不明的称呼;之后就是本文开头的2017年,高达97%的波多黎各人赞成直接并入美国,成为第51个州。

而美国那边的反应却是“不要,不要,不要来”。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波多黎各人在美国本土的口碑不算太正面,往往跟堕落的生活、贫穷、犯罪联系在一起。

客观看,即便波多黎各在华盛顿有驻首都专员,在美国国会也有一定的发言权,可以参政议政,波多黎各人来往美国本土自由,上学就业甚至还能享受到一定的“政策扶贫待遇”,但在美国民间,一直被当作为二等公民。美国公民收入排名中,波多黎各裔一直垫底,排在非裔和印第安裔之后,犯罪率和失业率倒是遥遥领先。

比如,电视剧《蛇蝎女佣》中有个情节,一帮子闺蜜想打开抽屉搜集证据,但没钥匙,目光就齐刷刷的对准了来自波多黎各的卡门.卢娜。卡门反应强烈,说这是“种族歧视”。

此处,隐含信息是一个美国人的玩笑——“波多黎各人开锁从不用钥匙”。不过,最终,卡门也确实扭了扭,没费多大劲,就把抽屉打开了。

此外,更现实的考虑是,在公投当年,2017年5月,波多黎各政府申请破产,高达730亿美元违约规模创下美国市政债历史。而之前的2015年,波多黎各已经申请过了一次,但没得到联邦破产法院的通过。毕竟,许多名声显赫的华尔街公司都持有波多黎各债券,对于波多黎各的申请破产,简直恨得咬牙切齿。

显而易见,每次“公投”,几乎都是缺钱的节骨眼上搞的。波多黎各由于没有正常的州身份,出现经济危机时,无法利用联邦法律中自主制定债务法案、经济政策的规定和相关联邦福利,搞得债务如同滚雪球一般,最终无法收拾。

事实就是这样,不论波多黎各是不是美国第51个州,它对美国发挥的作用区别不大,军事基地、港口、领海、领空照样用。但如果正式将其归成州的行政区划的话,美国联邦政府将要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加之,国旗啥的都得跟着改,还是挺麻烦的。

所以,波多黎各跟美国的分分合合,谈什么民族感情、家国情怀这类高大上的,都属于后话,主要还是跟钱有关。

在崇尚“利己主义”,人均GDP6.26万美金(2018年)的美国本土看来,能量仅为自己一半的波多黎各就是个拖后腿的穷鬼。至于咱们的人均GDP嘛,大家可以自行查查看。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波多黎各是美国的自治区,波多黎各居民也是美国公民,但是与美国其他各个州居民不同,波多黎各居民无权参与总统选举,只能选举一名无表决权的美国众议院专员。



波多黎各距离美国2000多公里,总面积9104平方千米,人口340万,1509年成为西班牙殖民地,由于西班牙人把印第安人当做奴隶赶到金矿和农场劳作,当地人不断起义,虽然遭到镇压,但是在1869年成功得到了自治权。


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爆发战争,西班牙战败,将波多黎各割让给美国,1937年波多黎各人发动独立起义,但是遭到美国的镇压,以失败告终。1950年波多黎各人第二次发动起义,宣布成立共和国,但是第二天便惨遭失败,100人被捕。1952年美国给予波多黎各自由联邦的地位,但是外交、国防以及税收等重要权力仍然由美国联邦政府控制。波多黎各在国会有专员,但是只能在国会发言,没有表决权。

为了成为美国第51个州,波多黎各前后进行了五次全民公投,2017年6月11日波多黎各举行第五次公投,当地人一共有三个选项,分别是维持现状;成为美国第51个州;独立。


公投结果为97%的波多黎各人选择成为美国第51个州,但是美国再一次拒绝了波多黎各人的愿望,波多黎各只好维持现状。

美国为什么不愿意接纳波多黎各?

目前波多黎各的外交、国防等重要权力全都掌握在美国手里,而且美国在国防上处于进攻态势,并不急切需要波多黎各。另外,美国对于领土的贪婪程度很小,美国版图确定以后,尽管发动了多次战争,而且多数以胜利结束,但是却没有占领其他国家的领土,如果换成是俄罗斯,波多黎各也就不需要公投了,俄罗斯会帮他们省事。


波多黎各人均3.1万美元,虽然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但是与美国相比差距悬殊,美国人均GDP约6万美元,是波多黎各的2倍左右,波多黎各成为第51个州,美国必须要在经济上支援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政府欠下720亿美元债务,而且正在向美国国会请求允许波多黎各政府宣布破产。如果波多黎各成为第51个州,巨额债务恐怕需要美国联邦政府承担,美国自然不愿意。

波多黎各公投

美国拥有50个州,说出来好听一点,如果是51个,感觉很零散,而且国旗还要重新设计,麻烦。

美国不贪图领土,因此能够得到各国的信赖,放心大胆的让美国驻军,美国军队遍布世界,200个国家中150有美国驻军,如果美国见领土就占,将会成为又一个俄罗斯而遭到排斥。


寰球视野新观


波多黎各位于加勒比海,面积为9100平方公里,人口约340万。在100多年前还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后来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被美国打败,美国接纳了西班牙大部分的海外殖民地。由此波多黎克成为美国的一个海外自治领地。作为一个中美洲地区的小岛,这个地方在二战前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美国在美西战争中,从西班牙都手中获得了古巴菲律宾和波多黎各控制权,但是这三个地方的统治差异十分巨大,其中古巴和菲律宾的民族绪高涨美国被迫采取扶植代理人的手段进行间接统治,而对波多黎各则实行直接治理。



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兵员不足,于是向殖民地征兵。直接通过国会授权波多黎各等海外殖民地的人民直接获得美国国籍。波多黎各与美国的关系由此发生巨大变化,成为美国的所谓不自然的自由邦。但是这个国籍并不是完全国籍,波多黎各也并不是独立的选区,只有波多黎哥的人口到美国其他50个州以后才有选举和被选举权,波多黎各在美国的特殊地位也由此确立。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推行自治领地经济发展的政策给了他们大量的优惠,由此波多黎各开始实现自身的经济增长,接纳了美国很多的企业和工业体系。



在亚洲诞生四小龙之际,波多黎各在中美洲的经济地位也与日俱增。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是依靠美国的优惠政策实现的。当时的美国由于菲律宾和古巴相继独立也不希望自己所掌握的海外殖民地纷纷公投独立。因此,希望包括波多黎各在内的其他国家,加入美国或者至少维持一种所属关系。在1993年波多黎各岛进行了公投全民公决的结果是暂不加入美国。这也是波多黎各自身价值最高的时期。从这之后,波多黎哥的经济开始出现问题,政府和企业出现负债甚至破产。进入新世纪以后,波多黎各希望加入美国依靠美国来填补自身的债务。



波多黎各经济的衰退跟美国也直接有关,在波多立克宣布不不加入美国以后美国对波多黎各的援助和经济发展的优惠开始削减,经济由此衰退。到2006年美国主动废除了对于该岛的免税地位,波多黎各的经济雪上加霜,被迫自行征收高额的消费税,未能满足经济反而造成失业率高企贫困率上升。到2017年波多黎各再次举行全民公投,结果绝大部分的国民都选择加入美国,但是美国此时对于波多黎各的天价债务是不肯负担的,主动拒绝了波多离个加入美国的请求。因为美国清楚,如果联邦政府准许其成为美国的第51个洲,那么每年联邦政府要补助该岛50多亿美元,并且毫无利益可言。



而且岛上的居民都被当地政府洗脑,认为加入美国可以解决一切,听起来并不是为了国家荣誉,而是为了赖掉债务。而且在全民公投时,我们不能仅仅看投票,虽然在2017年支持加入美国的比例高达90%以上,但是投票率却只有四分之一。这就意味着有75%的民众放弃投票。而且波多黎各岛除了贫困还有老龄化问题。大多数的老年人是不会投票加入美国的,他们只想维持与美国的这种特殊关系,而在岛上为数不多的年轻人则是坚决想要并入美国。总之波多黎格岛应当是世界上各个国家中年轻人最想把国家并入美国的国家。


世界史图鉴


波多黎各以前得益于美国的照顾混得好时,自己又不想“转正”,而今欠债累累再想加入美国,没门!美国又不是傻子,是不可能接盘波多黎各这个大包袱的。

波多黎各曾经混得很不错,所以那时并不想放弃美国海外自治领的地位;

波多黎各这个位于加勒比海大安的列斯群岛东部的小岛,面积为9104平方公里,人口约340多万。一百多年前,波多黎各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后来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被美国击败。战后,波多黎各被割让给了美国,从此成为美国的一个海外自治领。

实际上,波多黎各一直到二战前,都获得太大的发展。然而,在二战后波多黎各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那时,美国为了推动这个海外自治领的经济发展,开始给予其更多的优惠政策。于是,大量的美国本土企业源源不断的涌入波多黎各,尤其是制药业、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所以,波多黎各的经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迎来了辉煌。

由于那时波多黎各在美国的政策扶持下,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当地人并不想放弃美国海外自治领这种相对独立自主的地位。所以在1993年,波多黎各就自身与美国的关系举行了全民公决,结果大部分选民都不赞成完全加入美国,成为其第51个州。

现在,波多黎各欠债累累,自身又因无力偿还而申请破产,自然想寄望于通过加入美国,来让美国替自己还债。

进入到21世纪,波多黎各的好日子终究是到头了。随着美国对波多黎各相关优惠政策的不断削减,当地的经济状况开始快速恶化,大量的美国企业从波多黎各撤离,不仅使波多黎各经济的不断倒退,还导致当地人大量的失业,导致当地的社会局势也开始不断恶化。

更可怕的是,小小的波多黎各如今却已累计欠下高达730亿美元的公共债务,这相当于每位波多黎各人就欠债达2万多美元。于是,波多黎各政府不得不向美国联邦政府申请破产。

面对严峻的债务危机,波多黎各不仅无法偿还债务,经济甚至还会不断恶化。所以,当地人便开始想加入美国,让美国来帮自己还债。于是,2017年的06月,波多黎各就此举行第五次全民公决。结果,大部分波多黎各人都选择加入美国,成为其第51个州。

问题是,美国可不是傻子,自然是不会接盘波多黎各所欠下的700多亿巨额债务和越发恶劣的社会包袱!


这些历史要读


波多黎各概况

波多黎各自治邦位于加勒比海大安的列斯群岛东端,南、北濒临加勒比海、大西洋,东、西隔海相望维尔京群岛与多米尼加。全域由主岛波多黎各岛和4个附属小岛组成,面积8959平方公里,人口319.5万(2018)。

波多黎各居民中白人占73%—80%,余为以黑人为主的混血后裔,还有来自西邻多米尼加的合法及非法居留者,因为有相对富裕的环境、移民美国的机会与相近的文化,当地人保持和睦的族际关系。8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余为新教和其他宗教信仰者。1992年起,英语获得与西班牙语同等的官方语言地位。

两个波多黎各

当下身居美国的波多黎各人数量已超过本土,全球波多黎各人约在700万。本土波多黎各人于1917年取得美国公民身份,此后前往美国服役、打工和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旅美波多黎各人约半数在纽约居住,然后是其他东海岸城市和南部城市。

由此产生“两个波多黎各”之说,一个在本土,一个在美国。或言波多黎各人是“分离的民族”,作为美国的“穷表弟”,他们是美国少数族裔中“最后一个被雇佣,第一个被解雇”的。

族裔同质的社会存在着多种差异,首先是“以貌取人”,北部沿海一些城镇居民因肤色较深,更多地被看做是非洲人;其次是财富与教育为基础的,在美波多黎各人分为上、中、下三个阶层;三是城乡之间,本土内陆地区保持着更传统的生活方式;四是与美国的联系,北部以首都为中心、在美企工作的居民更多讲英语、旅行美国并接受美国生活方式和消费品,而南部居民与美国接触较少,更多保留西班牙式生活方式;最后是“两个波多黎各”,在美出生者已被称作“新波多黎各人”,他们既接受又抵制美国文化,被本土人视为具有双重观念——传统的农业社会价值观和美国价值观。

波多黎各文化特征

波多黎各在其历史进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它以西班牙、非洲以及后来美国的信仰和习俗为基础,包括以下主要特点:西班牙语和罗马天主教,西班牙式城镇建筑风格布局,通向美国往来不断的打工队伍,对独立农民形象的理想化,波多黎各烹饪,大男子主义,独特的波多黎各戏剧、舞蹈、音乐、文学和诗歌。

西班牙殖民4个世纪与美国治下120年

1493年11月哥伦布二次美洲之行“发现”该岛。1508年西班牙人开始金矿开采,次年它正式沦为其殖民地。1521年起称作“波多黎各”(西语“富庶之港”),到16世纪中叶,金矿枯竭,印第安人被镇压、驱逐得所剩无几,殖民者遂从非洲运来黑奴,主业转为甘蔗种植及制糖。

1868年9月爆发反抗殖民者的“拉雷斯呼声”。1897年11月底,波多黎各获得自治权,当它即将顺理成章宣告独立时,美国“缅因”舰在古巴被击沉,作为美西战争的一部分,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波多黎各,年底《巴黎条约》确认该地在西美之间易手。

波多黎各在美国控制下法律地位变化如下:最初两年军管,1900年允许其建立文官政府,1917年美单方面将全部居民纳入美国国籍,1947年获得自治和选举总督权力。1951年,美国策划下的全民公决中,38.7万对11.9万通过波多黎各为美国自由联邦(地位如同加入美国前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次年,美国政府正式给予它自治邦地位——内部自治下外交、防务、关税等由美国负责。

维持现状还是加入美国,这是个问题

二十世纪中后期,波多黎各独立与否被赋予非殖民化意义。古巴革命成功、联合国将其列入“非殖民化”名单和享有“自决和独立的权利”使岛内激进派别深受鼓舞。另一方面,福特、里根、布什三届政府均声言支持其成为美第51个州。

1976和1993年,波多黎各两次公投,维持现状比例最多,分别占60.5%和48.4%,而独立派式微。2012年11月再行没有约束力的公投,选择加入美国者80万票,维持现状票43.7万,支持独立6.5万,另有50万选民没有投票。从西班牙治下“to be or not to be”的命运抉择,到百年之后的模棱两可到倾向入美,“时势比人强”是它态度转变的最好注解。

何以不入美国大门

波多黎各具有浓郁的拉美情结,它与拉美兄弟饱受新、老殖民者的统治,历史经历和民族感情让它难以“屈从”美国,而且加勒比和南美国家大多支持它独立。

“加入美国”亦有现实基础,在美国“怀抱”120年,承接美国政府“鞋带行动”的税务减免、政策优惠,美资投向电子、制药、石化等产业,波多黎各工业化蓬勃发展,该地比加勒比诸岛国经济实力更强,2018年实现GDP1011亿美元,比周边国家高1倍以上,预期寿命79.9岁。

负面是失业率比美国高一倍多,负债沉重,连续8年衰退后2015年中期负债逾700亿,2017年5月终以730亿美元的负债向美国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还有暴力、毒品猖獗、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对美国而言,吸收波多黎各对国内政治、人口(总量增1%)、民主输出、地缘战略等都是利好。

特朗普对接纳波多黎各持抵触甚至反对态度(因为波多黎各人多属民主党支持者)。去年9月他曾表示“不支持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州”,并严厉谴责波多黎各目前的领导层。

应该承认,作为西班牙殖民地,它是新大陆中最穷的;成为美国自由邦67年后,波多黎各生活水平在该地区最高。


ruixuezhaofeng


坐落在加勒比海东部的波多黎各,是美国的一个海外自治邦。早在大航海时代,如同整个北美洲一样,波多黎各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然而,随着西班牙人在1508年踏上了这个小岛,波多黎各彻底沦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1898年,崛起的美国挑战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美西战争爆发,最终,西班牙毫不意外的输给了美国,本属于西班牙殖民地的波多黎各,被彻底割让给了美国,波多黎各就这样被编入了美国的联邦之中。但是,从美国接手波多黎各,至今已经有120多年的时间,美国人为何不按照夏威夷的例子,让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呢?

波多黎各地理位置

由于西班牙在波多黎各的统治将近4个世纪之久,所以,这里的人们一直使用西班牙语,信仰天主教。当这里从殖民地彻底变为“美属自治邦”以后,当地人根本不会说英语,甚至也不认同美国的历史文化以及思想观念。

美国人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一块自由邦,他们通过1917年颁布的《琼斯法案》,直接将“美国公民”的身份安在了波多黎各人民的身上。然而,当地人对于美国政府和他们的新身份根本没有认同感,为了获得独立,波多黎各曾在1937年、1950年发动两次起义,当然,当时的美军军事实力根本不是波多黎各可以挑战的,这两次起义都以失败告终。

波多黎各公投

当然,在美国占领波多黎各的这100多年里,由于美国政府的软硬兼施,波多黎各开始认同他们的“新主子”。甚至在主流民意的调查中,人们更加倾向于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而不是独立建国。既然波多黎各已经认同了美国政府,认同了自己美国人的身份,为何这里迟迟不能成为美国其中一个州呢?

其实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波多黎各社会过于贫困,失业率太高。波多黎各有着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据统计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波多黎各就已经欠下了730亿美元的外债,由于当地政府无法偿还这笔巨额的公共债务,政府甚至向美国国会申请宣布破产保护。

波多黎各近年外债

近些年来,美国政府也一直为这里的民众提供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然而,由于石油经济危机的冲击,导致波多黎各的经济一直在持续衰退中。这样一来,当地的失业率和犯罪率直线上升,美国人一提起波多黎各,只会将这里的人与贫穷、犯罪、堕落联系在一起。

一旦美国国会同意让波多黎各成为自己的第51个州,就意味着,美国政府将要承担这里的巨额外债。这对于已经掌握了波多黎各国防、关税、外交的美国政府而言,反而是得不偿失,是个“亏本”买卖。

当地人失业

第二:如若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很有可能会打破美国国会党派之间的平衡。美国的共和党都是精英作派,他们对于移民者嗤之以鼻,所以这个外来的、拥有少数族群的波多黎各,势必会成为美国民主党的天下。

美国国会的参议院席位共有100个,也就是每个州出两个;而众议院席位数是435,这一数字从来不增加变动,所以众议员名额按照人口数分配到各州。这样一来,国会将增加两名民主党参议员,众议员的部分名额要分配一部分给波多黎各,这样反而会让民主党在选举的时候占了优势,共和党势必是不会答应的,过不了这一关,波多黎各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鸢飞九天2018


回答里多人说波多黎各人是美国公民,是不对的,波多黎各不属于宣誓于美国宪法的50个州之列。

美国人按赋予的法律权利责任划分,分三个等级:美国公民(仅限于美国50州出生及联邦移民局归化入籍的原外籍人士);美国国民(于美国海外领地出生,比如波多黎各,关岛,及当地移民归化人士);美国海外托管领地居民(出生于美国海外托管领地,比如美属马里亚纳);

此外还有美国永久居民:具体指有美国绿卡的外籍人士;

这些人在美国本土50个州的法律权利及责任是不一样的;

美国公民(Citizens):具有美国宪法赋予的所有权利及责任,包括当选总统(需要美国出生),选举或被选举联邦各级各类公职,就职联邦公务员等等;

美国国民(Nationals):美国领地护照(与美国联邦公民护照外观类似,但文字有区别),可以在美国本土50个州生活工作就职,但不能参与美国联邦的选举与被选举,不能就职于联邦政府机构(可以就职于联邦政府附属机构,类似事业单位);

美国居民(Residents):具有美国绿卡的外籍人士(外国护照),可以在美国本土50个州生活居住就业,但不能参与美国联邦的选举与被选举,不能就职于联邦政府机构(可以就职于联邦政府附属机构,类似事业单位);

美国海外托管领地居民:他们有当地护照,但根据美国联邦政府与托管领地政府的协议,他们可以移居到美国本土居住就业,但需要移民局的申请手续流程(批准),他们也不能与美国联邦政府有任何瓜葛;

所有以上非美国公民,如果希望成为“美国公民”,需要向美国移民局申请,符合美国公民的入籍条件,归化入籍美国公民;

返回波多黎各问题,波多黎各是1898年美西战争中美国从西班牙夺取的四个海外领地之一(古巴,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波多黎各,关岛等十四个海外领地居民被赋予美国国民待遇,但也有古巴,菲律宾等美国海外领地宣誓独立的;可见美国海外领地政权具有三向选择的权利:保持领地地位,宣布独立(比如古巴,菲律宾),申请加入美国联邦(比如夏威夷);

波多黎各愿望加入美国联邦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看到原美国领地宣布独立的国家,混的并不如意,比如古巴,菲律宾;加入的混的挺好,比如夏威夷;

美国不接纳波多黎各成为美国联邦一员的根本原因:美国联邦现有成员的50个州,多数认为波多黎各的加入会给现有成员增加政治,经济等负担,而不能带来利益;新成员的加入需要修改美国原有50个州共同宣誓遵循的美国宪法,需要至少原有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但就对波多黎各国民具体讲,是否能够成为美国联邦的一员,对生活居住就业并无根本影响,除了不能参与联邦选举和就职联邦政府公务员;


david86929


2012年,波多黎各进行全民公投,独立还是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有一半以上的人想要成为美国公民!

对于这个自由邦来说,多次的公投就和开玩笑一般,由于波多黎各的经济危机,让大部分民众一直把希望寄托在美国上,所就出现各种毫不正规的公投,就比如2017年的公投,只有50多万人参加公投,并不能代表波多黎各所有人民的权利!


那么波多黎各和美国的关系如何?到底有怎么样的历史遗留问题呢?

1493年哥伦布航行至此,并取名为圣胡安岛,15年后,西班牙人来此建立殖民地,中间也曾爆发过印第安人的起义,黑奴的起义,一直到西班牙人的起义,最终波多黎各人获得了自治权。

然而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而且西班牙很快战败,波多黎各岛被割让,美国人就采取军政府管制形式,对波多黎各进行开发。

1917年,琼斯法案的通过,让所有波多黎各人有了美国公民国籍,这期间爆发过多次独立起义,美国不得不退让,先是有自主选举权,获得自由联邦地位,有着高度自治权,虽然外交,国防,经济依然被美国掌控!


由于1972年联合国强调波多黎各有自决和独立的权利,美国不敢贸然将其转为第51个州,不过还是大部分人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公民。

之前各种反美独立,如今各种倒贴,反而美国不在乎!这变化实在难以让人理解!

下面是波多黎各公民的权利:1.美国公民;2.享受美国社保;3.没有国会选举权,可参加总统初选,但不能参加普选。

怪不得被认为是二等公民!说实话要不是波多黎各的经济危机,失业率太高,独立的人还是大有人在!


如果波多黎各要成为美国一个州需要怎么做呢?首选需要波多黎各全民公投通过,并制定基于联邦法的州宪法,然后提交国会,立法成立,最终美国总统签字确认,看来波多黎各想要进美国还真不容易啊!


历史微旅者


说到波多黎各我想很多人都对这个地区比较陌生,这一地区距离美国大约有2000多公里,领土总面积9104平方千米,人口340万,在历史上这一地区一直都是西班牙的传统殖民地,直到1898年美西战争后,波多黎各同菲律宾和古巴一道又被美国占领,并且成为美国的专属殖民地。

虽然波多黎各同古巴和菲律宾一样都发动了独立战争,但是结果确实大相径庭菲律宾和古巴都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但是波多黎各却一直都没有赢得过过真正的尊重。

后来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了波多黎各进行了多次的全民公投要求加入美国,但是很明显美国根本就看不上这个穷亲戚,而这也形成了一种美国特有的奇观那就是富裕的加州吵吵嚷嚷闹独立美国不同意,穷困潦倒的波多黎各天天盼着加入美国后者还是不同意,而这就是所谓的“美国的价值观”。

很多人都在说波多黎各想要加入美国就是因为人家有钱,在我看来这是对波多黎各一种巨大的侮辱,因为波多黎各人民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一种尊重,这种民族尊严是每个民族与生俱来的天性,物质只能说是一种诱因但绝对不是主因。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波多黎各人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第一,波多黎各这一地区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就不可避免地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现是被西班牙殖民者搜刮了数百年,紧接着又被美国殖民统治了一百多年,西方国家这就是波多黎各人民的悲惨之源,所以波多黎各人民即便要求美国赔偿也不为过,因为美国就是应该为当初的殖民买单,但是很显然美国现在对波多黎各的态度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

第二,波多黎各目前执行的是美国宪法,最高的行政掌管是总督而非总统,作为美国的自治区美国国会有权废除波多黎各议会的法律,也就是说在政治上波多黎各是完全受制于美国的,而且本应跟美国国会议员享受同等待遇的波多黎各籍议员只有·表决没有投票权,这种在政治上的完全不尊重,在法理上的完全不分割,让波多黎各的人民心理上感觉相当的不舒服,而波多黎各之所以公投其实就是对美国的这种不负责任的一种反击。

第三,波多黎各政府的权利可以说十分有限,政治上受制于美国经济上却借不上美国什么光,军队更是成为了波多黎各的奢侈品,整个地区的驻军都由美国人来进行部署,即便是这种情况美国依然拒绝波多黎各称为美国第51个州的诉求,波多黎各人民的尊严何在,任何一个有骨气的民族都不会对这种事情忍气吞声,所以公投就是他们给美国施加压力的最好武器。

很多人把问题的关键都归结于物质,但似乎大家都忘记了一种精神叫做“抗争”,波多黎各人民在我看来公投并不是因为嫌贫爱富,因为在历史上他们曾经为了自由进行过英勇的抗争,所以这个地区人民的骨气还在,我一直坚信物质只会是一个诱因,真正的主因就是波多黎各人民追求公平正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