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道德”嗎?

什麼是道德?那真是十人十義,百人百義,各有各的解釋,有的人認為道德是道德規範或者世俗約定,有的人認為是“絕對律令”,有的人認為是一種修養。但是在道家這裡,道德的定義非常明確,“道”與“德”是兩種概念,但是又互相分不開,“道德”都具有雙重性

道德並舉是魏晉南北朝的事情,1973年出土的《長沙馬王堆帛書道德經》裡,顯然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比如韓非子、河上公、王弼看到的《道德經》就是馬王堆帛書的版本。

所以,老子的著作被稱作《道德經》是後來的事情,其實《道德經》應該叫做《德道經》。

但是,具體的細節我們不去考究,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六家要談》中對道家的定義是“道德家”,司馬遷也說老子是“習道德之務”的。

可見,“道德”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

甲骨文的“道”是先畫一條大道,旁邊畫兩個岔路,底下再畫一個腳丫子,中間是“目”,目上面是幾縷頭髮,也就是今天的“首”字,“首”引申為面首,頭首等意。

什麼意思呢?就是走在大道上,迎面就能夠看到對面來人的臉,叫做“道”,如果走到旁邊的岔路上去,就看不見對方的臉了。

“道路”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道的萬事萬物演化的趨勢,是能夠走在康莊大道上,迎面就看見對面來人的臉,道是非常闊達,非常經濟的,因為這是萬物演化的大趨勢,而“路”則是走在半山腰上隱隱約約聽見別人的歌聲,看不見對方的臉,只能耳聞其聲,不見其形。

魯迅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見,路是我們人折騰出來的,是我們有為出來的,它已經偏離原來的康莊大道,使得我們眼睛被矇蔽,看不見對方的臉。

老子認為,大道筆直平坦,而我們人類卻偏偏走到歧路上去了,因為人有急功近利,貪圖捷徑之心,結果卻與自然大道背道而馳。

“道”是萬物之母,是宇宙的奇點,萬事萬物都是從“道”生髮出來的。

因此,“道”具有雙重性

第一:本體(開端、起點)。道是萬物之母,是萬物之本源大根。

第二,萬物的演化過程、趨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的就是“道”分化的過程與趨勢。

所以,可以把“道”看成一切的本源,也可以理解為一切的趨勢。

(二)

我們再來看“德”這個字的甲骨文,先畫一條大道,旁邊畫兩條岔路,一隻眼睛,眼睛上面畫一個直衝符號,什麼意思呢?就是走在大道上,眼睛直勾勾盯著大道,一心一意往前走,不偏離大道,叫做“德”。簡單的說,順應道就是“德”。

《道德經》講: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意思是,“德”沒有獨立的形容,它是惟道是從,遵道而行的。

老子講“萬物尊道而貴德”。

這裡的萬物不包括我們人類,因為我們人類把道德給敗壞了,我們走到旁邊的岔路上去,脫離了道。

我們步入了文明化的時代,翻天覆地的進行工業革命,環境被破壞,人心被損害。

我們缺“德”,才不斷的呼籲德性。

缺什麼喊什麼,缺愛補愛,缺鈣補鈣。

而那些動植物渾渾噩噩,享受自然之天成,遵循著自然之道,所以它們是有“德”的。

可是“德”還有另外一層含義。

許慎在《說文解字》當中說“德者,得也”,引申為獲得、取得、利益等意。

老子講: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別看天下如此紛亂雜陳,其實大家都是為了混一口飯吃。

老子講:道生之,德畜之,是說道生育了萬物,萬物還要靠利益(德)活下去。

我們不可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等著“道”來餵你,道是無為的,而個人要積極有為,去順應大道,不走偏門,獲得利益,求得生存。

我們人類因為不遵循道了,胡作非為,貪心萬丈,什麼都想要去爭,什麼都想去搶奪,我們缺“德”了,我們講成功,把別人踩在腳底下叫做成功,我們講優秀,我鶴立雞群,我打敗了你們,所以我優秀。

老子說:吾有三寶,持而保之。我有三樣寶貝,死死抓著不鬆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不是慈悲的意思,是老子生活的氏族部落的時代,孩子是社會公養的,當媽媽或者母舅看見孩子活的很好,但還是心生疼愛,叫做“”,我們適可而止,不貪得無厭,不欲求不滿,叫做“”,松鼠過冬只儲備冬天吃的食物,多的一點都不要,一旦食物多了,它還要花第二道工序,把食物清理出去,松鼠沒那麼傻。

所以,我們才不敢為天下先,因為一旦“為”了,我們的慈與儉就沒了,便會背道而馳,那樣怎能做一個有德之人呢?

(三)

迴歸主題——

道的雙重含義:

第一,本體,開端(萬物之母,宇宙演化的起點)。

第二,道的演化趨勢(從奇點生髮,一系列的演進過程)。

德的雙重含義:

第一,順道而行,本身便是“德”。

第二,在順道的過程中,我們還能合理的取得利益,這就是最大的“德”。

墨子提倡“兼愛非攻”,充滿了古道熱腸的墨者理想,在順道而行的同時,廣揚墨學,服務人間,使墨子之大名,雖歷經千古滄桑,依舊為人們所共知,這就是最大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