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德”之名逼捐會讓慈善陷入庸俗

此前,潘長江和女兒曬日常生活,無意露出家中紅酒櫃,引發不少網友關注,被質疑炫富。很快父女倆便遭到道德綁架被噴子逼問“捐款了嗎,捐了多少”“已經是不差錢了,我就想看看你捐了多少”。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企業和明星也被拉入輿論聚光燈下,遭到逼捐者“義正言辭”的質問。

疫情吃緊,捐款實為疫情所需。在一張張慈善捐贈單上,不乏有危機時刻慷慨解囊、樂善好施的人們以公開或私下的方式幫助疫情災區,儘自己的心意。不過在另一邊,總會有人在自認為看得見的地方將誰和誰作比較,誰捐的多或少,名單上沒有的就跑到賬號低下逼捐質問,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指點點……

不得不說,首先捐款是自願行為,有沒有捐,捐多少是純屬個人選擇和意願,其他人沒有權利在他人私人領域下進行干涉,就算是公眾人物也要給予同等的尊重。而那些以“道德正義”自居的喋喋不休者,利用匿名開放的社交媒體在網絡上步步緊逼,哄抬一種支配他人財產的網絡暴力,無形是給他人施加壓力,讓行善人寒心,助長了這種“道德綁架”的不良風氣。

另外,道德綁架的逼捐絕不會使慈善向善,反而讓慈善陷入庸俗化,讓人們對慈善的本義造成誤解。慈善的本質是真誠獻愛心,初心是為了扶危濟困;而慈善事業參與重大災害救助的意義,不在於賬面上的錢財物資的多少,而是營造眾志成城的社會氛圍、弘揚扶危濟困的道德教化。如果這個時候有人一味緊盯著錢財數額,以捐贈多少作為評論他人行善的標準,以自以為的合理想象支配他人該不該做,那麼這樣的人也太心胸狹隘,極端偏見了些,在齊心抗疫愛心捐贈面前顯得太格格不入。

因此,在群集圍觀的輿論場,我們要以尊重別人的權利為前提 ,不能超過正常的監督界限,滑向道德綁架。倘若借“道德”之名對他人的行善指手畫腳,那麼只會扭曲大眾對道德的認知,削弱慈善的真正價值。

以“道德”之名逼捐會讓慈善陷入庸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