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太子被人當面直呼“奴才”,死後首級被父親用來祭奠大臣

大唐景龍元年(707年)七月深夜。

長安城。

此時長安城早已不復貞觀和開元時的不夜盛景。萬籟俱寂之時,有一隊人馬浩浩蕩蕩殺向當朝權臣武三思家。由於事先沒有防備,加上夜深人靜,武三思和武崇訓被順利殺掉。

隨後,另一隊人馬攻佔了宮城的各個城門,為主力部隊攻打皇宮鋪平道路。不久,殺掉武氏父子的那隊人馬向皇宮殺去。

此時,唐朝皇帝正是著名的昏君唐中宗李顯。中宗皇帝驚聞有人發動政變,於是帶著皇后韋氏、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等人慌忙爬上玄武門城樓。並立刻通知了羽林軍前來救駕。

發動政變的人馬將玄武樓團團圍住。中宗此時才看清楚,這隊人馬的首領竟是自己的兒子——太子李重俊。太子竟然發動了政變!同樣是在這玄武門前,八十多年前同樣有一位皇帝的兒子發動了政變,當時老皇帝的下場可不是特別的好。

而此時樓下的重俊太子也是遲疑不定,他原本僅僅打算殺掉武三思、安樂公主等人,並不想殺掉自己的父親唐中宗,但現在父親和那些人在一起,殺,還是不殺?重俊太子畢竟無法和秦王李世民相提並論,在他遲疑之間,一個宦官當機立斷,從樓上衝下來,將李重俊的前軍總管斬於馬下。太子軍立即軍心動搖,中宗抓住機會,在樓上大喊“汝輩皆朕宿衛之士,何為從多祚反苟能斬反者,勿患不富貴!”

太子的軍隊早已方寸大亂,紛紛倒戈自相殘殺起來。

太子李重俊見事已不可為,趕緊帶著親信逃竄,最後被親信在終南山殺死。這場由太子發動的,旨在消滅韋后、安樂公主、武三思等禍亂朝政的皇親國戚的政變以太子被殺而告終,而更為悲慘的是,昏聵的唐中宗竟然下令取這個親生兒子的首級來祭奠武三思、武崇訓父子。如此坑兒的父親,恐怕除了唐中宗李顯也不多見了。

李重俊好好的太子不做,為何要鋌而走險發動政變呢?

李重俊本不是太子,因中宗的前兩子或被殺或被貶,才得以登上太子之位。他是唐中宗李顯與一個卑微的宮女所生,自幼便被包括韋后、安樂公主在內的人看不起,更過分的是,安樂公主更是與丈夫武崇訓當面直呼太子為奴才。對於他們的囂張行為,李重俊都選擇了隱忍,他知道此時自己根本無力對抗母女二人的熏天權勢。

然而,當安樂公主向唐中宗提出要當皇太女時,李重俊再也無法忍耐了。這對母女奪了他的太子之位,則命不久矣。是可忍孰不可忍!他爆發了,雖然他性格剛毅果斷,但畢竟年輕缺乏經驗,也沒有名師從小輔佐,不夠冷酷和殺伐果斷,最終政變功敗垂成,成了昏君唐中宗祭奠仇人的祭品,何其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