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军不堪一击?只是秦桧就敢要岳飞的命?他到底动了谁的利益?

秦桧和岳飞,一直是古今历史话题上的热点,大奸臣秦桧为了一己私欲迫害大将军岳飞,已经是小童都熟知的故事,大家都痛恨厌恶秦桧,而且对大将军战功赫赫却死于小人而惋惜,但是流传的民间故事毕竟是故事,真正历史会是我们熟知的那样吗?仅仅是作为一个文臣的秦桧就敢动接连胜仗的岳飞?

那岳飞到底动了谁的奶酪呢?

这得从宋朝对外战争的态度说起,主站派和主和派,在公元1127年赵构即位为南宋高宗,改元来建炎。从建立南宋开始就形成了主战派与主和派.主战派以源李纲、宗泽、南宋"中兴四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 为首,主和派以汪伯彦、黄潜善、秦桧为首,当然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人---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

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了,那为什么作为一国皇帝的宋高宗却主和呢?

议和崭露头角

这得从两宋交替说起,当时女真人已经兵临宋朝京城下,但是苦苦不能进入都城,看着外面的军队,皇帝宋徽宗宗急如热锅上的蚂蚁,这时有人出主意要议和,但是没有人在这个时候出头,这时有一位皇子站出来愿意前去敌军阵营去议和,这人是谁—就是后来的南宋皇帝赵构,为什么他敢出来呢?主要原因是赵构的母亲韦贤妃,开始只是宋徽宗众多妃子中最普通的侍御,而宋徽宗是一个性喜渔色,寻求新鲜刺激的荒诞皇帝,于崇宁末年某日,

心血来潮临幸了韦氏得了孩子,才封为平昌郡君,很低级的一个妃子。所以赵构在宫中地位很低,老被人欺负,他的母亲韦氏常常也被人欺辱,但是从来没减少对赵构的呵护。赵构这个人本身很有才能,不甘一生堕在这环境之中,想要出去建功立业,引起父亲的注意就自荐出城议和。这次议和很成功,女真人退兵,韦氏也因赵构的功劳地位直升,赵构也被人真正的重视起来。

金兵南下

靖康之变做皇帝

不久女真人又一次攻宋,势如破竹打到汴京城外。这时宋徽宗已经传位给儿子宋钦宗,也就是赵构的兄长。钦宗发起勤王来护驾,任命赵构为河北地区兵马大元帅,率军入卫京师。赵构深感重任在肩,军前慷慨激昂读诏,鼓舞士气,声泪俱下,感动得士卒悲泣不已。然而赤裸裸的现实是无情的,女真人来势汹汹,如狼似虎,让赵构以及宋军将士不敢迎敌,很快京城就被攻破,宋徽宗与宋钦宗父子以及后宫嫔妃三千余人被俘,韦氏也在被俘之列韦氏夹在俘虏的队伍中,饱受屈辱,经历了被女真人蹂躏,侍宴陪酒,发配浣衣院干着女奴的活,苟且偷生地活着。女真人最大的一次狂欢就是每一位南征将领都可以自由选择两个宋朝皇室女性以及后宫的嫔妃、宫女两人为侍妾,于是韦氏与宋徽宗的第二十女儿柔福帝姬被金将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收为妾。这时的赵构拥兵十余万,屯扎在济州、濮州一带,儒弱不敢迎敌,金人派人传他来汴京,赵构知道去了就彻底坏了,根本就置之不理。金人抚立了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国号大楚,把宋徽宗与宋钦宗以及大臣、后妃宫娥押解北上,说来这个张邦昌还是比较有良心的,至书给赵构,让他回京当皇帝,赵构却怕是圈套,后来在南京称帝。这一南下就没回来。


一己私欲杀岳飞

这赵构根本就没有收复中原之志,偏安江南,享受自己的帝王梦才是真实的目的,什么报仇雪恨什么迎二圣都是扯犊子。当时,耗费了十年功夫,宋军北伐终于收复河南地区,就快光复汴梁了。

岳飞的权势声望也同样是很扎赵构的眼,当时岳飞在军队中的声望一呼百应,在赵构眼里,如果说拿回了汴梁,这二圣就要归位,他的皇帝之位就不保。而岳飞一直是一位打仗的能却不懂得这朝廷中的厉害关系,最后引来祸患。

秦桧

再说秦桧,谈到他人们就会心生厌恶,但其实历史上的秦桧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大奸大恶之人,甚至在靖康元年金兵进攻汴京,对于金统治者的"坚欲得地,不然,进兵取汴京。"的无理要求,秦桧在百官讨论中是少数不同意割地的官员之一。秦桧也知道,赵构杀岳飞的行径,实在是太过荒唐和无耻了。赵构为何要这么做?当时宋钦宗赵恒还活着,要是真让岳飞收复了河山,多半金人会把赵恒放回来,以此引起宋廷内斗,对于赵构来说,他并不希望见到这个哥哥还活着,因为宋钦宗活着,他的皇位就没有足够的正统性。前文说到赵构是非常有孝心和野心的,他可以为了母亲去敌军大帐中去议和就可以看出,同时他为了自己的皇帝之位,下这个狠手。

赵构遣使交涉,为了迎回母亲韦氏,保证他皇位的稳固,不释放二圣,金人开出了四个条件:一、对金称臣;二、每年进贡二十五万两白银、绢二十五万匹;三、割唐、邓、商、秦四州之地;四,杀掉抗金将领岳飞。

满江红

宋高宗痛快地答应了这四个屈辱条件

所以历史上十二道金牌是皇帝赵构下的令,当主审官何铸表示岳飞有冤情的时候,秦桧告诉他:此上(赵构)意也!

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来,虽然都是秦桧经手操办,但全都是赵构的主意。

金人用和议做诱饵,赵构就很干脆的咬钩了,卧底的秦桧自然只能充当其白手套的角色,一手把岳飞打入大牢,陷害至死,这一对君臣注定要遗臭万年。

赵构此举的后果是惨烈的,长江以北,尽数归了金人,满朝武将心灰意冷,名将韩世忠负气归隐,南宋百余年,再也没机会北望收复河山,知道蒙古铁骑踏破一切,在崖山终结了赵宋家的这番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