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儒亦狂、亦文亦武、亦庄亦谐的刘文典

纵观回忆与纪念西南联大的文章,可谓丰富详实,有太多璀璨之星,我们甚至不太容易想起这位曾经师从陈独秀、刘师培、章太炎,又跟随过孙中山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研究红楼梦与庄子的大师。在抗战西南联大时期,他经常拿着两尺多长的旱烟袋,既能“口出狂言”,又能“自言自语”。是狂生模样,古典作风。


早年芜湖安徽公学,师从陈独秀,刘师培;去日本留学,师从章太炎;加入中国同盟会,在辛亥革命后相继在《民立报》、《新青年》等报刊杂志担任编辑;在二次革命中,加入中华革命党,任孙中山秘书。这是刘文典的前25年,旨在革命与政治是谓“武”。


后在北京大学任教,研究诸子著作,出任省立安徽大学校长,并在这个时期就留下了风骨与正气,与蒋介石当面对峙,并摔了杯子,蒋介石因此关押还要枪毙他,一时间,众多文人志士求情,但刘文典从未低头。蒋介石把他放出来了,但是不允许留在安徽,这就被清华大学聘为中国文学系教授,直至在西南联大时因变故,到云南大学任教。对于学术的研究所谓“文”。


经常口无遮拦,恃才傲物,但对于文史校勘深厚学问的他来说,也是一种桀骜不驯,放浪不羁的外化。说过:别人不识的字,我识;别人不懂的篇章,我懂;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这两位诗人(元遗山、吴梅村)的诗,尤其是吴梅村诗,老实说,比我高不了几分;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字就够!



诚信随意、狂放不羁,

狂生模样、二云居士。

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这就是刘文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