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沃尔沃10年的"进化论"

2019年12月12日,沃尔沃全新S60正式上市,也标志着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全部车型都完成了更新换代。记者访问了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他表示,随着体系力的不断夯实,沃尔沃汽车将来将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生活方式。袁小林认为,企业运营仅仅是一方面,客户的的购置意愿,才是根本。降本增效,是企业取得回报的根本。

产品角度看发展从产品的角度看,从2010年起,沃尔沃汽车先后完成了SPA和CMA两大平台的开发,并制定了完善的产品规划,产品投放的节奏也更加合理。在全新的产品架构上,90、60、40系各产品线陆续完成更新,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而每个细分市场的份额也随之稳步提升。对未来,袁小林表示,产品研发方面要符合发展趋势,而且会始终将汽车智能放在首位,同时会对客户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设计、生产等方面要审视哪些动作可以最好最直接地反映出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营销层面,要思考在市场、销售、售后等全部环节上要怎样打通和优化,要思考怎样才能让客户花一样的价格,可是可以获得更大的价值。企业和经销商之间要调和、配合,流程上更加顺畅,资源分配上更加紧密,最终的目标是要客户对价值有感知。

全面电气化战略沃尔沃汽车在2017年发布全面电气化战略,宣布自2019年起所有新上市车型均将配备电动机,承诺到2025年累计交付使用100万辆新能源汽车。这使沃尔沃汽车成为首个宣布全面电气化战略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并因此被《财富》杂志评为改变世界的五十家公司。电气化已成为沃尔沃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和欧洲市场是沃尔沃汽车电气化发展的战略支撑。在电气化方面,中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是政府政策支持,其次是消费者有购置意愿。而在欧洲,柴油车能否被大规模使用受到质疑,而电气化成为更为有优势的解决方案。为此,而今欧洲很多国家,从政治讨论、立法、政策及税收方面都在不断推进。所以从全世界发展趋势上看,电动化已经是明确的共识。

要"因地制宜"袁小林表示,沃尔沃汽车作为一个全球企业,每提出一个技术方案的背后,都已经做了许多年的技术储备,包括弱混、中混、强混、插电等一系列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适用于不相同的场景、不同的基础设施和消费习惯。但选择并应用这些方案时,汽车厂商需要平衡所在市场的政策和现状,更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部署。例如挪威等市场,即将实施纯电动化,而一些新兴市场,连电的普及仍然问题。对这些国家和地区,汽车厂商更应该提供成熟的内燃机产品。不能把电气化当作一个非黑即白的事情来讨论,它是一个很是现实的选择,作为一个公司,一个企业,可以提供技术和产品,但电气化始终需要全社会各方的参与。

强大体系的支撑电气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关于将来,袁小林表示,要夯实体系,稳扎稳打,尽力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和预期匹配,如果企业的体系足够扎实和强大,那么任何事情都可以快速应对。完备而强大的体系,才是在背后支撑着沃尔沃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