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活动教学法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竹畔青芜


课堂教学效果好,不是老师讲得High,而是学生收获了什么,记住了什么。

记得有个教学活动,叫“最佳外带”。

就是每个章节,每个课时,让学生总结,

他觉得哪些知识点很有价值,他学会了,还可以分享给别人,外带给他人。这叫最佳外带。

所以,教学时,学习场域的建设非常重要,老师是否能舞动场域,抓住学生的心。

舞动场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写胜于读:

让学生写,比读一遍,印象深刻。

2.说胜于听:

让学生自己说,比听老师讲,效果好

3.动胜于静:

让学生动起来,不管是身体,还是思维,比静静地听课好。

4.短胜于长:

授课时,短句子比长句子好,

简单易懂,容易记忆,容易复制。

5.变胜于同:

教学手法要变化,不要永远都是干巴巴的讲课,

要多用游戏,实验,实物展示,团队竞赛,小组讨论,视频,故事案例等多种手法,循环运用。

6.图胜于文

一张高清大图,冲击力远远大于文字。

多用图片

7.金句胜过平铺直叙

老师要经常引用金句,自己制造金句。

你苦哈哈讲几天几夜,学生一个字可能都记不住。

学生也许30年后,还记得你讲得一句金句。

没有教学效果的上课,就是白费功夫。



蛮妈


高中课堂教学活动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要注意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意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思想改革,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革,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我们的教学方法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改革,教师的行为转变为课堂情境的创设者,课堂素材、资料、器材等的提供者,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利用教师提供的课堂素材、资料、器材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组织、引导,激发、点拨、评价、服务的作用,那么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反思学习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体现了自己的思想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形成自己的思维与技能,最终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我们可以简单的把教学活动比作是盖楼的话,那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提供水泥、钢筋混凝土等所有材料的提供者和组织者,学生就是建筑工人,但学生手里没有图纸,看学生能设计出什么样的建筑物。可能是几孔窑洞,也可能就是猪窝,可是高楼大厦,可能是鸟巢,可能是世界上还没有的建筑物。

(二)注意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控制者转化为引导者、指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要由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转变为灵活的创造者;由权威传授向师生平等对话的转变等。

(三)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1)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2)合作学习:学习小组为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所进行的有明确的责任与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先分解任务、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汇报展示、归纳综合(将某一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分解);一般将学生按好、中、差1:2:1搭配成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学习小组的各项学习活动须建立小组长负责制。“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组内合作共赢,组间有序竞争!(意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意识)(3)探究性学习(学生在理科学习中提倡探究性学习, 具体环节是:提出问题 、做出猜想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收集证据 、获得结论 、反思评价 、表达交流。

(四)注意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趣,调理学生的心态,培养学生的习惯,端正学生的态度,注重学生的学法,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习惯比方法重要;方法比认知重要;思维比问题重要 ; 技能比知识重要。

(五)注意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策略。 (1)立足于学生已有认知的策略; (2)诊断、猜想与设计验证的策略;(3)自主、合作与小组学习的策略;(4)质疑、激励与问题驱动的策略;( 5)生成、利用与整合资源的策略;(6)探究、体验与注重过程的策略;(7)谋划、设计与创设情景的策略;(8)演示、版书与板演互动的策略;(9)•模拟、类比与联系实际的策略;(10)引深、拓展与课堂小结的策略。

(六)注意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1)是否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2)是否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与能动性;(3)是否打破了教师对课堂的霸权地位,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4)教法是否巧妙,活动是否设计合理,学生的思维是否进入深层次;(5)教学手段是否得当,资源利用恰到好处;(6)学法指导,特别是实验操作指导是否及时而富有实效 ;(7)是否做到了讲练结合、过度自然、学以致用;(8)引申、拓展及课时安排恰到好处;

(七)注意媒体使用时得当。媒体(或媒介)是相对于信息而言的。 凡是能传输信息或本身就具有信息功能的一切客观载体都是媒体,教学仪器、标本、模型、挂图、教具、学具、器材都应算作媒体。 音响与计算机视频也是媒体,单调使用时不能叫多媒体 ,各种教学器具协同使用,堪称多媒体。计算机视频提供的只能是第二手或第三手资料,不能代替板书!更不能代替实验!该用则用,可用可不用时则尽好不用!•重在简单、贵在恰到好处,不能为用而用!

(八)注意应用物投影仪。它的功能有(1)随机展示(2)实物展示(3)实验展示(4)成果展示(5)纠错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