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早“认字”越好?耶鲁大学博士:“超前认字”是在浪费时间

最近和莎莎在家里看《中国诗词大会》,其中有很多有才华

的人,上到50多岁的老人,下到4岁左右的孩子

看到4岁左右的孩子,既会熟读诗书,又认识3000多字,相信这也是很多父母羡慕又焦虑的事情,羡慕这个孩子会这么多,简直是个“神童”;焦虑自己孩子连最简单的小、大、上、下都不认识。

识字量少的娃,真的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曾经我看过一个故事《你的3岁孩子》,其中有一个比较经典的笑话:

有一位骄傲的母亲,去叫板呼吁3岁不该识字的医生。

骄傲的母亲说:“我家宝贝今年3岁了,认字特别多,还能自己看书,什么快乐教育,那都是在给懒散的父母找借口。”

有些父母很认同她的话,但有些父母却觉得她说的跟没有道理。

这位骄傲的母亲接着说:“因为父母懒散,所以孩子才会没有特别的表现,我就不一样了,从我家宝贝出生那一刻起,我就开始为他制定学习计划,看看我家娃现在才3岁,就像个‘小神童’一样。”

在过了一年以后,这位骄傲的母亲就非常的后悔,因为她发现:孩子认字多,根本不值一提,因为很多的小朋友都自然地发展了这项认知,自己的孩子并没有比别人优秀多少!

耶鲁大学阿诺德·格赛尔博士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孩子从3岁、4岁、5岁、6岁甚至7岁开始认字,将来都没有任何的不同!

只要孩子的发育没有到来的时候,所有的“超前”教育,其实都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对于孩子认字这方面,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并且父母也不需要刻意地去强行灌输知识,应该顺应孩子识字发展的3个阶段,合理地去引导孩子。

宝宝识字的发展阶段

前识字阶段:孩子对汉字没兴趣

其实处于前识字阶段的孩子,通常是1~3岁的小朋友,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汉字可以说是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很多父母也会郁闷: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文化这么博大精深,孩子却对汉字没有兴趣呢?其实这与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实,汉字就是一种符号,而符号是具体事物的代表,通常都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在孩子的大脑里面,最初是不具备理解符号的能力,所以汉字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许多的线条,并没有任何意义。

在这个时期,父母不要着急,我们可以从简单的事物做起,引导孩子对汉字产生兴趣,发展我们口头上所说的话和文字的关系。

平时父母可以从简单的符号开始让孩子认识,还可以让孩子认识一些交通

禁止吸烟等标志牌,让孩子能够从图形符号中出发,再到简单的文字,这样孩子慢慢就会知道,原来黑黑的方块字也可以有很多的意义。

曾经郑渊洁在孩子满月的时候,便每天当着孩子的面“表演”看书,他说:“每一位家长都是在演着一部长达18年的连续剧。”

因为孩子不仅仅是观众,还是父母的模仿者,父母对什么感兴趣,那么孩子就会对什么好奇,所以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首先就要学会多看书

粗略识字阶段:孩子开始认识少量的字

当孩子开始对文字有意识兴趣以后,父母就可以开始教孩子识字了,这个时期大概在4~5岁的时候,因为孩子进入到了粗略识字阶段

虽然孩子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学习识字了,但他们依然会受到大脑的限制,这时孩子只能够利用非常粗略的策略,认识一些简单的独体字,而那些复杂的合体字,会让孩子的大脑陷入一片混乱。

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出现能够认识一些字,却难以记住字的现象。

分析字形阶段:孩子开始认识更多字

孙瑞雪曾经在《捕捉儿童敏感期》里面指出:孩子的认字敏感期,普遍会于4~5岁左右出现。

而这个时候,孩子会慢慢进入到第3个阶段,那就是分析字形的阶段,而这种阶段会出现在5、6岁左右。

所以当孩子认识了一些字以后,父母就要学着分析汉字的字形和细节,让孩子识字的策略变得更加高级,但在这个过程中,并非一蹴而成,孩子甚至还容易闹些可爱的笑话。

父母们在这个阶段,就要耐心地为孩子解惑,将认字当成生活当中的寻常事,不用刻意教、也不用刻意地去回避孩子识字的这件事情。

那么孩子到底什么时候最适合“认字”呢?

★3岁后:顺其自然

如果宝宝对于认字比较感兴趣,那么父母就可以在宝宝3岁以后,开始为孩子打开阅读的大门了。

1、情景式互动

父母可以利用情景式互动,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勾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贴近真实生活,让孩子能够产生代入感

2、丰富的“课件”

父母可以借助一些图片

或者事物,让孩子能够把字的形象和具体的概念联系起来。

3、明确教育目的

父母可以每天制造一个教育目标,比如:今天让孩子学习天和地字,利用图片出去玩等方式,来加深孩子对天和地的印象。

4、游戏化教学

父母可以利用早教游戏书,培养孩子语言、识字、生活、数学以及左右脑开发,挖掘孩子各方面的潜能,让孩子能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5岁后:有意培养

在这个时期,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了,在教孩子识字的同时,父母还可以给孩子看一些关于识字的书籍,让孩子能够在由易到难、分类识字和比较认知的规律中理解和掌握

帮助孩子掌握更多的汉字拓展知识面,父母就不用再害怕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因为不认识字而头痛了,所以在孩子识字的阶段,父母不需要强迫孩子,让孩子顺其自然再进行有意培养,才是孩子识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