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不容的死对头,最终却成为生死之交,一场负荆请罪成就的佳话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绳池之会后被赵王拜为上卿,他的地位比军功显赫的廉颇还要高,此时的蔺相如可以说是一夜之间就成了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大人物,这样的情况让廉颇很是不满,于是就拿出自己的武将作风,将不满的情绪挂在嘴边,逢人就说立功无数,蔺相如只是动动嘴皮子,位置竟然比我还要高,况且他还是一介平民。言语处处贬低蔺相如,甚至还扬言如果哪天见到了蔺相如一定会当面羞辱于他。


廉颇是武将出身,所以觉得只有武将的生死拼杀才算得上是功劳,文臣动动脑子想出的智谋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只不过是嘴皮子功夫罢了。而且这个廉颇还非常过分的羞辱了蔺相如的出身,这确实令人难以忍受,但是这些话即便是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也无动于衷好像这些话与他毫无关系一般,有几次蔺相如驾车出城,远远地看见了廉颇,为了避免正面冲突,蔺相如就会绕道而行远远的躲开廉颇,长此以往蔺相如的的大批门客都替蔺相如觉得窝囊,于是纷纷岁蔺相如进言说:蔺大人我们都是背井离乡,不远万里的投奔到您的门下,您的官位远比廉颇要高,为何这样的惧怕于他,您如此的懦弱让我们都觉得脸上无光,如果改变不了这样的状况,我们还不如回家算了

蔺相如听完这些门客所言,也不正面回答他们,反过来问这些门客:你们觉得是秦王让人畏惧还是廉颇更让人惧怕?众人纷纷表示廉颇当然没有秦王让人畏惧了!蔺相如又说,你们能这么想就对了,事项秦王如此强大,即便是各国的诸侯都非常惧怕秦王,我蔺相如都可以当众责骂他,我蔺相如虽然没有什么本领,还不至于害怕一位将军,我之所以这么做只不过是考虑到强横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来侵犯我们赵国,其中的原因就是在于我和廉颇能够同心协力的对付秦国,如果我蔺相如和廉颇将军争斗了起来,肯定会让秦国觉得有可乘之机,我之所以对廉颇将军敬而远之,完全是以国家的安危为重,不计较个人的恩怨罢了

蔺相如的这番言辞很快就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在听后突然觉得自己很是羞愧,并且也对自己以往的言辞感到懊悔不已,廉颇虽然是一介武夫,但却是坦诚正直的人,最大的有点就是用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负荆请罪事件,廉颇光着脊背背着荆杖跪在蔺相如门前说,我廉颇自认是个没有见识,而且非常没有气度的一介粗人,希望蔺大人能够宽恕我,如果您想解气就责打我一顿吧!蔺相如没有想到廉颇为了道歉竟然放下自己的自尊心,如此大张旗鼓的上门请罪,蔺相如非常受感动,于是赶紧上前亲自把这位大将军廉颇扶了起来,自此就成就了将相和一团和气的景象,两人可谓是不打不相识,从此他二人互相尊重,同心同德的辅佐赵王,最后还成为了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