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商”改为“楚商”, 网传湖北正在推动简称由鄂改楚

对于湖北省的简称,大家再熟悉不过,就是鄂。湖北省为何简称鄂呢?这里有很多原因。湖北省省会武汉市以东的长江南岸,有一个面积非常小的城市——鄂州。别看鄂州小,历史可不是一般的辉煌。鄂州在西周时曾有过鄂国,到了周夷王(周厉王之父)时,长江中游的楚国出兵灭掉了鄂国。楚国国君熊渠把自己的儿子熊红封在鄂,称为鄂王。

鄂州在秦朝时称为鄂县,两汉因之,变化出在了三国东吴。吴主孙权为控制荆州,将国都迁到鄂州,改称武昌,现在的武汉武昌当时称为夏口。晋灭吴后,晋武帝司马炎在武昌(湖北鄂州)设鄂县。在此之后,武昌与鄂县时而兼并,时而分开。作为武昌(鄂州)门户重镇的夏口(武汉武昌)一直与鄂没什么关系,直到隋文帝灭南陈,时称郢州的武汉才改称鄂州。

(以上内容来源为知乎:地图帝)

但是很多网友表示,简称“鄂”无法充分体现湖北的文化底蕴,而且“鄂”和“恶”同音,不是很好听。

同时,这些却忽略很重要的两个事实,一是殷商时期的鄂国虽然存在,远不如楚国在湖北以及全国的影响力大;二是鄂州是公元589年隋朝将原郢州改为鄂州,但是到了公元607年,鄂州又被改为江夏郡,前后存在不过18年时间而已。就因为这两个站不住脚的理由,就将湖北简称定为“鄂”,既不能充分体现出湖北的文化传统,也忽视了民众的心理接受度。

湖北简称由鄂改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正是因为上面这些因素,因此关于将湖北简称由“鄂”改“楚”的呼声一直不断!而最近网上流传的“鄂人”不是“恶人”,更是再次激起了湖北人将简称改为“楚”的迫切期望!古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湖北简称由“鄂”改为“楚”,不仅可以正名,还可以充分彰显出湖北800年楚文化的辉煌和灿烂,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可以激励湖北人学习古代“楚人”“筚路蓝缕”、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是湖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求,可谓是一举多得!

10年前,湖北已经启动由鄂改楚的进程

而实际上,湖北由“鄂”改为“楚”的步伐早已启动!比如,早在2011年,湖北官方正式将使用了几十年的“鄂商”改名为“楚商”,经过改名后的湖北商人团体,不仅品牌效应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而且凝聚力也得到了加强,楚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国人和世界面前。而2018年,“鄂菜”正式更名为“楚菜”,在楚商的基础上,进一步叫响了楚文化名牌,不仅商业文化得到提升,全省的文化凝聚力也得到了体现。而2019年“楚楚动人”的宣传语登录央视后,楚文化的更是被运用到了极致!


2018年8月6日消息,近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楚菜创新发展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将湖北菜简称统一规范为“楚菜”,彻底终结了长期以来的“鄂菜”“楚菜”之争,还描绘了一个“很好吃”的未来——到2025年,打造万亿楚菜产业,将湖北建设成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良好美誉度的美食强省。

湖北简称由鄂改楚,已经是水到渠成

湖北经过前面的“鄂商”改名为“楚商”,“鄂菜”改名为“楚菜”后,“楚文化”在民众的心理中已经被彻底唤醒,大家对于“楚文化”的认同感和渴求度也越来越高,对湖北简称由“鄂”改楚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强烈!因此,现在将湖北简称由“鄂”改为“楚”,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既然是尊重传统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民众需求的心声,更是湖北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是迫在眉睫,不改不行啦!

楚文化,湖北将和周边10省市共同拥有

当然,可能还是有不少人会担心,如果湖北将简称由“鄂”改为“楚”,周边省份会持反对意见!确实,楚国最强盛时期基本囊括了我国的整个南方,除湖北、湖南两个核心省份,像陕西、重庆、河南、安徽、山东、浙江、江苏、江西、贵州都有部分属于楚国的领土;但是不得不承认,楚文化的起源和核心还是在湖北,湖北简称使用“楚”可以说是有理有据。而且,楚国将简称改为“楚”后,并不是就可以独霸楚文化,楚文化依旧属于所有南方省份,楚文化将和周边10个省市共同拥有!.

“鄂”与“楚”对于湖北来说,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无论舍弃哪一个,都让小编觉得可惜。在网络上,改鄂为楚也引起了网民的激烈争议。支持者、反对者都各有观点。有网友表示楚、鄂只是个称号,都可代表湖北,修改不难;要把发展中的湖北打造成强省,更重要的是实干。

你会支持湖北简称由“鄂”改“楚”,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