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该不该哄?心理学家:这个年龄是“分水岭”,再哄没好处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哭闹的时候都会束手无策,尤其是新手父母,更加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一哄再哄。美国知名育儿专家西尔斯曾经调查过数百位家长,对

“应不应该哄孩子?”这个问题的看法,结果显示有九成的人认为孩子在哭闹的时候必须要哄。

其实这个问题,家长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孩子该不该哄,与孩子正处在什么年龄有很大的关系,超过了一定的年龄,再经常性哄孩子的话,很有可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这个“分水岭”,就是3岁左右。



3岁前孩子哭闹时的心理表现

3岁之前,孩子们无论是身体状态还是心理状态,都处于一个非常脆弱的时期,也是最依赖大人的时候,往往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会让他们号啕大哭。其实这个年龄段孩子哭闹的原因,往往是源自对父母关爱的渴望,对这个未知的世界,他们总会觉得不安,所以只能用眼泪来表达自己的不知所措。



3岁后孩子哭闹时的心理表现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3~7岁被称之为“潮湿的水泥期”,是性格及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其未来的学习、事业及婚姻都会受到影响。

过了三岁,孩子们具备了很多自我意识,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只是因为缺乏关爱才又哭又闹,很多时候孩子哭泣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的一些想法得不到实践或满足。而且因为孩子处于“潮湿的水泥期”,所以家长最关键的任务应该是帮孩子“立规矩”,而不是“哄”着他。

在这个阶段,家长们就不能不问原因地就去哄孩子了,应该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哭。



3岁后孩子哭闹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1、 陪在身边

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们绝对不能不予理睬,而应该陪在他们身边,给孩子一个机会说出自己的需求。如果家长们没有耐心,丢下孩子不管,孩子们只会更加难过,下次再碰到类似的事情还会哭得更凶。孩子们哭泣的时候,也是最需要人陪伴的时候,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陪在身边,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背后有坚实的依靠。



2、 不安慰、不讲道理,等孩子冷静

孩子又哭又闹的时候,很难听进去家长苦口婆心讲的道理,家长们不妨先不着急教育,让孩子们先冷静下来,平复心绪,等到情绪发泄出去了,可以好好沟通了,再慢慢安慰,温柔地劝告就好了。

如果家长们急着跟孩子们讲一堆大道理,孩子只会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哭得更加厉害,家长们的耐心也会越来越少。让孩子先哭一阵,把自己的心情整理好了,再跟家长沟通一下,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如果在孩子刚开始哭的时候,家长们就急着去安慰一通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



3、 说清楚道理或提醒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发泄

又哭又闹不是理性的成年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还不够成熟的孩子们只知道依赖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家长们应该先教育孩子,遇事要冷静,引导孩子们理智地想一下如何去解决问题。把道理跟孩子讲清楚,让他们明白哭闹是不能把问题解决掉的,只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不好。


有些时候,家长直接说教的效果其实很差,所以佳佳建议家长用一些好的绘本故事来教孩子,佳佳给大家推荐一套《宝宝好品格培养经典童话》这套绘本中收录了10个东西方的经典童话故事,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

另一套《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书中讲述了小浣熊韦博一家的故事,故事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懂得孩子的心,通过榜样的力量给予宝宝积极的成长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