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伪早教”要避免,不仅浪费钱,还可能买来孩子“厌学”

这4种“伪早教”要避免,不仅浪费钱,还可能买来孩子“厌学”

敏敏没孩子之前,一直认为自己会是一个非常开明的母亲,会让孩子自由发展,才不会去给孩子早教,就让孩子玩!有了孩子以后,就啪啪“打脸”!为人父母的心情,真的很奇怪,生怕因为自己的一点疏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落后于同龄人!所以孩子出生以后,我也挤进了“早教大军”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先了很多的早教其实是“伪早教”,不仅浪费钱,还可能带来孩子的“厌学”情绪,尤其是这四种!

一、超前型早教

对于早教,都是说越早开始越好,但也要看教授的内容是什么!很多机构打着孩子能识字几千、背诗几百首的旗号来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殊不知,一个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违背孩子生理和心理发育规律去教育,越早逼迫孩子进行学习,就越有可能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这也就耽误了孩子日后的发展!

二、技能型

一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潜能开发!于是一头挤进这样的机构,但却完全忽视了孩子自理能力、生活技能、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孩子虽然在学校可能会受到老师的喜爱,一旦步入社会,一定会吃亏,社会需要的往往是T型人才,有广博的知识面,同时又在某一方面专精,既可以做好本职工作还可以处理好同事关系,又能了解上司的需求,这是只靠智力发展的孩子绝对达不到的领域。

三、跟风型

看到别人的孩子学什么就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什么,完全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孔子教育学生都讲究因材施教,更何况我们呢?有些孩子擅长的东西未必是所有人都擅长的,如果盲目的复制别人的早教方式,花费大量时间没有成效,已经是好的结果,严重可能会让孩子因无论如何努力,在相同教育之下都追不上别人而被打击,就此失去自信,变得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四、玩乐型

很多家长都觉得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对于孩子也比较放纵,把早教当成是特殊的亲子游戏,只注重玩乐,完全忘记了早教的初衷——教育。专家所说的在玩乐中学习向来指的是在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同时 加强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并不是说只要玩耍就可以,如果普通的玩耍便可以教育好孩子,那这个世界早就满是天才了。


敏敏在女儿早教的过程中,找到了2套儿童早期教育的优质书籍,分享给粉丝们。一套是《陪你长大》养成早教互动图画书宝盒,30册,包含5大内容,健康、社会、行为、艺术、语言。健康类引导孩子的吃饭、刷牙、洗澡等这些基本行为;语言类包含儿歌、古诗、三字经等;科学类让孩子认识风雨雷电、不同的季节等等。艺术类是对色彩的启蒙,开发孩子的想象力。社会类目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除了这套早教书以外,《蒙特梭利早教书》个人认为也非常棒!蒙特梭利教育法是意大利教育家玛利娅所研发,她的教育理念,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她提出0-6岁是人生接受教育的敏感期,是孩子发展的最佳时机!全书8册,培养语言、数学、艺术、生活、感觉的能力,开发左右脑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