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能……吗?

“妈妈,我能看会电视吗?”“妈妈,我能吃块糖吗?”“妈妈,你能和我玩一会吗?”“妈妈,我想吃块蛋糕了…”

每天儿子都会这样汇报着自己的小心思。我支持他看自己喜欢的东西,吃一个他想吃的小零食,可以让他有满足感,他开心我更开心������。


1.我们要关注,尊重自己的宝宝。不要因为你觉得他不合理的要求就指责他们,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小想法。可能因为平时对吃的,玩的方面对儿子比较松心,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儿子去超市,他从来都不会乱要东西,你问他想吃什么吗?想要什么呀?他会说这个我吃过了,或者说我要一个就可以,没有无理的要求。跟着姥姥一起出去也会这样,知道自己的需求!

2.鼓励宝宝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愿望。当孩子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我都会去支持他,尝试了才知道是酸甜苦辣的哪种味道。前两天妹妹家的孩子来家里玩,看见染料色了,两个小伙伴就要玩,我给他们一人准备了一张纸,他们开心的在纸上印上自己的小手印,五颜六色特别好看,一会就听见他们喊起来:妈妈,她把染料弄在地上了”,“哎呀,你弄我身上了”。我一看两只小朋友变成了两只小花猫,我哈哈大笑起来,妹妹说:“要我我可不让他们这么玩”。孩子嘛,怎么开心怎么玩,衣服脏了可以洗,地花了可以擦。孩子的笑声可是最珍贵,最好听的声音了。

3.观察孩子的行为,识别孩子的情绪。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心里难过时通常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一般不会主动告诉家长自己怎么难过了,这就需要根据孩子在外的行为表现进行判断。排除生理疾病,如果举止和平时不一样,比如,爱笑的孩子突然闷闷不乐;原本吃饭还可以的孩子,突然吃饭没胃口;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懒洋洋的,做什么事都没有精神。出现比较明显的行为反应,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哭泣、发脾气。变得挑剔,故意找茬跟周围的人作对。比如,穿衣服挑挑拣拣,哪件都不满意;陪他这样玩也不行,那样玩也不行;要求家长做什么,家长按照他的要求做了以后,又百般嫌弃等。一但确认了孩子的难过情绪,家长就要做出恰当的反应,以便让孩子感觉到家长的爱与支持。给孩子爱的抱抱,告诉他爸爸妈妈知道他很难过,如果他愿意,会用他需要的方式陪伴他。跟孩子分享自己难过的体验以及处理方法,比如,拿一张纸,用笔在上面乱涂乱画,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难过的时候,难过的情绪是可以用适当的方法缓解的。

4.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开心的时候孩子怎么说怎么可以,不开心了就拿孩子撒气,这只会让孩子害怕你,而且会过早的学会察言观色,他会对你产生距离,心里的话不敢对你说,这样孩子和你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平和的情绪有助于使孩子冷静并集中注意力。孩子的“闹”和“不乖”,对大多数时候并非刻意为之;幽默的看待孩子的“疯狂”,相信孩子能够学习、改变、成长、成熟。


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不难,尊重孩子就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