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宣布量产L3级自动驾驶 L2.5到L3的跨越需要勇气

3月10日,长安汽车在重庆开启了L3级自动驾驶量产,并对长安UNI-T车型进行了公开路测演示。

据了解,UNI-T为长安汽车L3级自动驾驶系统首批搭载车型,采用5个毫米波雷达、6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作为主要传感器,感知范围覆盖3个360度车外环境感知,整合3种不同物理特性的传感系统,其中前方实现5重感知冗余,最大探测距离大于200米,测量精度为10厘米。

这套系统的视觉识别可有效识别车道线、护栏、交通标识牌等信息,结合高精度地图和ADAS地图的道路信息,最高可实时获取8公里范围内的道路信息。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华荣表示,长安汽车自主开发完成L3级自动驾驶系统核心技术开发,对所有系统算法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拥堵路况:双手能离方向盘 3分钟内可跟随启停·]

据了解,长安汽车L3级自动驾驶系统在特定的电子围栏内(包括典型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在交通拥堵场景下,可实现长时间脱脚、脱手、脱眼,直至系统提醒接管。

系统会根据周围环境安全风险,动态调整交通拥堵自动驾驶最高车速,最高可支持40km/h车速。若用户在提醒接管后仍不接管,则执行风险减缓策略,减速停车。

拥堵情况下,自动驾驶车辆会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驾驶员可玩手机或看车机,手动驾驶模式下受限的娱乐功能将允许驾驶员使用。同时,自动驾驶系统将实现本车跟随前车减速停车并重新起动,停车3分钟内,可自动跟随前车起步。若相邻车辆切入本车前方时,系统自动调节车速,与切入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非拥堵路况:速度高于50km/h须驾驶员保持注意力·]

在非交通拥堵场景下,自动驾驶车辆前车车速高于40km/h后,系统将保持对车辆的车速和转向控制,提醒驾驶员恢复对前方道路环境的监视。在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确认驾驶员双眼恢复监视后

,保持在本车道内行驶。

若自动驾驶车速高于50km/h时,驾驶员打转向灯后,系统会监测换道可行性,控制车辆自动换道至打灯方向的相邻车道。换道过程中,解放驾驶员双手、双脚,但不可脱眼,需保持对驾驶环境的监视。无论在低速还是高速情况,系统均会动态识别驾驶员状态。

[·黑客快评:L2.5到L3级的跨越需要勇气·]

L3级自动驾驶需要什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雷达,高精地图与车路协同,这些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而“软件”方面最需要的则是勇气。

目前市面上大量新车搭载的L2.5级自动驾驶,本质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L3级的需要,但很多厂商迟迟没有推出L3级自动驾驶的原因就在于,L3级自动驾驶意味着一部分驾驶责任由人转向系统,由此会带来交通法规、车辆保险等行业巨变。

由此可以看到,在车辆进行L3级自动驾驶时,如果遭遇了意外,责任划分会是一件“纠缠不清”的事情,所以说,推出L3级自动驾驶需要勇气。

科技前进的大潮不可阻挡,总会有先行者站出来,落地L3级自动驾驶的概念,把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走一遍。就在3月9日,我国工信部开展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公示,长安在演示中就贯彻了这一公示的标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自动驾驶领域的研究由“美国SAE标准”向“中国工信部标准”的转变。

第一家L3级自动驾驶已经开始了量产,可以期待的是,今年注定是各家车企L3级自动驾驶量产的“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