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哪里的牛肉汤比较好喝?

铁蛋蛋铜蛋蛋和钢蛋蛋


洛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南关小碗牛肉汤,说到这家店洛阳人应该都知道吧,毕竟还有个别名,”请客汤”也就是外地游客来洛阳了,本地人接待,如果喝牛肉汤的话那么肯定就是这家店,所以你们应该知道这家店在洛阳人心中的地位了吧。

舀汤师傅手法利落,一大勺牛肉汤,在碗中一浇,滚烫的热汤与各种配菜配料交织、融合在一起,逸散出阵阵香气,食欲瞬间就被勾起来了。

一碗汤的标准配置少不了一瓶水蜜桃味的海碧,不过小编是原味爱好者,你们呢?一碗汤里放的配料也比较多,一筷子能夹出好些东西,切成长条的牛血还有豆腐丝,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丸子。

牛肉都是提前煮好切片的,五香味深深地浸入到了牛肉里面,口感很棒;

大条牛血,大块牛肉,至醇汤味,扑鼻而来~这种诱惑对吃货来说是无法抵抗的!

喝汤讲究“三美”即“瘦肉、薄饼、原汤”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每天早上总有食客起个大早跑过来喝上一碗头汤,真是一碗牛肉汤,给个神仙都不换。

喝牛肉汤还有一个东西不能少,那就是“油旋”现在很多汤馆都是烧饼或者饼丝,但是小编还是更喜欢外皮酥脆,内瓤柔嫩,葱香透鼻这股子香味~

起了个大早

看看时间离上班还早

来上一碗冒着热气和香气的牛肉汤

那满嘴的鲜辣滋味直透心底

那叫一个舒坦!

地址:老城区老洛浦街道凤化街

人均:20元


洛阳零距离


河南古都洛阳被誉为“汤”城!作为老洛阳人,我敢拍着胸脯说,几乎每个地道的洛阳人都喜欢喝汤,羊肉汤、杂肝汤,不翻汤,豆腐汤…牛肉汤有甜咸两种,肉肥汤鲜,味道尤鲜,再配个饼丝,别提有多带劲儿了。都隐藏在不起眼的大街小巷,让我带你们去品尝一下。

马杰山牛肉汤馆

地址:启明东路(东花坛)

人均价格:18元

这是洛阳人公认最好喝的牛肉汤馆,它排第二,没人敢争第一。中午路过东花坛,顺道来到此地。进门就能闻到牛肉的清香味儿,座位几乎已满。这的牛肉汤口味偏清淡,喜欢喝味重的伙伴,可能就不适合来这里。两块钱的饼丝,饼丝很不错,切的很规整,比较细。冬天来一碗热热的牛肉汤,让人酣酣淋漓,爽快。


南关小碗牛肉汤

地址:老洛浦街道风化街

人均消费:14元

南关小碗牛肉汤,位于洛阳老城区洛阳九都路与凤化街交叉口南100米处,这里在洛阳被称为南关。南关街口的小碗牛肉汤独辟蹊径,用小碗盛汤,配上小块牛肉,佐以葱、香菜、韭黄、辣椒等,别有一番滋味儿。汤馆店面不大,门口摆放着大量的桌椅供食客们使用,价钱也不贵,根据价钱对应不同的牛肉量,最低5元一碗。

兄弟家老李家牛肉汤

地址:银川路与九都西交叉口被50米路东

人均消费:15元

兄弟价老李家牛肉汤,这家汤是纯真牛肉+牛骨头熬制的大汤锅,味美不肥而且浓郁。牛肉绝对是这里的一个特色,炖的又烂又嫩。店铺生意非常好,从早上到中午人一直都是络绎不绝,这绝对是洛阳一家上好的汤馆。

小郎牛肉汤馆

地址:春都路春都新村工商银行对面

人均消费:14元

从早上五六点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人开始喝汤了。洛阳人有句话,喝汤趁早,早到能喝到浓郁香醇的头道汤,那味道一天都让你精力充沛。但是有些人也把汤当做午饭,可见洛阳人是有多爱喝汤了吧。这里除了有刀削面和牛肉汤,还有各种凉拌小菜,卤煮的各种小吃,豆腐皮,豆腐,鸡蛋,味道也都是不错的。

马小道甜咸牛肉汤馆

马小道甜咸牛肉汤馆,是一家洛阳传统牛肉汤,汤料味较重,更能衬托出肉汤的香。位于洛阳瀍河回族区西通巷北头,民族路民族桥南,据说汤馆创办可溯到清代,源于少数名族古老的传承。

总结:

洛阳有句俗话“三天不喝洛阳汤,给个神仙也不当。” 喝完牛肉汤对这句话深有体会,这汤百喝不厌,好喝到哭。在洛阳,牛肉“甜汤”不是指汤里加了糖,而是“不放盐”的“淡汤”。不管去哪一家喝牛肉汤,我自己加盐,喜欢喝咸汤,你们喜欢喝洛阳哪家的牛肉汤?


美食纪


洛阳市牛肉汤馆大约有300家左右吧。

洛阳牛肉汤是一道很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洛阳的汤馆很多,遍布大街小巷,并且每个汤馆的生意都很红火。汤馆的门面一般不大,不管汤馆的名气有多大,最多的门面也就是两三间,平民化,大众化,非常受人们喜欢。

我也喝过不少家牛肉汤,每家牛肉汤都有自已的独特配方,虽然人的口味各异,但总有一碗适合你。

以下图片全是我最近“喝汤”时所照

瀍河东花坛东的“马杰山牛肉汤”

北窑白果牛肉汤

北窑慈民牛肉汤

瀍河东花坛东的“豫秀斋牛肉汤”

瀍河第一人民医院边上的“马小道牛肉汤”

老城万安街的“东关甜咸牛肉汤”

唐宫东路的(快到新街路口)的“马武周牛肉汤”

涧西嵩山路的“大众牛肉汤”

涧西陕北一路的“知味香牛肉汤”

涧西龙鳞路的“第一家牛肉汤”

涧西银川路的“兄弟俩牛肉汤”

涧西珠江路九都路口的“小郎牛肉汤”

涧西牡丹公园南边路对面的“孙家牛肉汤”

涧西青岛路防洪渠边上的“全牛宴汤”

当然,我喝过的洛阳牛肉汤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好喝的汤馆,我以后慢慢的喝。


人在风上走


要问古都洛阳最出名的小吃当属满大街的那些汤,洛阳大街小巷开满了像牛肉汤、驴肉汤、羊肉汤、豆腐汤等汤馆,可以说洛阳人每天的生活就是从一碗汤开始的。在洛阳这些汤中,最出名的当属牛肉汤,不仅美味好喝,还补身体。要论洛阳牛肉汤哪家好喝,小编也不敢下定论,但是在洛阳九都路与凤化街交叉口的南关小碗牛肉汤在小编心算是最美味的牛肉汤之一,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尝一尝南关小碗牛肉汤。

南关小碗牛肉汤位于洛阳老城区洛阳九都路与凤化街交叉口南100米处,这里在洛阳被称为南关。以前在洛阳牛肉汤讲究大碗盛汤、大片吃肉,南关街口的小碗牛肉汤却独辟蹊径,用小碗盛汤,配上小块牛肉,佐以葱、香菜、韭黄、辣椒等,别有一番滋味儿。汤馆店面不大,门口摆放着大量的桌椅供食客们使用,价钱也不贵,根据价钱对应不同的牛肉量,最低5元一碗。此外,小碗牛肉汤所配的馍也很有特色,大碗汤泡的是瓷面锅盔,小碗汤则配以瓷面油旋儿。汤浓味儿香,配上这泡不烂的油旋,真是人间美味。从早晨到晚上人一直很多,生意火爆,很多洛阳周边县城的人们都会慕名而来。

在洛阳有句老话早上一碗汤,神仙也不当。如果您到洛阳来旅游,一定要来喝上一碗哦!







飞翔鱼骨


都说洛阳是九朝古都,也有说十三朝古都,其实算上待过的陪都政权,妥妥的三十一朝。这么多的首都经历,洛阳城实在名气大,饮食文化最是发达。牛肉汤就是洛阳城几十种汤里的一种,和羊汤、驴汤、豆腐汤一起每日早点,供市民们享用,也分不出谁高谁低,多少年都这样。

1、丽新路和洛浦路的南街小碗牛肉

2、牡丹桥下的马建国牛肉汤

3、龙鳞路第一家牛肉汤

4、东花坛牛肉汤(忘记名字了)。

(PS:好多人推荐兄弟俩李家牛肉汤,分店也多,但刚喝汤的人会觉得好,时间长了就会发现,他家佐料实在放太多,失去了汤本来的味道,仅个人观点)


花花家食堂


瀍河的马小道,磁民,白果,马杰山,马老二都是回民汤馆不勾面没有太多大料,很棒!

老城马五洲,南大街赵记牛肉汤南关小碗牛肉都不错!

西工丹城路老丹牛肉汤很多年了,还有南街小碗牛肉(抠,10块吃不到啥肉)还有各自喜欢的自己补充!

涧西兄弟俩老李家牛肉汤(个人不喜欢,人傻多),各个角落开的大众牛肉汤,龙鳞路第一家,比较早的时间比较长的九都路顺天旁边孙家,珠江路小郎,吉林路金盾,还有知味香,近两年兴起的何师傅全牛宴……以上是本人总结的不喜勿喷!


铁王66


与汤的结缘原于60年前,时从北京来到洛阳考古工作站对牛羊肉的味道还不习惯。父亲是为田野考古作后勤生活服务的,就请了塔湾村叫马宗堂的回族师付来作饭。当时的一些探工马坡和塔湾回族人很多。后来对马老先生作饭的味道留下了很深印象。三年自然灾害和下放后失去了联系,父亲曾交代打听马先生的消息。一次在东花坦消防队东邻喝汤见到了一位与马宗堂先生模样一样的人,便向他讨问马宗堂的消息。谁知真问到人了,老先生竟是马宗堂的亲兄弟,老先生谈笑风声和马宗堂一样可亲可敬,为人极善。这个汤馆就是马杰山经营的有着百年历史传承的老店。打听到了老先生的消息时方知早巳故去,后向家父说起此事令人唏嘘……


长葛无葛不长葛


银川路兄弟俩老李家的汤,料味较大,刚开始喝,可能不大习惯,时间长了也是一种风味,还忘不掉。牛肉是五香的大块肉,比较好吃。不像其他汤馆都是薄片的甜肉。其他的吗,感觉白果牛肉汤不错,比较醇厚。还有宜阳的韩城牛肉汤挺爱喝的,去宜阳必喝。还有以前的南关小碗牛肉不错,里面放有韭黄,感觉不错,配着小油旋,确实美味。但现在开的分店多了,倒没有原先的口味了,也倒闭很多。老城的好汤应该很多,离得较远,没怎么去喝过。每个人口味不同,喜好也不一样,上面的都是我自己爱喝的。


fanglv1


来了,分享好喝的洛阳驴肉汤——

洛阳作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我一直觉得可以冠以“汤城”的美誉。

洛阳老城人打招呼的口头禅是:喝了秒?一日三餐皆如此问,让1981年刚到洛阳的我摸不着一点头脑。那时候十一二岁,还是母亲解答了我的疑问:老城人早上喝面汤、中午喝汤面条、晚上喝小米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过是源于那个年代太穷困,喝汤填饱肚子,也是没有办法的城市居民的智慧结晶,省钱省粮食,不仅仅一个省字,日子太稠密,细水长流倒是也把日子过得安稳妥帖,波澜不惊。

像那个年代大多数老城人,穷困的日子到了1988年有了起色,我家兄弟四个就业的就业、待业的待业,都有个相对稳定的月收入,于是不再规定早上必须在家喝面汤。所以只要上早班,我就去寻觅老城曲里拐弯弄堂里的洛阳汤。年轻时缺乏油水的胃肠需要浓墨重彩的肥汤,一大碗驴肉汤再挖进两小勺子辣子,无论春夏秋冬,一脑子上爬满了汗珠子。

老城人在大早上喜欢掂一口铝锅,到汤馆打汤,回家稍微兑点水烧滚,够全家人喝,或者中午可以用来下面条,也是难得的好吃食。

母亲身体虚,喜欢喝羊肉汤,估摸着是怀念她小时候,在老家江苏江阴割草喂羊的岁月,我们弟兄都喜欢喝驴肉汤,味冲,肉瘦,喝了有精神。父亲笑笑: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汤肯定是大补的好汤,交代我们不要天天喝以免流鼻血。

那个时候电视还是稀罕物,中午晚上都听评书,收音机里的评书听完了,就真的是百无聊赖了,于是父亲一遍喝着酒一遍讲驴肉汤的悠久历史。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以前到一个地方,一个书生“杀驴煮秫”招待,李世民吃后连说好吃。

还有明神宗朱翊钧遍尝天下美味,也独独钟情于驴肉。明万历二十九年冬,朱翊钧驾临洛阳。爱子福王朱常洵封于洛阳,大摆宴席恭迎父皇。朱翊钧看着满桌子的菜皱着眉头说:“昔大唐玄宗遣史至南诏,彼国王皮罗阁专备驴肉恭迎;南宋百官朝贺,驴肉被推为盛宴百味之冠;元廷忽必烈以驴肉大宴群臣,宴中皆为美味折服。而洛邑居天下中,奈无驴肉焉?”

朱常洵大骇,赶紧于北邙索得壮驴。有郭姓高厨,遍取壮驴诸处,施以老姜、川椒、桂茴、党参等作料,秘制而成全驴宴,进献给朱翊钧。朱翊钧赞道:“洛阳驴品美,美于宫中百倍矣。”

清代乾隆下江南时从河间路过,错过了住处,在一民家吃饭。主人以祖传方法煮好驴肉以后用饼夹好献给乾隆,乾隆连连称赞美味可口。

慈禧西避八国之乱以后回銮时,洛阳知州奉全驴宴于驾前,慈禧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

二十世纪末期,洛阳驴肉汤盛行一时,大街小巷的汤馆门前拴着一头头瘦驴,喝汤的人群步入汤馆都要可怜一下驴子,也许明天来喝汤吃的就是拴着的驴身上的肉了。这种无声的真实广告极具有杀伤力,不过谁也不会去计较驴子,是怎么煎熬地等着死后被煮进了汤锅。

几十年来,喝过凯旋西路七里河桥头司马驴肉汤、东关大石桥陈记驴肉汤、玻璃厂路一瓢香驴肉汤等等。我喝驴肉汤吃过的饼丝,大概可以绕地球一整圈了吧,每次走进驴肉汤馆都是一种愉悦,观肉清香溢人,食肉回味无穷。可以骄傲的说,像驴宝、驴鞭、驴板肠等上乘驴品,也都一一吃过,尤其是“驴白血”更是上品中的精品,形状似脑非脑,似蛋非蛋,白而细嫩,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可大补元气,养血安神。总是想:安贫乐道做个洛阳小民,人生在世天天喝碗驴肉汤,感觉真的没有什么遗憾了。

洛阳汤是洛阳人的壮阳汤、醒酒汤、壮膘汤、强肾汤、温补汤,我最爱的就是驴肉汤,四十大几岁了还一头黑发,你说喝了这汤传奇不传奇?


江白河


大杨树西北角老闫家牛肉汤味道地道!烧饼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