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用3样军粮横扫世界:马奶,羊肉,最后1个风靡中国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军粮可以挽救一支军队,也可以绊倒一支军队。

在我国著名的官渡之战中,军粮就扮演了决定性作用!起初袁绍粮多,占据上风。曹操粮少,占据下风,逼的曹操不得不杀运粮官稳定军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许攸来投,并且带来一个重磅消息——袁绍将军粮屯于乌巢。曹操得知消息立刻奇袭乌巢,烧毁了袁绍的军粮。袁绍军粮被焚毁,不得不撤军。所以说官渡之战本质上就是曹操与袁绍二人粮草的博弈。

成吉思汗号称一代天骄,他手下的蒙古骑兵横扫亚欧大陆,欧洲人闻之无不闻风丧胆。而成吉思汗也创造了史上版图最大的帝国——蒙古帝国。蒙古大军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军队骁勇善战,将领指挥得当外,军粮也充当了至关重要的绝色

蒙古大军的军粮主要有三种:马奶,羊肉和牛肉干

一 马奶

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而马不仅仅可以用来充当坐骑,还可以提供马奶。南宋彭大雅撰写的《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引食马乳与牛羊酪”,可见早在宋代,蒙古人就将马奶当做主要食物。

在蒙古军在阔亦田之战中,成吉思汗击败了札木合部,乘胜追击。可札木合边逃边回马放箭,成吉思汗不幸被射中颈部,一度昏迷。而当成吉思汗苏醒过来时,最想喝的就是马奶。在一次战斗中负伤,最想喝的就是马奶

欧洲人柏朗·嘉宾在《蒙古行记》中记载:“蒙古军人每次出征时,每个人都带着很多马匹,这样每次行军他们都可以到达很远的地方,而不用考虑马匹的体力……”

这些马大部分是阉马,但也会跟随不少母马。士兵与马匹同行,就可以随时喝到新鲜的马奶,打起仗来自然更加凶猛。也正因为马奶如此重要,据《蒙古行记》记载,蒙古人还将马初乳当作祭祀长生天的贡品,例如《元史》记载“秋,驻跸于军脑儿,酾马乳祭天。”当然蒙古人也饮羊奶与牛奶,但行军打仗携带的牛羊有限,因此牛羊奶只能制成奶酪。

二 羊肉

《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牧而庖者以羊为常,牛次之”,也就是说羊肉是游牧民族最常吃的食物。

《元史》记载成吉思汗“历掠诸部羊、马、资财,尽以奉君,不半月间,令君饥者饱,瘠者肥”,而评价窝阔台时则说到“帝有宽弘之量,忠恕之心,量时度力,举无过事,华夏富庶,

羊马成群,旅不赍粮,时称治平。”证明了羊肉对当时蒙古人的重要性。

而相比于马,获得羊肉似乎更容易一些,因为当乞为达鲁花赤镇守斡罗思时,“赐马三百、羊五千

”,羊比马的数量多出许多倍。传说成吉思汗远征途中人困马乏,以水煮羊肉,撒上盐巴当涮羊肉吃,可见羊肉也是一种重要的军粮

三 牛肉干

牛肉干是当之无愧的金牌军粮!成吉思汗远征,烈马、弯刀、牛肉干是成吉思汗在远征战中的三大法宝,牛肉干在远征作战中起着很重要作用,因此风干牛肉被誉为“成吉思汗的远征军粮”。

远程征战往往旷日持久,士卒更需要保存时间更持久的军粮,因此晒制肉干成了当时蒙古大军的不二选择。而羊肉晾干之后味道不及牛肉干,因此蒙古军队大量采用牛肉干充当军粮。

宰杀一头牛,可获百十斤重的牛肉干。士卒将牛肉干装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这种方式减轻了大量骑兵部队的辎重压力,让蒙古骑兵更加灵活。

因为大量采用牛肉干等高蛋白食物作为军粮,蒙古人往往体格健壮。阿尔贝里克在《编年史》中记载“鞑靼人头大,胸部宽,胳膊长,力气大得惊人”。相比之下,欧洲人当时往往食不果腹,就连人们印象中身材高大的俄国人在18世纪前平均身高也只有157cm到158cm,也就是说当时这些欧洲人认为亚洲蒙古人更加高大威猛,而牛肉干的作用不可忽视

高大威猛的蒙古骑兵

牛肉干不仅营养丰富,味道还十分可口!如今风干牛肉或者牛肉干早已风靡全球,成了普罗大众的美食。然而这些大多牛肉干单纯依靠调味料来增味,与成吉思汗充当军粮的牛肉干有极大的不同!

阿纳牧场的牛肉干采用传统工艺制作,保持了牛肉干的原汁原味,也就是说这款牛肉干的味道和当年成吉思汗吃的牛肉干的味道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如果你体会一下当成吉思汗的感觉,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一份牛肉干就可以满足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