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不知怎的,看到這句話的時候鼻子有點酸酸的
2020年的春節如約而至,卻不曾想一場從武漢蔓延開的疫情隨著春運的大流席捲到全國各地,猝不及防地讓原本應該喧鬧喜慶的節日氣氛迅速降溫至冰點
記得疫情消息剛傳出來的時候,朋友圈裡幾乎都是關於疫情的東西,每個人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紛紛在網上“奔走相告”,年輕的90後00後在此次疫情面前成功地成為最“惜命”的人,各顯神通想方設法地給父母做思想工作,大有一種春節期間如果父母堅持要出去走親戚的話那就“從我身上踏過去”的架勢
官方消息說了,要少出門、多洗手、戴口罩,疫情會死人的,這一次,年輕人勸說的理由絕對鏗鏘有力
誰能想到有一天安安靜靜坐在家就是給社會做貢獻呢
誰能想到在中國人十分看重的春節裡,全國人民竟然宅在家看電視呢
但同時,誰都知道,不管你多想出去蹦躂,老老實實待在家就是最安全的做法
2、
可是,有這麼一群人
卻反其道而行,“不老實”在家待著
當人人岌岌自危閉門不出的時候,他們卻主動奔赴疫情一線;當家家戶戶圍著圓桌闔家團圓的時候,他們卻背上行囊,選擇在清冷的醫院裡吃方便麵
除夕夜裡,當春晚節目如期上演,當家家戶戶喜迎新年,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民解放軍的醫護人員毅然決然地整裝出發馳援武漢,上演最美逆行。
(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抗新冠肺炎醫療隊)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馳援湖北抗肺炎醫療隊)
短視頻軟件上,軍醫“出征”武漢的視頻獲得了無數的贊
軍人們挺拔的身影,堅定的神情為災區帶去了光亮
找資料的時候,武漢一位染病患者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他說:“他們來了,我就覺得我們有救了”那一刻,我為我的祖國有這樣讓百姓心安的軍隊力量感到無比驕傲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這就是我們國家的軍人!這就是我們國家的醫護人員!
從03年的非典,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20年的肺炎疫情,不管多麼危難,多麼緊急的險情,不管我們多麼張皇失措揪心難過,總有那麼一批人,他們被冠上“最勇敢的人”的稱號,不顧自己的安危,衝鋒陷陣,為了千萬同胞生的希望而挺身而出,奮力拼搏
老實待在家的這些日子,除了日常生活之外,不時拿起手機關注疫情的情況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最開始那陣子,鋪天蓋地的壞消息在網上漫天飛舞,各地的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數據幾乎是每天醒來打開手機看到的第一條推送消息
封城說明的問題嚴重性,武漢人民逃離帶來的更大的威脅,不斷被感染的和死亡的增長數據,讓全國上下人人自危:食肆關門、菜市超市被搶空,各家各戶關門閉院……
人們的恐慌像洶湧而來的潮水,一波一波地往上漲
可就在這些讓人難過的消息傳來的同時,越來越多醫護人員不顧自身危險衝鋒一線的消息也接踵傳來,不覺讓人為其舍小我為大我的義舉溼了眼眶
記得武漢有一位95後護士提交了請戰書時寫道:“如有不幸,我願意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父母得知消息一度哽咽,但還是對女兒說:“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等你回家!”
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這讓我想起那部中國少有的在豆瓣評分上上了九分的電視劇《戰長沙》中的主角顧清明
出生豪門,家財萬貫,他本可與其他權貴一般,在戰爭來臨之時拖家帶口遠渡海外,安穩地過一生
可是他卻心繫祖國,心繫人民,一心想著上陣殺敵,就算中間還陰差陽錯地做了一次“火頭軍”,他說就算是火頭軍也好,可以為抗日出一份力。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也是說了一句: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
以前我總覺得戰爭離我們的國家很遠很遠,卻沒想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會以這般令人措手不及的速度席捲而來
記得曾與朋友聊過這個話題,就是如果現在有戰爭的話,還有人願意去打戰嗎,我記得那個時候討論出來的答案是誰也不知道,但大概就是偏向“不願意”的結果
畢竟現在人人衣食富足,請戰出征對我們來說實在是一個遙遠的概念;畢竟就算在之前的戰爭年代,很多家裡比較富足的人很多會選擇遠走高飛,逃離是非
可是,當疫情猝不及防地向我們走進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很多的顧清明,他們同樣衣食富足,他們與疫情地相隔萬里,完全有機會置身事外,可他們卻已義無反顧地悲傷行囊,奔赴疫情一線,不顧生死!
一份份請戰書、一枚枚紅指印、一個個溫暖的“逆行”背影在用最直觀的方式記錄著戰士們的決心
他們是父母、丈夫、妻子、兒女
但在防疫阻擊戰打響的那一刻,他們毫不猶豫地遞上請戰書、穿上戰衣
第一時間衝向了戰疫前線
鍾南山院士在疫情發生後曾經說過,如果沒有必要的話,大家都不要去武漢了。因為武漢情況特殊。
問:“那為什麼您還要去武漢呢?”
答:“因為情況特殊。”
因為情況特殊,所以很多人捨己為人、舍家為國
他們是最平凡的人,卻帶給我們最不平凡的感動
3
他們爭分奪秒,和時間賽跑,和死神搶人,卻忘記了好好照顧自己
忘記了好好吃飯,忘記了好好睡覺,忘記了“老實待在家”
他們穿上幾十斤的防護服,日以繼夜地超負荷工作
因為長期戴口罩,耳朵被磨破,臉上出現了深深的勒痕,但這是最美的臉龐,不是嗎?
防護服短缺,而且一旦脫下就不可重複使用,為了最大程度利用好一套防護服,醫護人員主動穿起了成人尿不溼
為了提高效率,女醫護人員主動將自己的一頭長髮剪斷,同樣身為女生的我,真的很能感受到這是下了多大的決心
她們說:“頭髮沒有了可以再長嘛,現在的首要問題是保護好自己的同時,盡力量去救更多的人。”
可我們都明白,你們交付給這場戰役的,又豈止是一頭長髮,你們交付出的,是生命啊
84歲高齡的鍾南山院士,這位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這位本應在家頤養天年的老人,在新型肺炎爆發之後亦第一時間趕赴武漢,他的到來,無疑給全國人民吃下了定心丸
借用人民日報對其的評價就是: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熱血,為國為民,令人起敬!
17年前,她曾是抗擊非典的核心;17年後,73歲的她直接率領一支緊急救援醫療隊,踏上支援武漢的路為這片再遭劫難的神州大地殫精竭慮。昨天,#李蘭娟臉上的壓痕#登上了熱搜,這樣一位有著撼人心魄責任感的古稀老人,實在是令人敬佩
陳軍,武漢肺科醫院檢驗科一位藏身在實驗室內,每天與病毒打交道的外人“看不見的醫生”。因為長期佩戴密不透風的橡膠手套,外加患有小兒麻痺症的緣故,陳軍的手幾乎可以用慘不忍睹的詞彙來加以形容
但陳軍一點也沒有退縮,他說:“每個人都有這種情況,我可能因為體質的原因嚴重些,很累,但我不能退縮,外面還有那麼多人在等著這個結果。”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來形容陳軍再合適不過
明知病毒可怕,卻還是堅持與之打交道,因為億萬同胞正翹首以待著一個結果
張定宇,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武漢抗疫一線的醫護人。是首批收治新型肺炎病人醫院的院長,自疫情發生以來,張定宇每天凌晨兩點睡四點起,處理各種突發事件。他是一個漸凍症患者,卻不曾停下腳步
“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
疫情一線,還有千千萬萬與他們同樣的人
即使環境無比艱難,即使自己身患殘疾,但在場戰役中,他們從未停止腳步
4、
有些人,在我們認識他們的那一刻,就是我們告別他的那一刻
據中國疾控中心報告,截至2月11日24時,共3019名醫務人員被感染,確診1716例。其中湖北省1502例醫護人員確診感染,佔全國87.5%。
他們真的是在用生命拯救14億人啊
“我是一名有著13年多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和14年黨齡的黨員,看著病毒肆虐,自願報名申請加入醫院的應急任務……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望領導批准!”這封申請書,出自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呼吸內科帶教老師吳豔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這大概就是所有奔赴一線戰士們的心聲
這短短八個字到底有多重,到底承載著多大的責任感,語言實在是單薄,或許在將來的歷史長卷會有答案,名垂千史,他們當之無愧
他叫宋英傑,是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東湖鎮馬跡衛生院藥劑組副組長。
自初一“開工”,宋英傑就沒有正常休息過,連續十天九夜奮鬥在防控一線的超負荷工作讓這個年僅28歲的年輕人在2月3日不堪重負地倒下,因過度勞累引發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職。
這個92年出生的小夥子喜歡唱歌,是個麥霸,熱情開朗,和平時在街上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小哥一樣平平凡凡,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有被周圍人“逼婚”的“遭遇”,同事們經常勸她快點找個女朋友······
似乎,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卻沒想到如此這般匆匆結束
她叫徐輝,52 歲,是南京市中醫院副院長
2 月 7 日零點 03 分,在連續奮戰 18 天后,由於積勞成疾,犧牲在了疫情防控戰場上
同事說,從參加會議到安排具體工作,從制定防控方案到組建醫療專家隊伍,從設置隔離病房到籌集防控物資,她沒有休息過一天,沒有按時吃過一頓飯,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始終處於24小時在線的待命狀態。
2月6日晚上,徐輝打電話給女兒,告訴女兒自己馬上就要到家了,需要休息一下,卻沒想到,這一倒下,就是永遠地喝上了雙眼
這位一生懸壺濟世的女院士,出診時間永遠定格在了“週三上午”
他叫李文亮,34 歲,是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1 月 8 日,李文亮因接診一位女性患者時無特殊防護而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
還記得2月6號搶救李文亮醫生的晚上,多少人因為這位勇敢地發佈疫情消息的醫生而淚流滿面,一起期待著一個奇蹟
可惜我們沒有等來心中期許的結果,2 月 7 日凌晨 2 點 58 分,李文亮經全力搶救無效去世
可就如李文亮在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時發的那條微博「朋友們,從今天起你們也許就聯繫不到我了,因為我要去拯救地球了」一般,他將永遠是國人心中“拯救地球”的英雄!
他叫林正斌,63 歲,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科原副主任醫師。2 月 10 日 11 時,63 歲的林正斌教授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去世
被感染前,林正斌仍在工作, 直至 1 月 24 日仍在家隔離治療,之後病情未見好轉才住院治療。
一位林教授的同事兼好友回憶:“他是個很低調的教授,平時說話和風細雨,沒見他跟誰發過脾氣、著過急。一個好醫生就這麼走了。”
老先生,一路走好 謝謝您這輩子為許多人帶來過希望
他叫許德甫,69 歲,是鄂州市中醫醫院前院長,是鄂州十大名醫之一。2 月 13 日,因新冠肺炎去世
這個在退休後,還是會在平時去義診的老中醫,在疫情到來之時,選擇了救命治人,卻不幸因此染上病毒
而在自己已經出現相關症狀後的自我隔離期間,許德甫還在電話裡遠程為腸胃病病人開過藥。古話說得好,醫者父母心,大概說的就是許德甫這樣的醫者心腸
醫院的工作人員說,許德甫醫生去世後,院裡院外不少人自發為他作詩悼念。我想,這位半輩子都在救死扶傷的醫者,會永遠活在許多人的心中
他叫劉智明,51歲,是武漢武昌醫院院長。2月18日上午10時30分,搶救無效,劉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犧牲。
1 月 23 日,武昌醫院被列為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而這天,劉智明因患有新冠肺炎進了重症病區。
住院期間,劉智明一直拒絕妻子前來照顧,他害怕妻子會在照顧自己的時候被傳染,卻沒想到,最後一面,卻成了天人永隔
在靈車來接走劉智明的時候,劉智明的妻子穿著防護服在路邊與丈夫匆匆永別,哭聲撕心裂肺,讓現場所有人肝腸寸斷
在這場戰役中,我們收穫了無數的英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英雄
他們的生命永遠停在了 2020 年
2月13日,劉智明跟朋友說,艱難的 20 天渡過了,堅信會一天天好起來。是的,中國的疫情的確正在好轉起來,以日為單位的感染人數、死亡人數都有在明顯減少
真的很慶幸自己生在中國
因為生在這片偉大的土地,給了我們無論在面臨什麼困難時都可以有堅信必勝的底氣
因為在面臨危難時,總有一些人,以生命為籌碼在為千千萬萬同胞爭取勝利
多希望在疫情結束後,抗戰一線的勇士們都可以平安回家
可是哪有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基辛格說得對,千萬的中國人,都被這些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終將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他們的故事,會是勝利讚歌裡最優美的旋律
當春天來臨,我們會銘記著,是他們在寒冬裡,播下了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