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传奇之千古名将班超

前有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威震漠北,后有三国英雄叱咤风云,被夹在中间生活在东汉乱世的班超很容易被人遗忘。

但是班超的丰功伟绩绝不输历史上任何名将,他出使西域三十载,收复五十余国归顺大汉,真正实现了汉武帝”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的愿望。

历史对他的评定是班超之后,再无班超。这大概是历史对一个人的最高褒奖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班超出身文仕之家,与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并称”三班“,他的妹妹班昭也是历史名家。班超本来也是拿笔杆子的文职人员,但是胸怀大志的班超绝不会安于现状,他一直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要像自己的偶像傅介子,张骞那样,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终于在他四十岁那年机会来了,经过汉光武帝的休养生息以后,东汉逐渐恢复了解决匈奴问题的实力,东汉明帝继位以后决定重新打通西域故道。班超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建功立业的机会,投笔从戎,舍弃了父母兄弟,妻儿家小,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收复西域的征程。班超不仅是”投笔从戎“的语源,同时也是投笔从戎的榜样和祖师。

试问今天的我们到了四十岁是否还有那份激情,不说远赴边疆保家卫国,就算让你舍弃安逸的工作,去重新创业,恐怕都没这个勇气。况且在东汉时期,人口的平均寿命还不到三十岁,班超当时已经是爷爷级别,能为自己的梦想义无反顾,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班超此次出使西域并非只凭一腔热血,他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饱读史书的他对西域以前和现在的情况了如指掌。当时的西域完全被匈奴掌控,在西域各国征收重税,其中很多国家都想摆脱匈奴的奴役,曾经也派过使节向东汉求救,东汉虽然恢复了一些实力,但还是无法靠远征军去平定如此遥远的西域。

班超审时度势,制定了一套以夷制夷的策略,目标是联合西域各国,让心怀鬼胎的各国统治者统一思想,共同对抗匈奴。他精挑细选了36名壮士,以东汉使节的身份出使西域,凭借过人的胆识,非凡的意志和高超的智慧,开始搅动起西域风云。

班超把出使的第一站选在了鄯善国(前身楼兰国),首先鄯善国在地理位置上是通往西域南北的中转站,其次也是班固的偶像傅介子建功立业的地方。西汉昭帝期间,楼兰贵族联合匈奴,杀害汉朝官员,傅介子只身一人,带着几个随从和礼物出使楼兰,宴席上,傅介子刺杀了楼兰王,使楼兰重新归顺西汉。

也许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偶像,班超在鄯善国故技重施,但是这次不是刺杀国王,而是刺杀匈奴使团。班超带领这支特种部队,夜袭匈奴使团居住的旅店,放火烧死了匈奴百余人,并斩杀使团首领。在这一战中,班超留下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千古名句。第二天提着匈奴人头去见鄯善国王,国王被班超的气势吓得面无血色,仿佛想起了当年的傅介子事件,事已至此已经无法向匈奴交差,只有归附汉朝,并且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作为质子。

班超首战告捷,深得明帝的器重,被任命为司马继续出使西域。当时皇帝要给班超增加人手,被班超断然拒绝。当时西域基本上都是小国,很多国家也就几千人口,士兵不过百人。班超带领这36人特种兵,行动起来更加灵活,而且班超出使的目的也不是打仗,而是要说服这些国家的统治者,联合起来抵御匈奴,接受大汉建立西域都护来保护他们。

班超出使的第二站是西域大国于阗。当时,于阗国王刚刚攻破了莎车国,在天山南道称雄。于阗国内驻扎这一支匈奴使团,表面上说是保护它,实际控制着于阗大权。班超来到于阗以后并不被于阗国王待见,当时于阗巫风盛行,巫师为了讨好匈奴,故意在国王面前说汉使来国,天神发怒,需要杀掉班超身边的一匹黑马祭天。于阗王当即派人去找班超要马,班超知道来龙去脉以后,不慌不忙,要求巫师亲自来取马。巫师等众人来了以后,班超不容分说,手起刀落,巫师人头落地。这次他又提着人头,面见于阗国王,并且义正言辞,详细向国王陈诉了利害关系。于阗国王听说过班超在鄯善国的作为,也知道班超的手段非比寻常,恐慌之下,当即下令击杀匈奴使团,重新归附汉朝统治。班超此时也马上采取怀柔政策,赏赐了大量从汉朝带来的金银珠宝给国王,成功安抚了于阗。于阗周围的许多小国,看到大佬都已归顺,也都纷纷投靠汉朝。

收服鄯善平定于阗以后,丝绸之路南道已经畅通,班超于是把目光放到了北道上。当时北道上龟兹国依仗匈奴势力肆无忌惮,派兵攻破了疏勒国,杀死了疏勒国王,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傀儡皇帝兜题统治残暴,不得民心。班固抓住这个机会,带领36人团队悄悄进入疏勒国,他的计划是派手下田虑招降疏勒国王,如果国王不肯投降,就直接将其绑架,国王本来就不是疏勒人,到时候那些臣民肯定不会为国王尽忠。果然不出班超所料,兜题拒绝投降,于是田虑出其不意,健步上前劫持了他,班超收到消息立即进城,并召集文武百官,痛斥龟兹和傀儡政权的种种恶行,宣布另立死去国王的侄子为新君,得到了疏勒国臣民的支持。班超这个时候又展现了自己高超的外交智慧,他拒绝了群臣杀死兜题的请求,把他放回了龟兹,由此赢得了民心,并缓和了疏勒与龟兹之间的仇恨。

疏勒刚刚稳定的第二年,汉明帝驾崩,西域焉耆国趁汉朝大丧的机会,在匈奴的支持下围攻西域都护府,并杀害了都护陈睦。龟兹也联合姑墨屡屡发兵进攻疏勒。班超与疏勒国臣民一起奋起抵抗,坚守了一年多的时间。

汉章帝即位以后,认为都护陈睦已死,班超在西域孤立无援,所以打算召回班超,暂时放弃西域。疏勒国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举国忧恐,怕班超走了以后,又会沦为龟兹的奴隶。疏勒国一个都尉竟然在班超面前愤而举刀自刎。班超一行返回途中路过于阗国,国王亲自带领臣民出来迎接,并且放声大哭,更有甚者抱住班超骑的马腿,不肯班超离去。班超见状敢开万分,他知道这里的人民需要他,也知道自己的宏图大愿并未实现,于是他决定抗旨留在西域。

班超带领团队返回疏勒,带领疏勒军民夺回了投降龟兹的两座城池,并征召各国兵马一万多人,攻破了姑墨国,将龟兹完全孤立起来。此时西域大半国家已经尽数投靠汉朝,班超觉得策底平定西域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上书汉章帝,阐述了自己以夷制夷的西域政策和自己目前取得的成绩,并得到了汉章帝的支持。汉章帝派援兵1800人增援班超,并且同意班超的请求,联合乌孙国进攻龟兹。之后的数年里,班超联合疏勒和于阗,在汉军的掩护下,先后降服了莎车、莎车、月氏、龟兹、姑墨和温宿。公元79年,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西域诸国绝大部分已经归降汉朝。

又过了十年,期间班超击退了来自贵霜帝国7万大军的进攻,并讨平了焉耆、危须和尉犁等最后几个西域国家。公元94年,西域五十几国全部归顺汉朝,第二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

班超继续在西域精心治理,丝绸之路一片繁荣。公元97年,他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试图沟通遥远的欧洲。但是甘英一行到了安息西界的西海(现波斯湾)沿岸一带就止步不前了。不过,甘英此行进一步丰富了汉朝对于中亚甚至欧洲的认识,具有中西交流的重要意义。

西域一天天稳定,而年老体衰的班超思念家乡的心情也一日甚似一日。公元100年,班超上书汉和帝,希望自己的风烛残年之躯能够回到故土,书中有“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之句,读来令人唏嘘。皇帝看了这个书奏,加之班超的妹妹班昭又继续上书,备述班超之苦,感动之下,就让班超回来了。102年8月,经过长途跋涉,班超终于回到了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但因在西域久经战阵,再加上大漠风沙,班超早就有胸痛的毛病,回国后病情加剧,同年9月与世长辞,享年70岁。

班超以个人才智实现了万里封侯的抱负,而国家亦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给予支援,由此形成了个人抱负与国家利益的高度契合,丝绸之路在东汉得以延续,形成了继西汉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期。班超也将自己的名字深深印在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