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没有希特勒,还会不会爆发?

导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家都不陌生。有一种说法,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蓄意谋划的结果,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假如没有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会不会爆发?英国历史学者泰勒指出,希特勒并没有长期的蓄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只是希望德国再次繁荣富强,并且鄙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签定的《凡尔赛合约》。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计划的阴谋,他们的依据是希特勒公开的演讲和他的自传《我的奋斗》一书。他们认为希特勒是体系的创造者,从一开始便精心策划发动一场世界大战,他将毁灭阻碍他的人及文明,使他成为世界的主宰。但是,以希特勒的自传来作为依据,认为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划者并不可靠。《我的奋斗》一书是希特勒在德国监狱中口述的,他当时还只是一个纳粹党党员,因为煽动啤酒馆暴乱被抓。而且他还想着同英国结盟,摧毁法国的欧洲霸权。后来,在苏俄战争期间,德军受到两面夹击,而希特勒却大谈占领俄国的领土,建立一个大帝国。在柏林战役时,纳粹到了覆灭的边缘,希特勒自杀前还在说要让德国自己把自己毁灭。可以说,希特勒这些话,更像是随便在德国哪个啤酒馆的谈话中随处可闻的口出狂言。

希特勒

1932年,德国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局势很不稳定。德国民众对执政的资产阶级政党逐渐的不满,同时德国的共产党又借机对资本主义进行抨击,并且得到了很多德国中下层民众的支持,力量日益壮大。因此,资本主义政党希望拉拢以希特勒为代表的纳粹党,一起阻击德国共产党的势力。德国当时的国家大权在总统兴登堡手中,为了拉拢希特勒,兴登堡最终请希特勒来当德国的总理。兴登堡让为他可以通过议会控制住希特勒,建立一个完全支持他的政府。一年以后,兴登堡去世,德国大权自然落到希特勒手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整个政治博弈的过程中,希特勒几乎什么的没有做。

后来,在国际裁军会议上面,法国要求对德国的军备指标提出严格的要求,但是遭到了英国和意大利的反对。然而,希特勒的做法让人吃惊,他一气之下宣布退出裁军大会,一周之后又离开了国际联盟。希特勒是幸运的,因为各国国内的问题,他的这些举动并没有遭到各国的军事干预,相当于德国获得了军备发展上面的默许。

行军中的德军

一战后的国际制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裁了德国,但是却加重了德国人心里的仇恨,并且也没有能力阻止德国的崛起。1938年3月12日德国与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合并,并且在六个月之后,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希特勒之所以敢做上面这些事情,是因为他相信英国、法国不可能对德国开战,全面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很低,德国占领苏德台地区也并不是为了发动战争。

导致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各参战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合约》,这个合约各国并不满意,而且对德国而言,太过于严苛,使得德国民众产生了复仇和怨恨的情绪。正是合约中的巨额赔款,无时无刻的侵害到每一个德国人,这是使德国人感受最深刻的一项,几乎所有的德国人都把自己的不幸归结到赔款,进而把仇恨引向合约,更激发了德国的复仇情绪。

希特勒并没有计划阴谋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他当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赔款使得每一个德国人都有强烈的复仇情绪。同时,欧洲各国没有能力维持《凡尔赛合约》的执行,各个国家之间的意见不能统一,使得希特勒相信德国占领苏德台地区并不会引发大战。如果当时德国没有希特勒,那么也可能会有另一个希特勒上台,引发德国民众的这种复仇与怨恨情绪。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文字素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