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种尽管心怀锦绣,屡出良计,居功至伟,最终难逃赐死的厄运

​越国功臣文种 尽管心中有七计 却不能救自己 最终被勾践赐死

说起越国,大家一定想到越王勾践,因为卧薪尝胆这个历史典故是家喻户晓的。越王正因为听了文种的计谋,加之范蠡的辅助,最终十年磨一剑,灭了吴国,成为称霸一时的强国。


越王勾践能打败吴王夫差,谋臣文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待复仇大业完成后,勾践竟然赐死了文种,到底为了什么?

文种可谓越国的肱骨之臣


文种早年随父经商,后在越国定居,因多智谋,得越王勾践的重用,成为勾践身边举足轻重的谋臣。那时越国只是个弱弱的小国,因为在越国旁边有个虎视眈眈的仇敌——吴王夫差。而且还有杀父之仇,越王每天提心吊胆,生怕吴国来攻打,因为自身的军力是无法与强大的吴国相提并论的,简直不在一个级别上。


可是勾践不想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索性主动攻打吴国,尽管文种,范蠡苦谏,但无法改变越王的主意,其后,就发生了吴越之间著名的战役——夫椒之战。结果不出意料的以越国惨败收场,也就有了随后的勾践夫妇到吴国做人质,文种深知勾践作为一国之君,一定不能承受吴国给予的羞辱,于是让范蠡同入吴为奴,时时防备勾践寻死。而他则留在战败后的越国,带领国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为后期复国做战前准备。越国有文种在,尽管接下来又经历了天灾人祸,百姓并没有游离失所,再加上文种不间断地对百姓进行爱国教育,因此,国民比战前更拥护勾践,更痛恨吴国。

文种献灭吴七计


勾践在吴国为质三年期满,回到越国。文种又向勾践献灭吴七术:

一是捐货币以悦其君臣

二是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

三是给美女,以惑其心志

四是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

五是遗之谀臣以乱其谋

六是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

七是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有了文种的“伐吴七术”,再加上勾践的“十年重聚,十年教训”,最终,越国大败吴国,复国雪耻。

文种被勾践赐死


在越国灭掉吴国后的庆功宴上,文种高兴的说:“我胸有七略,如今灭吴兴越只用了三略。”文种的话自然引来无数大臣的恭维。不过有一个人却并没有显得高兴,这就是勾践。

一日文种身体有恙,以数日不能上朝,勾践前来探望,这次探望带的不是什么糕点,而是属缕之剑。勾践问文种:“你说你胸怀韬略七术,如今只用了三术就帮我灭吴兴越,那剩下的四术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呢?”这句话说得太奇怪了,文种毫无防备,慌乱地应道:“臣也不知。”

勾践突然将属缕之剑掷于床侧,恶狠狠地说道:“那你就带着你的四术,去对付死去的吴王先祖吧。”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掉了。属缕之剑,当初可是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的宝剑,如今竟又出现在自己面前。文种此时才明白,然而悔之晚矣。


文种并不是被复国有功冲昏了头脑,更不是贪图荣华富贵,而是对于勾践了解的不够透彻,更不清楚王者之道和人应该知恩图报的本性,往往是无法共存的,印证了“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的道理。尽管心怀锦绣,屡出良计,居功至伟。而最终也难逃赐死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