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苏州、合肥、福州、郑州、长沙、南昌谁会升级为副省级城市?

听风146509205


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副省级城市之争(甚至直辖市之争)早在十几年前就存在,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这种论调还是时不时的会出来,今天借此机会简单谈谈副省级这些事。

副省级城市存在的历史原因

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对副省级城市的来龙去脉已经讲过很多次了。对于我国现有15个副省级城市成立的原因,是有特殊的历史原因的。

第一、副省级城市的前身大部分是计划单列市(杭州单列),当初设立计划单列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要么是靠海,要么就是工业经济基础较好,便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这与当时提出的: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的政策是相符的。

第二、后来很多计划单列市改为副省级的主要原因在于,便于推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计划单列市虽然说在政策方面受到国家和地方支持,但是行政级别当时与其他地级市无差别,要知道猛然间从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遇到的阻力是很大的(不仅仅是政府层面还是有民间大部分国营转私营或者破产都是这个阶段),所以就有人提出:提高这些城市的行政级别,简单就是提高这些城市一把手的行政级别(副部级)这样就可以官大一级压死人,将政府的政策强制推行下去,不得不说这种做法确实使我国稳定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了转型!

随后计划经济转变市场经济改革完成后,这些城市顺利成章的成为副省级城市,主要影响就是因为这个城市所有任职人员都要比普通的地级市高半级(一般地级市都是正厅级)。

那么国家还会重新设立副省级吗?

如果问会不会设立直辖市,个人觉得未来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副省级城市说句实在话,国家没有设立的必要了。原因有几点:

第一、国家中心城市已经被官方定义为城镇级别的最高级,这就意味着以后副省级城市大部分要被国家中心城市取代。副省级作为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只会越来越少,个人觉得甚至大部分副省级都会搭上国家中心城市这趟车(部分副省级城市或许会成长副中心城市)。

第二、副省级城市如今与普通省会城市差别真心不大(主要指政策方面)。比如:副省级城市一把手与省会城市一把手(一般都是省委常委)都是副部级干部,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下面的干部级别;但是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支持上几乎没有差别(甚至有些副省级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要比有些省会要少)。

综上,个人觉得国家重新设立副省级城市的概率不大,甚至设立不设立副省级与老百姓实际利益关系不大,其他的大家懂的。

如果真的设立副省级会是哪几个?

假如我的理解有问题,以后被打脸的话,个人觉得苏州、合肥、福州、郑州、长沙、南昌这几座城市能被升级为副省级的,最大概率应该是郑州,然后是福州,最后是合肥。为什么是这样?

第一、郑州作为支持建设的9大国家中心城市,其城市行政级别是最低的,如果为了发展城市和经济需求提高城市级别势在必行,甚至个人觉得未来国家会放宽国家中心城市的权限(比如:提高城市级别等),说白了起码要对的起国家中心城市这个称号!

第二、福州作为福建省会城市,虽然说厦门作为副省级城市但是本身经济带动作用有限,福建要想经济快速发展,支持福州成为副省级城市,提高行政级别对于福州领导福建地区的经济发展很有必要。因为一个不被认可的老大带着小弟发展经济自然没有底气!

第三、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虽然说得到全省资源的支持经济发展有成绩,但是安徽的地理位置导致其省内很多资源(资本和人力)外流,周边有南京、济南、、武汉、杭州等一批重量级竞争对手,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本身吸引力不足。如果长期下去,经济发展肯定受到影响。所以提高其行政级别或许对于经济发展有利,主要是为了提高合肥与其他周边城市同等的地位!

综上,个人觉国家重新设立副省级城市的概率不大,大概率的是提高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级别,然后吸纳一些经济基础和带动作用强的城市进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行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创不易喜欢城市问题的朋友可以关注、评论、点赞哦。


勇谈房产壹贰叁


从现有的国家城市划分来看,苏州、合肥、福州、郑州、长沙和南昌中,不会有城市成为副省级城市了。

从1994年实施副省级市(除了1997年重庆直辖市成立,重庆的副省级市地位自动取消),20多年来,全国的副省级城市一直维持在15个,还没有出现过新的副省级城市。

副省级城市的前身是计划单列市,更多的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针对特定地区的一些规划。

国家城市的体系(港澳台除外)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层次。

第一层次的四大直辖市这一层次为省部级。

第二层次的是15个副省级城市这一层次。

第三层次是除到二层次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国务院批准的唐山市、吉林市、大同市、包头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齐齐哈尔市、无锡市、淮南市、青岛市、洛阳市、宁波市、邯郸市、本溪市、淄博市、苏州市、徐州市等十八个“较大的市”。

第四层次为一般地级市。

在2016年之前,苏州、合肥、福州、郑州、长沙和南昌这六座城市都属于第三层次的城市。

但2016年12月,郑州已经被基本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了。



驽马小卒


苏州最没有可能,东面的,西面的,省内的省外的,都不希望苏州更好,一个机场都批准不下来


老董说2019


我认为郑州成为副省级城市的可能大一些,下面听我细细道来。

第一,郑州是中国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看下图,九大国家中心城市除了郑州外,不是直辖市就是副省级城市,只有郑州是省会地级市。其本身的行政级别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有些不匹配,与其它国家中心相比,似乎地位矮了一点。这也是郑州对升级为副省级城市的急迫需要,正因为是国家中心城市,其比苏州、合肥、福州、长沙和南昌要有优势升级为副省级城市。

二、从经济上说,虽然比不上苏州,与长沙也有点差距,但领先于合肥、福州和南昌。而且近年来郑州的经济增长很快,有赶超长沙之势。而且郑州的经济比其它的一些副省级城市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西安、宁波、厦门都要高,有成为副省级城市的经济基础。

三、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苏州虽然经济发达,但处在上海的阴影之下,在省内还有副省级城市南京,成为副省级城市的概率与必要性都差一些。长沙因为北有武汉南有广州深圳,难以升级为副省级城市,其他几城就更加难了。关键是河南人口上亿,是郑州的强大后盾啊!

所以,如果国家还会增设副省级城市,郑州的升级的机率会很大。


榜观者清


副省级计划单列市有那些?

副省级计划单列市一共十五个。

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还很落后,国家政策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让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对外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等布局在东部沿海多达九个,分别是大连、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这个时期东部沿海城市利用出口外贸便利,大量使用打工人口的低廉劳动力和资源倒挂的低廉价路,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通过出口、退税积累了财富。

东部沿海地区的这种发展模式没有可持续性

整个世界就这样大,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无法依靠这种模式彻底崛起。世界市场没有那样大,国内资源也无法承受。
资源倒挂现象使资源开采地区环境破坏严重,地区经济落后。

大量人口流入,在快速积累财富时,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孤寡老人问题。用人地区不培养、不养育的用人模式,给人口流出地区造成极大负担,用其子而不养其老,母子常年两分离。留守儿童问题。父女、母子常年分离,在子女教育上存在巨大风险,待子壮南飞,父老北归,母子终生常分离。养老问题。外出打工人口,老了、病了、倦了回到家乡,用人地区同样不养其老,用其壮而弃其老,不仁不义。人口输入地区,常驻人口和户籍人口比例和内地人口比例严重失调。今日的青年劳动力老了,其地区老龄化将更加严重。今日的红利就是明天的负担,谁去补这个空?以深圳和郑州人口看看。


社会主要矛盾由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落后生产力矛盾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转变,国家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国家中心城市成为新格局。

已确定的九个国家中心城市。


按大区布局中心城市在明清早有先例。
对比可以看出,福州将更有可能成为中心城市。

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己经发生重大变化。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副省级市是在原来的计划单列市基础上,自中编【1994】1号文起公布为副省级城市。当时共有16个副省级城市,后重庆晋升直辖市,余下的就只有15个城市。可二十多年来就没有再增加一个新的城市进来,也可以看出这种副省级城市称号是一种特定时期的产物。

虽然我国具有权力高度集中的客观事实,行政级别也在城市发展中竞争优势非常明显,一个副省级城市在全国范围内的具有很高的资源配置能力。很多城市都想加入进来,高层也会有所心动,但只要这个口子一打开。无论是哪个城市加入进来,紧跟着就一定会有很多城市蜂拥而入。

即便已加入的城市中的实力和重要性参差不齐,但既来之则安之,估计也不太会去变动。后面也不太可能随随便便就放其他城市进入到这个俱乐部来。


目前的15个副省级城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其中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是计划单列市,其它都是省会城市。

而想进入的城市除了苏州、合肥、福州、郑州、长沙、南昌之外,还有无锡、烟台、泉州、佛山、乌鲁木齐等城市。

可笔者看来以上的这些城市的机会都不明显。估计真正有可能的城市只有一个,那就是雄安。

对于以上的城市中一定要选出哪个城市机会最大,那估计首选应该是郑州。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急需一个城市来领导和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接着是福州和长沙,福州与厦门这种行政权力不对等会制约着福州带动整个福建的作用,而长沙作为长江中游的第二大城市,辐射的范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武汉估计难以承担,需要加入长沙来最强中部地区战斗力;

最后才是合肥、苏州、南昌。

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排序是:雄安、郑州、福州、长沙、合肥、苏州、南昌。


鞅论财经


副省级城市不是晋升制,所以不存在升级的说法。而且副省级名单两次都是以整批名单公布,并不是单独公布某个市。

未来如果有可能出现新的副省级城市。郑州和长沙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河南湖南都是经济规模较大的省份,而这两个省份都没有副省级城市,而这两省省会偏偏是近几年中西部地区进步速度最快的省份。郑州从成为省会之前的小县城,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新一线城市,其成长速度非常之快;而长沙则是整个中西部地区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更是高教重镇,其实力来说虽非副省却胜似副省,所以长沙是题主所列城市当中最有可能升格的。

合肥和南昌目前还不太可能,因为实力还有所欠缺。苏州虽然实力强劲,但也不太可能。因为副省级城市当中有五个特殊的城市,名为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当中仅有的五个非省会城市,因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省会同级,所以用框为副省。而苏州不是省会,所以苏州升格副省只能通过成为计划单列市而间接成为副省级。


城市发展报告


除了苏州,都有可能。苏州连建个机场都各种推脱,还想副省级?不把他拆分了就不错了。


超越文体社


就像学习好才能当班干部 ,作为学习好的优等生,苏州GDP这么高 ,连个副省级称号都没有,太寒心了吧!和这么多省会城市放在一起比,苏州这区区地级市是幸事呢还是幸事呢?!


QQ宠物宝贝


郑州和长沙俩个城市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