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你认为哪一篇略胜一筹?

梦若花瓣


这两大名楼我都曾登览,也许现代的都市化进程快了,使这些原本壮阔的景观失去了部分丰彩,留在我心中的是两大名楼的文彩绝代的唐宋两个文化鼎盛时代的名篇。以我个人愚见:《滕王阁序》胜在文彩,《岳阳楼记》胜在襟怀。滕王阁诗会有点类似于魏普时代曲水流觞的文化游戏,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初唐还盛行骈体文,是文人雅士必修的文体,所以大多数骈体文形式重于内容,而王勃的诗序形式、内容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以至于现代人大多记得诗序而记不住诗本身。其中最受人推重的是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确实将登临秋日赣江高阁远眺的美景写得跃然纸上!《岳阳楼记》的作者除了是文学家外,还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所以他描写登临洞庭湖边的岳阳楼时由眼前的美景自然道出了人生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两人的共同之处是情文并茂,充分展现了各自的情怀。因王勃英年早逝,他还没来得及体验人生的黄金时段,他的情我们只看到了友情:《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是多么真挚的写照,那么自然平叙却更显深意!范公很幸运,经历过战场与政治斗争,心境得到升华,以爱国忧民寄托情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从这方面看肯定是范公高出一筹!


剑客醉酒



《滕王阁序》乃王勃刚届弱冠之年所书的千古第一骈文名篇。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中,恰逢王勃赴交趾探父路过此地,即兴而作。

骈文中词澡华丽,排比对仗气势磅礴,通篇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其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才子王勃无人可及项背之佳作。



《岳阳楼记》则是范仲淹年近花甲之作。史载范仲淹根本不曾亲登洞庭湖畔岳阳楼,而是受好友滕子京之托的命题作文,作为混迹官场宦海的老司机,范仲淹深谙为官之道,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人生哲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深得朝纲庙堂之赞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见真知,故多受后学仁人志士之推崇。《岳阳楼记》里文正公笔调沉稳大气,借景抒情议事之高超技艺令人叹为观止,传递普世正能价值亦是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原因。



王勃之《滕王阁序》胜在文采;而范文正《岳阳楼记》胜在思想。如果非要以翩翩青年才俊与青衫饱学大儒相比较,笔者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矣!


湘村農家AA


首先谈一下《滕王阁序》,这篇著作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代表作。有一年王勃去探望父亲,路过滕王阁,当时滕王阁刚刚建成,主人大摆宴席庆祝,当然也不会少了那些达官和文人墨客,他们挥亳泼墨在作诗。王勃被滕王阁的宏伟建筑所吸引,赞叹不已,走向案前,挥笔写下了这篇不朽名著《縢王阁序》,在文中不乏有很多优美的千古名句,而我最为欣赏的是″落霞与孤骛齐飞,天水共长天一色″,在这篇文章中,王勃的满腹才气表现的淋漓尽致。

另一篇《岳阳楼记》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这篇文章是应范仲淹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中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晴天或雨天带给人们的感受,告诉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哲理。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的局限,而是通过阴雨天去说明一个道理,使文章得以升华。文章以记叙、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让人爱不能罢。

《縢王阁序》和《岳阳楼记》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都是优秀之作又各有干秋,如果拿两篇文章比较的话,我觉得还是王勃的《滕王阁序》更胜一筹。


Wqhua


喜欢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用户哑舍




说明:在这里,“悟空问答”提问的题目,岀现了笔误。提问中的《岳阳楼序》,应该为《岳阳楼记》。特此说明。

谢谢。

《滕王阁序》与《岳阳楼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两篇奇文妙文。可以形容为伉俪灿章,姊妹丽文。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以骈体文文体,讴歌了江山之无艰美景,寄怀了唐初诗人的一腔激情。其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用多情的笔墨把大自然的景致跃然纸上。千年来文家一直作为文范,奉为经典。



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作者引用了大量历史典故故事。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还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等思古幽今之不朽名句。



《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失败后,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一生努力倡导人文情怀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范仲淹文章诗歌存世305首,内容非常广泛,或言志感怀,抒写伟大的政治抱负;或关注民生,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或纪游山水,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岳阳楼记》是他不朽的代表作之一。另外还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作为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思想上继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在作品中又结合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思想。从而使他的文章寓意深刻,主张昭然。



在研读该文后,我们似乎看到,范仲淹站立在岳阳楼上,仰天长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如告戒自己也䜣诸天人的声音。


FangCaoAn


《滕》的词藻华美,洋洋洒洒,罗叽巴嗦。不过想学点词藻读读《滕》还行。

《岳》的行文更流畅、写景状物精练,气势更胜一筹。

《滕》重表达个人际遇和人生沉浮,有发个人牢骚之意味;

《岳》展现忧国忧民的天下情怀,胸怀博大,境界非《滕》可比,文章立意高下不言自明。

综论:《岳》比《滕》强,强很多。


3h山河


《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都是千古名篇,文采斐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单从文质而言,难分伯仲,楼以文而名,文以楼而传,文和楼相得益彰(滕王阁和岳阳楼作为中国四大名楼, 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吟诗作赋,这些诗赋又提高了楼的知名度)。两篇美文都有叙事、写景、状物、抒情和言志的表现形式,《滕王阁序》出自唐代年少气盛的青年才俊王勃,《岳阳楼记》出自宋代人过中年的参知政事范仲淹。王勃作此文时26岁, 属初出茅庐、年轻有为的青年人,范仲淹作此文时57岁,属阅尽沧桑、历经磨难的中年人。相比较而言,我认为《岳阳楼记》比《滕王阁序》要略胜一筹,岳阳楼记胜在何处?

一、胜在意境。在借景抒情的过程中,《滕王阁序》意境悲观,借景借古多写自己的怀才不遇,充满了失落感,文章自始至终展示的情绪是落寞和无奈的,甚至有淡淡的伤感;《岳阳楼记》是范仲淹遭贬、处人生低谷时应滕子京所邀而写,意境开阔,积极向上,多写超出物我的家国情怀,进退皆忧家国,最终展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封建士大夫的思想境界。

二、胜在境界。《滕王阁序》多描写“小我”,以自己为中心看事物,谈历史,似有看破红尘之意,从最后两句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可见一斑,也就是《滕王阁序》的境界始终没有走出“小我”,境界有点消沉,虽然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之豪言,但还没有走出自我的境界。《岳阳楼记》则体现了“大我”,境界高远,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气魄,从自然之阴晴、人生之悲喜,悟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为政之道 ,进而升华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境界,这已经到无我的境界。

三、胜在阅历。作文章时王勃阅历比较浅,范仲淹则阅历丰富。王勃作…《滕王阁序》时25岁,青春年少,阅历还少,所以文章的厚度、深度因人生短暂而稍显不够;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时已57岁,可以说历经宦海沉浮、阅尽沧桑,对人生看透了很多,而且有着中国文人特定的家国情怀,因此文章的感染力在最后达到了高潮,体现了一生对“先忧后乐”的坚守。当然这不能怪王勃,他英年早逝,在中国文坛留下了巨大遗憾!

个人管见,不见得正确,但两位文学巨匠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文可之


关于《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的对比与分析

郑重申明

《滕王阁序》与《桃花源序》一样,都以序而名垂于世,比之其诗流传更为广泛,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举世皆知,由于赋记风物的代表性,对于两文已有许多评论论述,在此不再重复,笔者从王范两人的社会生活及文学方式来对两作品加以评论,请大家指点。

一、王勃与范仲淹的生活经历影响。

王勃生在唐代,家境不错,因此读书五车,才高七斗,又值青春年少,豪气冲天,在滕王阁序里奔涌而来的是磅礴的文化气息,引经据典,在不断铺陈扩展中,宇宙与个人的天地之大、人生卑微、千古风流于其笔下鳞次栉比的扑面而来,这些均来自于其家庭环境的文化传承及其用工功学习阅读前代典籍、继承并加以创新的文化自觉。范仲淹少年家贫,于生活磨难和挫折中不断发愤图强,艰苦度日,勤学自立终成一代大贤,在北宋的社会生活,中一介文人文武经略,为国为民做出了许多大事,其守边令敌人胆寒,其爱民为国,一身正气,可从文中细品。在北宋文人治世经国推动中国文化经济进入封建社会中期最鼎盛的那段历史时期里,范仲淹虽然没有王安石的惊天动地,但也是半斤八两,他的贫苦生活没有成为他的绊脚石,反而成为他发愤图强的擦火石,让他名垂千古。李商隐说“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之中少伟男”大抵如此吧。从两人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文学底蕴及文学创作的差别。初唐时期由战乱走向和平稳定安宁,生活其中的人们求雅求美求文,王勃脱颖而出,文名于世。其文中与社会奋发上进的进取精神和个人融入社会的天人一体的中国思维方式,让他的文章里千古之事于一笔而胜,一人悲欢胜千年慨叹。范仲淹在自我生活的磨练中,心怀家国,在文人治世经国的时代潮流中,以一名政治家的自觉,在北宋那个四敌环顾的时代背景里,首先考虑是国家社会,然后才是个人,他把文学创作当做一种业余爱好,闲暇时偶一为之,乃真性情也,因此其传世之作可见其胸襟之旨。两人的生活经历及时代背景里的内心积淀成为个人成文的生活积淀,在时空的节点上,他们用自己的笔记述了那一刻从天地到家国到个人的三维心理共振,各得其文,各有其妙。

二、王勃与范仲淹两人在继承文风传统上的实践价值。

由南北朝到初唐,中国文学在三四百年里温润成长,逐渐走过了黄金发展期。诗歌散文形式内容不断富足,五七言诗茁壮成长,先秦以来的散文注入社会生活的自然情趣,骈四俪六的文化之美如美人出镜,满身珠光宝气,靓丽惊艳,雍容华贵。初唐时代骈文仍在统治地位,而王勃的《滕王阁序》则是骈文之中的珍珠,其艳其美、其才其情于文中一览无余。王勃在遍观群书中对于经典的典故的适度的应用加工,让许多经典典故活化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丰富充实的自己文章的素材底蕴,让文章系统丝丝蔓蔓间交错互联,活力十足。其文之名有赖于典故的合理融入,也成就于个人生活心理的不断入戏,把酒临风,喜极而泣,一目千里,泪尽而悲,大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苍茫耗散,但有陈文中的慨叹却无余悲,青春才气,少年心境,执意人生的漫漫追求,成就其最辉煌最耀眼的历史瞬间。

范仲淹《岳阳楼记》创作之时,由于庆历新政的失败,作者出为地方官,从政治的高位落到外放的官员之列,自我的政治眼光和学人的眼观天下的隆中之虑,让他时刻不忘牵挂于朝堂,以文传志,印心入局,山水风物,悠悠我心,故国田园,融融我情,但家国之思中始终秉承着内忧外患里为国为民的忠贞爱国思想意识才是这位政治家的时空底线,他用自己的政治生涯一直实践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在几十年的社会生活中文武经略,成就了其光辉的人生篇章。

自唐朝中期的古文运动以来,韩柳为首反对骈文的过饰堆砌的弊端,大力号召推行先秦古文文化运动,影响很大,但随着这些人的去世,最终古文运动是人去言消。古文运动在北宋却成为文化复兴的一大亮点,八大家中六人属于宋,并且其创作实践及创作实绩远远超过了唐朝时期。范仲淹虽无意为文,但在社会文化风气变革中的文化自觉让其自觉的融入到这场古文运动中去,其《岳阳楼记》尚实古朴,有真意,存真趣,内敛含蓄,中年心境中的昂首其上驽力其中的灌注,在古文的文风普及里,稍文饰,弃典故,真性情,得古文运动的真谛,与《醉翁亭记》、《喜雨亭记》等系列里游记赋传文章均以字短情长的尚实存真求趣求美求善一脉相承。因此在由骈文向古文的进化变革中,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但其进化痕迹十分明显,王勃的《滕王阁序》由骈入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语句求工,类骈文状风物人心十分精当巧妙,能明显看见骈文与古文相互融合的痕迹。

文体变革是写作方式上的一种推崇出新的发展过程,不厚此非彼,应用点化传统,文之巧而技之妙,临心写意,各得其趣。王勃的《滕王阁序》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确立了各自不同的文学归属,却能相互映衬,芝兰其室,妙哉。

20190707

郑重申明


庄子邻水


《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这两篇文章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因人的境遇不同,喜好不同,故评价也会有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个人认为 《滕王阁序》略胜一筹,理由如下。

1、《滕王阁序》中对景物的描写十分精彩,细致入微,浑然天成。从壮丽的楼阁到秀丽的山川,宛如一幅美妙绝伦的画作,缓缓的展现在世人面前。“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将湖光山色写得极富生命力。“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将楼阁高耸入云的气势写得蔚为壮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既有色彩美,也有动态美,更有空间立体美,带给读者无暇的想象。

当然《岳阳楼记》中对景物的描写也很出彩。“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这几句令人印象深刻。

个人认为,在对景物的描写上,《滕王阁序》略胜一筹。

2、当年王勃南下探亲,路过滕王阁,参加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 《滕王阁序》,可以想象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王勃所用时间很短。而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时候,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写于邓州,应好友滕子京之请,创作的时间可能更长。

就创作时间的紧迫性来讲,王勃的这篇《滕王阁序》略胜一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你认为哪一篇略胜一筹?


阅读与思维


《滕王阁序》与《岳阳楼记》两篇都是写景名篇,千古传诵。但我认为《岳阳楼记》较《滕王阁序》更胜一筹。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自叙遭遇,表达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滕王阁序》全篇辞采华美,对滕王阁的描写达到极致。全篇行文起伏跌宕,由宇宙的无限而想到人生有限时光,既表露出对时光流逝却功业难成的感慨,也表现自己身处逆境仍心胸开朗,意气风发,真情溢于言表。“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经典句子令人赏心悦目,千古传诵。

《岳阳楼记》的精彩传神和魅力所在,是其所包含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无疑是千百年来知识分子“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的传承,是他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真实写照。范仲淹"要么做个好大夫,要么做个好宰相。好大夫为民治病,好宰相治理天下"的崇高理想境界,在《岳阳楼记》中得到体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胸襟阔大,正大光明,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字字珠玑,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王勃的《滕王阁序》抒发的是青年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理想信念不灭的壮志豪情,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的是国家栋梁治国理政,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艰辛历程真切体验后百感交集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