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在现代战争中,骑兵为什么会逐步退出舞台?

yuuuu_萧萧


网络上有个段子,说是马克沁重机枪,让昔日骠悍威武侵略成性的游牧民族,突然就变得载歌载舞、爱好和平了;说得不一定全对,但不可否认,正是因为轻重机枪、坦克等威力强大的陆战兵器的出现,让骑兵在现代战场上由先前的突击主力,变得鸡肋般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战时期,波兰骑兵高举马刀,冲向德军坦克的宣传画,即是历史事实,同时也是纳粹的夸大其词,目的是为了宣扬法西斯德国的强大和不可战胜,衬托德国装甲集团军的先进,以及波兰骑兵战术的落后,毕竟骑兵适合冷兵器时代。

但波兰骑兵大无畏冲向德军坦克的画面,可谓骑兵最后的荣耀,战后各国的骑兵,都似划过天际的流星般消失了,大都数国家的军队,已经不再保有骑兵这一独立的军种,有的也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了营连级别的骑兵,除了方便高原、山地步兵巡逻以外,也方便拍摄影视剧什么的。

骑兵,其机动性包括灵活性,当然要比纯徒步的步兵要来得强;现在,美军尽管也有称骑兵的部队,但却是搭乘直升机和坦克、步战车、自行火炮等机动的载具前行了,与以前骑马的骑兵则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以前的纯骑兵,就是依靠马匹在战场上的冲击力和快速机动能力,对敌发起机动围追堵截,是骑兵对于步兵的最大优势。

但战时就已经发现,当骑兵在冲击配有大量轻重机枪火力的阵地时,骑兵的军刀冲锋,简直就是自杀行为,在轻重机枪和步枪等组成的强大火力面前,骑兵进攻很难取得成功,相反骑兵的伤亡率会非常高。

二战时,特别在欧洲战场,动辄都是坦克集群进攻时,骑兵实际上已经没什么卵用了,波兰强大的骑兵,在德军装甲部队的冲击下,伤亡惨重无异于自杀行为,波兰也在德苏军队两面夹攻下很快又亡国了。

综上,一战时,大量轻重机枪的运用,基本上已经让适合冷兵起时代的骑兵无用武之地,只是在机动围追堵截时,骑兵尚能发挥比步兵更强的作用。

二战时,随着坦克的大量使用,骑兵的血肉之躯与坦克的钢铁交锋,岂有不败之理;况且,二战时,步兵手中枪械的火力也比一战时强多了,对于骑兵的威胁也就更大了。

因此,战后许多国家,干脆就取消了骑兵的建制,不再有骑兵了;因此,骑兵也就成了历史,只能在书中或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才能看到了。


国平军史


在现代武器面前,尤其是机枪,坦克的出现,加速了骑兵退出战场。

一个例子就是二战德军闪击波兰战役中:

波兰战前有20万骑兵外,还有600多架飞机。可惜战争爆发后,大部分飞机没来得及升空就被德军击毁。战争爆发的48小时里,波兰损失了340多架飞机,一周后所有飞机被毁。

骑兵更惨,波兰无比自信骑兵的威力,让骑兵冲在最前对抗德国坦克。结果仅三天内德军就消灭所有骑兵。当骑兵被消灭后,波兰军队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对德国来说,他最依赖的是坦克部队,波兰没有骑兵的心理就跟希特勒没有坦克一样,于是波兰速亡。




大龙玩收藏


毫无疑问,骑兵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特别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亚历山大重装骑兵、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蒙古骑兵、凶猛彪悍的哈萨克骑兵,都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骑兵这个兵种风光了数千年,所以,对于骑兵的离去,很多人都感到不舍和惋惜。

公元前333年,伊苏斯之战中亚历山大的骑兵

那么骑兵为什么会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呢?先看两个战例: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张家湾、八里桥之战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三次大沽之战失败后,英法联军占领天津,继而向北京进发,准备一举拿下北京城,京畿重地危在旦夕,清王朝自然要派最能打仗的军队和最善指挥的将领去阻击外敌的入侵。

于是命令能征善战的蒙古亲王曾格林沁率领蒙古骑兵火速奔赴北京郊外的张家湾、八里桥一带迎敌。曾格林沁率领的骑兵有数万人,官兵骑术高明,勇敢不怕死,冲锋陷阵不含糊,但战至最后只剩下几十人,不得不狼狈地撤出战场;而英法联军只有数千人,手里有洋枪洋炮,在几乎没有损失的情况下就轻松战胜了清军战斗力最强的骑兵。

二战中,波兰骑兵对纳粹德国坦克集群的冲击

其实在一战之前,骑兵这个兵种就不受待见了。看《丘吉尔传》的时候,丘吉尔中学时的学习成绩不好,考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时候,数骑兵专业的录取分数最低,丘吉尔的父亲以丘吉尔上骑兵专业为耻辱。那么,在二战中,波兰的骑兵师疯狂地挥着大刀向希特勒的坦克集群冲杀,算是完成了骑士最后的疯狂,结果可想而知,简直不忍直视。其后,各国基本把骑兵列入淘汰的行列,即使现在到蒙古国去看一下,他们的骑兵也存在,但已只是礼仪的性质啦!并不具有实际的战斗力。

二战中的波兰骑兵

结论,技术决定战术

在军队中,有什么的样的武器,就打什么的仗,这是普遍的规律。当一种新的武器出来以后,那么新兵种也会出现,随之出现相应的战术。比如,航母出现以后,海军就出现了航母这个兵种。其实,这也符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骑兵的衰败不是偶然的,是科技和武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下一步很可能有其它的兵种也会被淘汰。想到这一点,就好理解骑兵的退出了。

一家之言,敬请批评指正!


止戈军是我


回答;现代化战争早已经不是单一的兵种对抗,是成体系对抗的。

骑兵已经不适合现代化的战争,现代化的战争是什么;信息化,电子战,网络空间战,讲究的是陆,海,空,天,电,甚至还有太空卫星战在未来都有可能。


骑兵的武器单一,单一的刀,剑,步枪。

现代化的枪支武器有各种重火力,大口径,火力更加强大的机枪,火炮,导弹,陆战有坦克。

导弹可以连发,而且发射距离从几十到上万公里,是看不到对方从那里发射的,只能拦截,这个是骑兵做不到的。导弹发射有海,路,空,发射。骑兵面对对手一阵冲锋对方在哪都是找不到的,而且还有可能被导弹轰死。信息化时代,骑兵人与马的目测距离是非常有限的,信息化战争各种预警雷达,飞机,夜视探测仪都可以探测远距离目标,并且攻击目标。



夜听繁星话心理


骑兵在古代无敌的原因是极强的机动性和突击能力,这在赵国搞胡服骑射后才显示出来的。象棋中体现的是春秋以前的战争,就凶狠的是车,马只能是辅助力量。从前的车是靠马拉的,突击能力和机动性肯定比不了马,所以马横行了差不多2000年,在缺少远距离攻击和快速攻击的年代,马的高机动性决定了对步兵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在局部优势地区快速进攻,取得战果(或者失败)后迅速脱离接触,敌人失败了就是灭亡,胜利了也无法消灭自己,总是立于不败之地。骑兵最大的作用就是攻敌所未守,在敌人援军未到时解决战斗,能在总体的人数少于敌人的情况下午在局部产生数量和实力的优势。

到了近代,机械化的机动性远强于马,德国在一战中就能做到,用火车快速把士兵从西线拉到东线打个胜仗然后再拉回西线,几天内完成一次千里突袭再回到原来的驻防地。从前打仗,士兵大部分时间都不是打仗,而是在行军,现代化战争士兵可以做到上车睡觉下车打仗,骑兵的远距离奔袭优势没有了。而在接战状态下速射火力连续射击打掉了骑兵近突击力量,200米都成了骑兵不可能突破的死亡距离,而坦克的出现有了和骑兵一样的突击能力还有了比重骑兵更好的防护,所以现代战争就又重演了中国象棋中车的霸王形象。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战场上决定胜负的都不是总人数多少,而是在局部能形成的火力优势,总人数再多,如果投送能力不足,前军在被屠杀,后军无法赶到增援都是没用的。在古代投送能力最强的是马,所以骑兵无敌,现在投送能力最强的是机械化部队和空降兵,所以骑兵完全无用了。


海中岩haha


始皇帝兵马俑坑当中的“骑兵俑”,说明骑兵这个军种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由于马的奔跑速度在20分钟内可以保持40公里/小时,这要比步兵徒步行军快了很多,战场上的机动能力大大加强,并且大批的骑兵部队冲锋过来的冲击力在冷兵器时代是非常强大的!比如说:北宋时代北方南侵的金国完颜氏的骑兵,不但人披重甲马匹也是厚甲,号称“铁浮屠”...给北宋步兵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正是由于马匹的高速奔跑和骑兵冲击力的巨大,在战场上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在冷兵器时代不论农耕文明还是游牧文明都大力发展骑兵,力求在战场上击败对手,总得来说骑兵纵横战场有3000多年之久,能击败骑兵的也只有骑兵。
明朝“神机营”的什长(相当现在的营长),明朝是非常重视火器的研究与发展,神机营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支全火器部队,不但装备火绳枪还有“榆木喷”、“佛浪哥”、“红衣炮”...单独出去与蒙元、后金骑兵对抗,在一对一的条件下经常将对方击溃。

即便是到了热兵器时代初期,虽然出现了枪和炮的雏形阶段,骑兵靠速度的优势抵消了火器的威力优势,原因就是火器在当时发射速度太慢了射程也不远,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遏制住成千上万的骑兵冲击,比如说:明朝从永乐朝就开始就大量装备火枪、火炮,甚至跟随郑和远洋舰队出海,炮击过海盗和土著生番,但是明朝步兵与后金骑兵对抗当中仍然是屡次败北!

波兰骑兵,已经是近代工业化的骑兵了,与古代骑兵有本质区别,不但有马刀还有“骑兵枪”,必要的时候还能得到炮兵的支援,仍然在1900年以前的战场上大有作为!但是,这个时候的骑兵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近代化工业的发展使枪炮的性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并且出现了连发自动武器,使骑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劲敌。

电影《战马》当中的一个桥段,约一个营的英国骑兵,以“英国骑士精神”拍马舞刀冲击德军营地。
在德军不备的情况下确实是所向披靡,将德军杀的丢盔卸甲。

但是将德军残兵赶进树林后厄运来了。
在MG–08马克沁重机枪600发/分钟的高速拦阻射击下,人和马纷纷倒毙


残存的“英国骑士”就这样被德军步兵从马上揪了下来成了俘虏。
最后骑兵营的指挥官也被德军包围,德军的指挥官对他大声的呵斥,意思是:从军事角度来看这是在送死。随着英国骑兵指挥官的被俘长镜头拉起,是大量被机枪消灭的马匹和骑兵...这也宣告了骑兵时代彻底的终结

电影《战马》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时候的战争已经是工业文明时代了,也是人类第一次机械化战争的雏形,陆战装备已经是往自动化发展了火力密度空前的提高!有:重机枪、冲锋枪、大炮/迫击炮、汽车、坦克...还有航空兵,这些装备不论是防御还是进攻,其速度和冲击力都让骑兵相形见绌。

而骑兵也确实在一战当中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因为在阵地战当中双方都摆开架势,各种火器的打击距离已经很细化了,这个时候再使用骑兵冲击显然是“肉弹”以卵击石!最后的结局会比《战马》里面的英军骑兵还惨,就是有去无回和血肉模糊。
二战期间著名的谎言:波兰骑兵使用长矛和马刀攻击德军
坦克。

其实是德军入侵波兰不久,波兰骑兵的一个团在运动当中发现了一队德军正在休息,打算将他们歼灭...哪料想就在歼灭这股德军的战斗打响后,在距离战场不远的地方有约一个营的德军Ⅲ号和Ⅳ坦克部队,听到枪声后迅速过来支援,波兰骑兵见有德军坦克就停止了围歼,有一个连的骑兵抵挡德军坦克掩护主力撤退...事情大概就是这样,后来德军为了搞宣传,特意找来一个意大利记者添油加醋的胡嘞嘞一通。

但是,从这次战斗当中也表明骑兵已经到了被淘汰的边缘,二战是人类第一次全面机械化战争,武器装备的性能和火力打击密度要比一战事情增加了许多,随着炮兵、坦克的进一步完善,步兵已经往全面机械化、摩托化方向发展了!这个时候再骑马去冲锋陷阵显然是不合时宜和落后时代的!当然,二战期间各国还是有骑兵编制的,在德军山地步兵中仍然有一些骑兵,但总体来说这个时候的军马都是以运输为主了。

美军第26骑兵团1942年1月26日在菲律宾的“巴丹战役”中向日军发起了进攻...这也是美国骑兵的最后一次战斗,从这之后美军的骑兵只是象征性的存在,所有的作战师都进行了摩托化、机械化改编。


著名的“骑兵一师”也在1942年全面换装完毕,成为机械化师。

由于骑兵在机械化战争时代没有用武之地,二战结束后几乎所有的先进军队都撤编了骑兵的编制,虽然有些历史悠久的部队还冠以“骑兵”,但是已经没有战马可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型坦克装甲车辆、到了1960年代中后期又增编了运输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

虽然说骑兵不骑战马了,但是军马还是有用的并没有被撤销,包括美军在内的军事大国都以各种形式保留军马,图片上就是德军驻阿富汗的山地营,德国军队在2016年完成机械化改造,是世界上首个全机械化
部队的国家,但是德国军队仍然保留着几千匹的军马(骡),就是保证在不能进行车辆运输的崇山峻岭中使用军马进行驮运和补给。
图片上是驻阿富汗德军的一个120毫米迫击炮班,由三人和三匹军马组成,分别驮运:炮管、炮架和弹药。
德军在阿尔卑斯山的山地部队也有军马,不要小瞧军马,在山上有可能比所谓的“全地形越野车”管用的多,并且可以驮150公斤的物质长时间跟随部队机动,六七匹军马基本上可以保障一个排的作战需求,这一点是任何车辆都做不到的。
我军骑兵也是有历史悠久的,1927年建军的时物质条件极差没有几匹军马,更没有多少人会“马上功夫”(骑兵不是光会骑马就行了,是有战术要求的),也就是说红军建立初期我军是没有骑兵,直到1932才组建不到一个连的骑兵...到了八路军、新四军时期我军通过缴获敌人的军马和武器才有了正式的骑兵编制。
但是,军马和骑兵专用装备仍旧很缺乏!《亮剑》李云龙缴获了伪军一个骑兵营的装备后欣喜若狂,哪料想被旅长差点全部要走,最后只留下了一个连。
看到这张动图相信所有看过《亮剑》
的人都会热血沸腾,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仍然有藐视一切敌人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这就是人民军队的血性男儿本色!
人民军队从弱到强
,并且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就是这种精神!一支军队是否强大就凭着这口气!

建国以后我军骑兵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有几个师的编制,在内蒙和青海等地都有大型的军马饲养场,为骑兵部队提供优良马种,甚至末代皇帝溥仪的叔叔载涛都担任过人民军队的马政顾问...随着我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在1980年代由骡马化向摩托化和机械化全面发展,骑兵部队也结束了保卫国家的神圣职责,退出了人民军队的编制。


但我军目前仍然保留着几个连的骑兵编制,这些上马持刀拼杀、下马精准射击的战士是西部战区的精英部队!

骑兵的历史很漫长,它的兴起源自马匹的奔跑速度比人快的多,古代打仗是讲究阵型的,通常是:弓弩手在前、中间是骑兵、再往后长矛手、两侧压阵的是盾牌刀斧手...这样才可以进可攻、退可守,而骑兵的冲击力最大!可在很短的时间冲到敌人的阵前将敌人的阵型冲乱,形不成有效的进攻态势...正是这样强大的进攻能力使得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大部分时间里都战胜步兵...甚至是朝代的更替骑兵的作用极大!

但是时代在进步,任何兵种不适宜时代的要求最终都会被淘汰,热兵器也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才使得步兵有效的遏制住了骑兵冲击,而更强大的坦克和飞机的出现,让骑兵彻底的离开了战场...这就是人类的进步。


皇家橡树1972


骑兵在冷兵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冷兵器战场,一个国家有强大的骑兵。和四周国家对战时占了很大的便宜。

随着科技的发展,火药武器越来越致命。尤其机关枪的出现。更是对冷兵器作战条件下的兵种有了致命的威胁。为什么骑兵会淘汰掉了?因为他已经跟不上战场上的形势。在一战中。马克沁重机枪的火力教会了骑兵怎样做人。建议你看一看电影《战马》。英军突袭德军营地。被德军重机枪设伏。结果骑兵装备了马刀和步枪。面对着种地将最后挨打被屠杀的份。在二战战场上,骑兵最后的绝唱。就是波兰骑兵对战,德国装甲兵。简直就是碾压。

一个兵种被淘汰掉了,只能说跟不上战场的形式。现在武器多样化。坦克装甲车已经代替了骑兵的作战份额。所以他就被淘汰掉了。毕竟战场生存能力太低。战马又娇贵。


农民打工仔猪葛的日常


我是曾云金飞马,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骑兵是冷兵器时代为解决人体力不足,移动速度慢,背负力量轻而产生的一种作战形式,它的产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骑兵和军马一直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骑兵和军马在冷兵器时代作战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兵书上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分说明了军马的重要性。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尤其是当汽车出现后,机械化的军事装备已经将骑兵和军马这种作战形式陶汰。

随着现代科技创新能力,无人机,无人坦克,机械战士等将改变现今的作战形式。让我们轼目以待。


曾云金飞马


据历史考证,早在殷商时期就有骑兵出现,战国时期,各路诸侯角逐,因为骑兵在实战中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因此骑兵的地位逐渐升高,成为古代军队中一个重要的兵种。两汉以后,骑兵越来越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运输工具不断被研发出来,军队摩步化以及机械化的发展,让骑兵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如今只剩少数几个国家保留了一部分骑兵。

英国的皇家近卫骑兵团就是其中的典型,这支部队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部队之一,同时也是英国现役部队中唯一的骑兵部队。

这支部队曾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了拿破仑的军队,声名远扬。从此近卫骑兵团开始带上熊皮帽,并保持了滑铁卢战役时的猩红色紧身短上衣。我们在英国的阅兵仪式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支部队的身影,现在这支部队大约有1500人,是一支礼仪性的部队。

不过并不是所有国家的骑兵都是礼仪性为主,在现在战场上依旧可以看到骑兵的身影。美国在“9.11”事件爆发后,火速派遣特种部队前往阿富汗战场。但是因为阿富汗大部分地区是山地,美军的军车在阿富汗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士兵们反而发现骡马更好用,为此美国专门为在阿富汗的军队采购了一批骡马。世界顶尖的特种部队,背着各种先进的单兵武器,竟骑着骡马穿梭于阿富汗的山区之间,颇为滑稽,偶尔我们还可以看见美国士兵骑着驴作战。

德国的山地部队也有大量的骡马服役,在山区地带骡马被作为运输物资的主力,诸如火炮以及防空导弹等,都是通过骡马运输的。

除去“骡、马、驴”这些常规的骑兵座驾之外,还有很多特殊的座驾。比如骆驼,印度的阅兵仪式上就有骆驼组成的骑兵方队出现。在沙漠地区不管多么先进的战车,只要没油都得趴窝。因此,中东的多个国家都还保有一部分骆驼骑兵。

在泰国、缅甸等地,还有大象组成的重骑兵服部队,这也是一个很老的兵种,在丛林以及沼泽地带,象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也保存有一部分的骑兵部队,我国东北等地区因为天气条件比较恶劣,边防部队也有大量的军马服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特种地形车接连不断的问世,未来骑兵可能真的会全面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