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秦国和晋国为何要联合将“陆浑戎”整体迁徙到“洛阳”?

历史的河流


秦国与晋国联合将“陆浑戎”迁徙到洛阳平原之事,在公元前638年。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周王室大夫)适伊川(伊水流域),见被发(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秋,秦、晋迁陆浑戎于伊川。”

陆浑戎是何方神圣?他们又是从哪里迁徙到洛阳平原?

《左传·昭公九年》记载,公元前533年,成周甘地(河南洛阳西南)之人与晋国大夫阎嘉争夺阎地的田土。为此,晋国梁丙、张趯(音替)率领阴戎(阴地之戎,河南卢氏东北)来讨伐颍地(河南登封东)。周景王气愤不已,派詹桓伯去指责晋国,说:“……先王把梼杌(音淘误)等四凶流放到四裔,让他们抵御山中魑魅。所以,允姓之戎居住在瓜州。伯父惠公从秦回到晋国,将他们引诱前来,让他们逼迫各姬姓国,侵入我们的土地。戎人占有中国,究竟是谁之过错?……”

詹桓伯提到的“允姓之戎”,就是阴戎的祖先,也就是秦、晋所迁徙的陆浑戎。陆浑戎原本居住在瓜州,却被秦、晋两国合谋诱来,迁徙至洛阳平原的伊川。春秋时代的瓜州,大约是在今天甘肃敦煌附近。

秦晋两国又为何要将陆浑戎迁至洛阳平原呢?

秦国此时,基本已占据了渭河平原,土地要想再扩展,向东就是周王国各诸侯国以及东周王室所在地,随意扩张土地政治压力过大。因此,秦国的战略发展方向首先是西北。既然如此,陆浑戎的存在就是一重大威胁,能和平将他们迁徙走,秦穆公当然求之不得。

此外,当年西戎、犬戎攻入渭河平原灭西周,由于戎人构成复杂,其中难免也有陆浑戎的身影。如果陆浑戎也参与了灭西周之战,那么陆浑戎势必也可自由进出渭河平原,对秦国的威胁就更大了。

所以,基于以上两点,秦穆公希望能将陆浑戎迁离西北,减少威胁。

对晋惠公而言,将陆浑戎从遥远的瓜州迁至洛阳平原的伊水流域又别有一番考虑。

晋惠公的母亲按《左传》记载,为小戎。杜预认为,小戎即允姓之戎,也即陆浑戎。从这一层关系来说,陆浑戎就是晋惠公的母家。

僖公二十二年时,晋国遭遇过韩原会战的惨败,正处于修生养息的恢复阶段。晋惠公将母家迁徙到洛阳平原,也是为了增加外援,增强晋国实力,以抵御外在强敌。

事实上,陆浑戎自被迁徙至洛阳平原后,也屡次与晋国人合作,对抗外敌。除了上文所提到昭公九年与晋人联合对抗周王室外,陆浑戎还有参与了其它战役。著名的秦、晋崤函之战中,东迁陆浑戎中的姜戎就加入晋军一方,大败秦军。

因此,秦国将陆浑戎迁走,是为了消除领土扩张的威胁;晋国将陆浑戎迁来,却是为了引入外援,增强自身实力。


欲云谈史论今


陆浑戎原本是瓜州一带,这个瓜州旧注为汉代瓜州,即甘肃敦煌。但顾颉刚先生认为,如果陆浑戎在甘肃,那么被秦驱逐应该是往西而非往东跑。所以陆浑戎应该在秦晋之间,大概是今天的陕西东部一带。陆浑戎有姜姓和允姓两支,西周时期强大的申戎正是姜姓,玁狁(犬戎)则是允姓,所以陆浑戎可能正是两族的后裔,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灭亡西周的两族在春秋消失了。

晋惠公收留了陆浑戎,并把他们安置在伊川。伊川在今天豫西地区,包括洛阳西边的嵩县、伊川等地的广大山区,今天嵩县还有“陆浑湖”。晋国这一手牌打得非常好,因为晋国的“南鄙之田”当时还是“狐狸所居,豺狼所嗥”的地方,晋国本身也没有人力去开发,陆浑相当于成了晋国的附庸。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阻挡了秦国的东出。秦穆公时期孟明视等三将攻打郑国,在返回时被晋国执政先轸联合姜戎在崤山击败,正是利用了姜戎山地作战的优势,所以此战秦军全军覆没。第二,威胁了周王的西部。周王是华夏的共主,但晋国却是最强的诸侯,两者关系比较微妙,在洛邑西部安插一个陆浑,可以对周天子起一定震慑作用。第三,延缓了楚国的北进。楚国和晋国之间的势力就是陆浑,但是随着晋国卿大夫内斗,楚国反而征服了陆浑。这时候晋国才感受到威胁,大夫荀吴出兵灭亡了陆浑。


林屋公子


秦桧的后人依然可以做官,仇家的后代依然可以结亲………这就是包容,伟大的民族体验出来的涵养。

上世纪,东北有很多好人养育了日本人丢弃的孩子,我们单位就有一位娶了一位日本姑娘。这位女人后来进了市工艺美术公司商店,当了售货员,日本客人来旅游购物她可是非常好的翻译。当然,她也因为这个工作,通过来店里的日本客人帮忙,找到了失散几十年的哥哥………后来,带着几个孩子回了日本。

面对每天这样的挑拨是非,国人当清醒,安定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国家稳定才是确保我们的幸福生活,挑逗西安与洛阳的关系,是心态有病,是居心险恶………


洛阳车人


00

fujseyjifzaehncxpohr

陆浑戎和西戎的总部都在陕西境内 现在的陕西省内散落着很多犬戎后裔,比如长安县就有荡社戎,还有地名叫戎店的,临潼有骊山戎,兴平有犬戎,吴堡有大戎,西北坡有北戎,靖边有荤粥,宝鸡有刑方,商洛有祭方,等等。




fujseyjifzaehncxpohr


陆浑戎,西戎的一支,后迁至成周城南的陆浑地区

重点要说的是陆浑戎迁到今洛阳地区,并非当年的洛阳城。陆浑在洛阳盆地外龙门山南,今嵩县,伊川一带。

首先拿现在行政区划套当年的城市范围本就是某地喷子惯用手段。

其次陆浑戎和东周天子王城并无瓜葛,自始至终也没能成为城里人。

最后,陆浑戎迁到洛阳城南不足百年被灭,单独拿出来说其心可诛!

拿这个黑,黑不到的亲,好好看看胡人血统占比


不要忘了,秦才是彻底的戎狄国家


拿史实讲证据


其实,西安人才是犭戎和陆浑戎的结合体,看看现在结合的无丝毫缝隙,甚至看不到结合的东西,可以说,西安人是犭戎和陆浑戎的成功结合体。不过,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毕竟,民族大团结吗。团结


ZHG鹰哥


陆浑戎来自古代瓜洲,也就是现在甘肃陕西地区。之所以迁到洛阳,是因为秦晋两国打败犬戎后,无法安置战俘;但由于周天子居住在洛邑,秦晋就迁犬戎于洛邑,威胁周天子。后陆浑戎被楚庄王翦灭,才有楚庄王问鼎中原这个典故的由来。



从夏开始,洛阳一直是华夏正统之地。司马迁就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陆游“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


三户老人


我知道西安全是犬戎😀️犬戎 [quǎn róng] 古代族名,非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西境内。到西周末期,由于周幽王废嫡立庶,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王朝覆灭。 此后,犬戎便成了华夏民族最可怕的敌人,直到唐朝,中原民族还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在唐德宗年间,大臣柳浑对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


用户75127906430


这还用问为什么?

不知道周朝的治国理念是什么吗?以礼治天下!!听说过吗?

不了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周公!

这也是“华入夷则夷,夷入华则华”最早的案例之一了吧!

可惜,陆浑戎并没有完全融入,后来还是被楚王给灭了!这也是“问鼎中原”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