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认为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都存在哪些问题?

逐光girl


这个问题或许会引发很多许多家长的议论,我们大多数都是教育的受益者,教育带来的好处不仅改变了个人,家庭,社会,更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教育,是大家的教育,他打破了以往的社会阶级打破了以往的命运,只要你努力就会成功。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家庭教育其实也不可或缺,我的观点如下。

1、家庭教育的困境

① 有大多数家长未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发觉人生可以因学校教育而改变自我改变家庭改变未来,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吃一种看不见的苦,行不归路。

② 不懂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普遍让其自身发展,学校教育也就承接着一种使命,去教育孩子,让孩子们自身选择未来,所以家长们更愿意将教育期望寄托在学校。
③ 希望孩子不在起跑线上输,渴望望子成龙,不再像自己一样去感受社会带来的压力,还要坚持生活,去面对年龄带来的阶级固化,所以更期待学校教育带来的对自己孩子的期望。

2、学校教育提供一个公平的起跑线,育人不光靠家庭教育,更大来源于学校教育的授课,间接的将社会信息化思维提供给孩子们学习和参考,用所学的知识去改变人生的道路和思考方式,让孩子有其他路可以走,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对其自身的交代。

3、家庭教育实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这个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代有孟母三迁,断织教子,说明了环境的必要重要,同时也说明了教育也可以说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改变家庭乃至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家族因为有了孩子的成就,而变得辉煌,为后代提供一个优秀的家庭教育。

4、强国必先强教育,国家重视,为此国家对教育进行改革和优化,出现了一些优秀学府:985、211。它们为祖国培养了顶级人才,在未来教育必将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每个国家都在加大对学校教育的投资。

学校教育作为国家未来战略布局层面级的发展问题,具有权威性和可见性,是一个永远升值的股票,家长们更加放心的投资和期望,人类的进步要靠学校教育作为依托,所以学校教育也就承担起整个人类的发展和未来,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但是,作为家长,自身也应当尽到自己家庭教育的义务,让孩子享受全方位的教育关怀,只有这样,孩子的未来才会更成功!

后续关于孩子的升学规划分析文章将会在专栏发布,敬请关注教育升学规划小博士。


交大升学小博士


解决对策之我见:一是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适当有自我行为,逐步形成孩子的独立性,(自我)保护性,融合性。二是先成人再成材,或齐头并进,在健康成长中逐渐成为有用之才。三是让孩子融入社会社会这个大家庭,而不是思想偏执,害人害己。四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既然来到了家庭,走向了社会,对家庭负什么责,对社会负什么责,不是为了自私自利而生存生活。五是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从小体验出自己的生存价值,培养自豪感。六培养自己的孩子知理知法,孝敬父母,爱护长幼,长此以往,形成孩子固有的正能量的性格,终生受益,绵延几代!


用户6417028716


“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仅从自己所处的时空范围看,觉得是“追风现象”,也有人叫“跟风现象”和“一窝蜂现象”:

1、早在新世纪刚开始,家长热衷于让孩子择校进城,追求优质教育。那时农村很大一部分人,并没有孩子进城的条件,综合考虑,明显弊多利少。比如:有一家三代人,距县城二十余公里,老汉有病在家,儿子媳妇子在外打工,孙子在城里念书。老婆子就早上坐公交进城给孩子做饭,晚上坐公交回来给老汉做饭。如此,老汉只能维持不要饿死,孩子学习也没保障。那为什么也进城呢?老婆子说,隔壁子的孩子进城了,她家孩子不进城,别人看不起,心里还不塌实。



2、兴趣班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实际好多家长心里也没数,别说家长,就连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他的兴趣爱好是什么!那又为什么要参加兴趣班的培训呢?并且还同时参加几个!因为,同事朋友家的孩子都参加了,不把孩子送去培训,家长心里慌着能受得了吗?

3、利用假期给孩子补课,尤其到了高中,家长花重金把孩子送到省城去,最好还选个“军事化管理”的私立培训机构。效果怎么样呢?一般有这种做法的都是针对学习自觉性差的孩子的。那都是家长的无奈之举,也是家长学着别人的样子寻求奇迹发生。



4、还有买复习资料,孩子的书包都是家长争先恐后地填着鼓起来的。不填又实在不行,人家的孩子都成绩那么高,谁甘心自己家的孩子落在后面呢?

行成的原因实际很简单,就是“看戏效应”。前排站起来了,后排只能站起来,第三四排还要站在凳子上,否则就只能看人的后脑勺,甚至只能看人家屁股了,这谁肯干!这样后面的人,有实力的往前挤,没实力的干瞪眼。最终,大家这戏大家都看不好了。这样一想,家长也是没办法,眼前只能是各顾各家的孩子啊!


大厚真金


1、给孩子提供保姆式的服务。

2、任何事情都大包大揽,把孩子侍候得像公子哥、大小姐。

3、过度的宠爱与溺爱。

4、无原则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

5、没有理性的思考,行为方式只凭本能与感受。

6、“家不是讲理的地方”造成了严重的家庭灾难与社会危害\r\r前两年在北京野生动物园,不管不顾、任性胡为下车的女士,造成了她自己母亲的死亡。\r最近上海出现的跳桥事件中,母亲在川流不息的桥中间就能够不管不顾,任性停车的行为。这种素质行为你会认为出事是偶然事件吗?\r。。。。。。。。。。。。。。很多的事例。\r希望女人少用"家不是用来讲理的地方。"这句话已经伤害了不少家庭,不少孩子,不少自己。就因为"家不是讲理的地方,"造成了一些无知的女人,不但在家里习惯了不讲理,到社会上去也不讲理,自认为女人就不是讲理的动物!由此造成了中国今天的不少的家庭与社会问题。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孩子的综合品质不高,生活生存能力差,容易出现眼高手低,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人生。

根本教育,优秀品质与你同行。



家庭婚姻与孩子


中国的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只是父母可能没有发现。但是我们是孩子,我们自己心里面很清楚。

1:很多父母要孩子按照他们的想法来,比如家长要求孩子去学这样学那样,学很多的东西,家长的心是好的想让孩子多掌握一点才能,但是他们真正的了解过孩子喜欢这个嘛,他在学习这个东西的时候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对所学的东西讨厌不讨厌。这些方面很少有家长想到的,他们只知道给孩子报那些培训班。这样做反而适得其反,孩子喜欢的事情可能就没有去学,一直在学家里面给安排的自己又不敢兴趣,但是又不得不去学,只好去应付一下了。

2:总觉得自己是孩子的家长,好像地位就比孩子高很多。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非常不利于家长与孩子相处。会让孩子和家长产生一定的距离。只要一旦产生了距离,那么孩子有什么事都不会和你说,你也不会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家长就应该在陪孩子玩的时候不要总拿出一副家长得架子在那儿,陪孩子玩的时候就是他的朋友,是孩子最好最信任的朋友。

3:每天都很忙,早出晚归,有时候孩子可能几天看不见父母,因为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父母还没有回家,第二天孩子去上学了父母却还在睡觉,他们可能觉得只要给孩子足够的钱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父母的关爱和钱比起来孩子会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现在很多家张是越来越忙,陪孩子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导致很多孩子非常叛逆,孩子叛逆他们只会觉得是孩子的错,他们基本上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这些问题就是出在他们的身上。

4:现在科技是越来越发展,很多家长一回家就是手机不离手,手机就像是沾在他们手上一样,拿不下来。各自玩各自的。既然是在家里面就少玩手机,多陪陪孩子。别让孩子觉得手机比他重要,只要孩子有这想法的时候那么你的教育就太失败了。

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吧,趁现在孩子还没有长大,孩子会慢慢变大的。


ZJY小张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大幅提高以及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父母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现在的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这是很好的一个现象,这是社会的重大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那么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着哪 些问题呢。

1. 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没有学习系统性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2. 中国父母都有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结果孩子的教育变成了一个家庭的比拼,购买学区房,不管子有没有兴趣,给孩子报了很多校外兴趣辅导班,给孩子造成沉重的负担,让孩子觉得很累

3. 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忽视孩综合素质的培养,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其他都的无关紧要,以后走上社会自然都会了

4. 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爱没有原则,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孩子什么都管,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孩子没有机会锻炼,最好孩子什么都不会,对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当然

5. 没有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特别是父亲的陪伴能决定孩子的高度,而是给孩子很好的物质条件,以为这样是爱孩子。

我是侯妈,专注亲子教育。如果你在家庭教育方面有问题要咨询,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给我私信,我会给你回复的。


侯妈家庭教育


我认为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中国父母无原则的一味宠爱自己的孩子,成为新中国有史以来最娇养的一代,已经达到了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温室中的鲜花。以前物质条件贪乏的年代孩子们从小就必须跟随长辈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劳动的实践中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而现在呢,请家长们实事求是的续写吧!毎个人的孩子生下来仅是一块〈铁〉,必须千锤百炼才成钢啊!只能享受不愿吃苦的孩子长大后难以承受社会的无情的錘炼,由家中的宝贝成为大社会的负担。〈二〉只注重智力教育化大钱去参加补习班,只想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实行嗔鸭式的教育,不注重家长的以身作则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安排适当的时间作体能训练更没有培养孩子们的自觉锻练身体的习惯,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祖国的栋梁材。家长们都有体会但你们付于实践了吗?!〈三〉严师出高徒,不配合老师的从严教育,随意指责老师的善意批评与教育使老师们无法发挥他们的应有的作用。细节问题还很多不必累述,请家长们自己反思吧这样也许更有意义!一言以蔽之,孩子们是祖国与家庭的希望,孩子们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传承人重任在肩,全社会特别是教育部门与孩子的家长们应该如何保证祖国繁荣富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已经成为人人必须关注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了!


kyju-liu


这个问题有代表性。

1:“棍棒出人才”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特别是学历低的家长。

2:溺爱。与传统思想相反。这些家长不知道哪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一口一个现代化教育。学了点皮毛就班门弄斧。多发生在高学历的年轻父母。

3:思维错误。过分关心孩子的成绩,不重视家庭和生活。凡事以孩子成绩为导向的家长,都不是好家长。望子成龙的人,最后都变成虫。可悲呀!

总之,中国的孩子,要么天天挨打,要么在家做土皇帝。

做孩子的朋友,这句话没错,错就错在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朋友没做成却变成奴隶。孩奴!

建议那些不知道在哪学的伪育儿知识的家长,去看看《教与痛点》公众号写的文章。三到十七岁都可以看。

“教与痛点”的文章,有一点,要吐槽一下,他们口号说的是“让家庭教育通俗易懂”,但是没生活,没经历过的人,还真的不一定能看懂。

就说到这里吧。


学生问答君


确实,当前中国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否则,《虎妈猫爸》这样的电视剧也就不会那么火了。我也试着列举几种,各位看官可以看看能否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不能给孩子平等地位。总觉得孩子小,经历少,眼界不够宽,判断能力不强,还没有能力决定自己的事情,于是父母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来做决定,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常用的话是“你该怎么怎么样”或者“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就会怎么怎么样”这类的话。比如给孩子报课外兴趣班,父母就会给出一堆理由。事实上,这是完全站在家长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至于孩子怎么想的,反而成了次要的。

二、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根深蒂固,自己没有实现理想的家长,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即便是自己很成功的家长,也都对孩子有更高的期望。结果呢,就免不了通过自己的言行把一些本不该有的压力传导到孩子身上。当前的主要表现有:拿自己的人生给孩子上课,跟别人家的孩子来作比较,给孩子订过高的目标,报过多的课外班,等等。

三、不能够以身作则。所有的要求,都是只针对孩子提出,家长却我行我素。比如要求孩子早点睡觉,自己却熬夜;要求孩子不玩手机,自己却毫无节制;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从来不看书不学习;要求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自己却说脏话、乱丢东西,等等,孩子都是有样学样的,如果家长自己做不好,提再多的要求,也是没有作用的。

其实,还有很多的问题,就先列举这些吧。我自己作为家长,也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希望家长们一起反思,一起改进,也希望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挑战写作


缺乏性教育,这真的是普遍的问题!

回答出来面对“性”这件事情绝大多数国人是比较隐晦的,好像说出“性”这个字都是一种羞耻的事情。我们对“性”的态度需要更端正。

有调查显示,在中国,有9.5%的女童和8%的男童都曾遭到过不同方式的性侵害,总数高达2500万人,而且多数都是熟人作案。



无论父母多么努力,也无法做到24小时、无缝隙贴身保护,孩子总有独处、落单的时候,所以,教会孩子自我保护、远离性侵害更关键。

犹记得初中上生物课,老师讲到男生遗精、女生月经的内容时,讲台下发出同学们嗤嗤的笑声。



今年3月初实行了好几年的小学生性教育课本《珍爱生命—小学生性教育读本》。被网友批:“内容太直白、尺度太大,作为一个成年人都看不下去,怎么好让小学生看!” 以至于一些学校将该系列读本收回。



性教育真的太重要了!你嫌对孩子性教育太早,坏人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我们对于性的印象就是保守,不愿在公开场合谈论性和隐私。



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认识到,性教育之所以重要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保护那些无辜的孩子,他们那么小那么可爱,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承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