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世界上最長的唐卡有多長 是多少位畫家畫了多少年 能存放多少年

兩個神侃的河南人

——偉大的唐卡和從小就會做生意的回族人

坐在列車上無事閒聊,一男一女,這兩河南人爭著搶著給我講故事。我問小夥兒:“青海和西寧有好玩的地方嗎”?

河南小夥兒不屑一顧地回答:“依稀,仫有(沒有)好玩的地方”!我問:“青海湖怎麼樣”?他說:“沒意思,去了就後悔”。“塔爾寺呢”?“依稀,煙鼓脹脹的”。

沒得空閒,河南女子又給我講起了西部的故事。她告訴我,藏族人實在的很,沒有心眼,直來直去。文化淺,你說什麼,他信什麼,一點都不含糊。

上班的時候,要看見人家藏民帶飯了。如果你開玩笑說,我沒有帶飯,中午把你的飯給我吃吧。到中午,他肯定把飯留給你,他不吃也要給你吃。你要說,我開玩笑呢,我不吃,他就能和你急眼,說你騙人家。

買東西也是一樣,有的藏民不會看稱,你給他多少?他都相信,花錢也不會算賬(當然,這指的可能是偏僻的牧區藏民)。城市裡的藏民,文化和素質都是很好的,有的都超過漢民族。

我們在西寧市的藏醫藥展覽館裡,聽大學生講解員珠瑪講藏醫藥文化,就講的非常好,頭頭是道。口齒伶俐,思維活躍,表達準確,是我們聽到所有講解員中,最好的一位。

聽後,我們非常震驚!沒想到,藏傳佛教的文明這樣偉大!無論是藏傳佛教中的唐卡,還是藏醫藥學科,都非常傳神,先進和發達。

其中最著名的唐卡畫卷,長達 618米,有400多位畫家,用時4年(1995年——1999年),創作了18萬個栩栩如生的人物,能保存1000年,成為我國畫作中的無價之寶。唐卡,在我國藏傳佛教文化中,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有皮唐和布唐之分,畫在皮子上的是皮唐,畫在布上的為布唐。

2000年前,藏族人就學會了用牛皮製作飯碗,如今保存在青海藏醫藥博物館裡有一隻長達2000年前的皮碗,成為館內的鎮館之寶。

藏醫藥學中的外科手術器械,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相當於西方的外科技術。他的醫藥學說,甚至先於中醫藥的技術。4000年前,臧醫學就有了開顱手術。在當時,中醫是很難應用的。它的解剖技術和西方近代醫學相仿,很早,藏傳佛教就解釋說,人是猴變的,非常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我讚歎地說:“

藏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一個偉大而輝煌的民族”!

我曾經疑問?唐代並沒有青藏公路?也沒有川藏公路?文成公主是走那條路進入西藏的呢?在青海我得到的答案是,文成公主是走甘肅,過青海,走日月山,過青海玉樹縣,到西藏去的,整個路程長達3000多公里。如今,在玉樹縣,還有文成公主8米高的塑像和廟宇,以紀念她老人家給舟曲人民帶來的福分!

河南女子給我講故事,說古時候,有位藏民去回民那裡去買羊肉,他要買40斤。這位生意回民以為藏民不會看稱,就給他稱了35斤肉。藏民也不知道,花了40斤的錢,買了35斤肉。於是,拿著就走了,走到另一位生意人那裡,就放在稱上稱了一下,這位生意人不知道藏民買了多少斤肉?便告訴他:“35斤”。

藏民一聽傻了,二話沒說,掏出藏刀就找回民算賬去了。看見賣肉的回民,上去就要打,被別人勸開。

河南女子告訴我,回民從小就不愛上學,喜歡做生意,天生就是生意的材料。她說到這裡,我想起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回這樣的報道,說過去國家普及教育,特別要求農村的孩子都上學。可在青海那邊的農村,家庭富裕的大人不讓自己的孩子上學,而是花錢僱家庭不太富裕家的孩子去上學,頂替自己的孩子。雖然這件事和報道已經時過境遷,但畢竟那邊在農村,曾經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做生意比上學和做其它事情都重要。

青海省西寧市藏醫藥博物館

博物館大廳門前的唐卡

長達618米,存放1000年不變,400多位畫家,畫時4年,18萬個人物,世界無價之寶的唐卡

每幅圖都是一個經典的故事

人是猴變的,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藏傳佛教就是這樣神明!

18萬個人物栩栩如生,生動地再現在唐卡之上

當年文成公主在拉薩結婚大典的盛況

藏族有五種葬禮,這是其中一種水葬。小孩子一般都是水葬,圖上有兩個大人把小孩子扔進水裡

這幅圖上有塔葬、火葬、天葬。藏族把人走了看成是一件好事,想的非常開通。

4000年前,藏族就有了開顱手術,這副醫療器械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早於中醫。

藏傳文化把人在母體中的懷孕形容成三個階段,開始孕育之中為魚類,中間位龜類,最後嬰兒成長時為豬類,吃了就睡,越長越大。

唐卡分為布唐和皮唐,畫在布上位布唐,畫在皮子上為皮唐。

這是藏族2000年前製作的皮製飯碗,至今保存完好,是鎮館之寶

藏族人的生活情景

藏族用的首飾,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