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给小孩取名字不跟家谱走,老一辈很生气,我是不是不孝?

邵嘉楠


回答题主问题之前,我先下一个结论。家谱的核心文化是在传承一种孝道。\r你所说的跟着族谱走,说的是给小孩取名时按照家谱上的字派诗取名。先说一下,每一个族谱,都有一个给族人取名用的族辈字派诗,这个字派的字数不等,长短不一,一般而言有四字诗,有五字诗。传说四字诗是属于民间老百姓用的,而五字诗则属于皇家用的。当然,这种说法是没有什么根据,所以不在些讨论四字诗或者五字诗。族谱上的字派诗其实是指一个特定祠堂的族人总汇和归属。一般来讲,用同一首字派诗的族人,基本上都是一个先祖而传承下来的后人,当然,这里要把合谱的情况除开。所以一般一个祠堂人修家谱的时候,都给在家谱上撰写出一个或长或短的字派诗,这样做有非常直接的好处,说明同一个支系人员之间有血源关系,二是用字派诗来区别长尊之辈,三是用对应的诗派诗上的字与数字世系。比“正大光明”表示四代人员。如果“正”是第五代人,后面的“大光明”则分别是六代人七代人八代人。如此沿袭下来,可以非常清晰表明这个家谱流传了多少代人。所以说,跟着家谱给小孩取名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对先祖的一种尊敬和传承。当然,随着现在人员流动性增加,人们已经对家族的概念开始淡漠起来,而且随着人员的分散,很多家族已经没有家谱这个概念,更加没有字派诗的概念,这样给小孩取名时就不会按照家谱上的字派给小孩取派名了。题主所说没有跟家谱走给小孩取名,老一辈很生气,这个完全可以理解,这是老一辈对下一辈对抛弃传统族谱文化的一种反抗。家谱能流传几千年,其实质是在传承一种中华民族的孝道。所谓孝道,就是让孙子后代不忘先祖之根,不忘吾身之生命水源,一般人的记忆不会超过三代人,而完整的族谱可以追溯先祖越千年,家谱的作用不是让后人时时想起先祖,但在需要的时候,后人能从家谱上走进历史。所以说,没有跟着家谱走,实则是一咱忘本和叛逆。当然啦,我是专业修家谱的,并非把家谱作用神化。而是做为有感情的人类,不应叛径离道,这也是对自己先祖的一种孝道。我的建议是,如果实在感觉字派诗上的字给小孩取名显得局限时,不妨给小孩取两个名,一个是派名,就是跟着家谱走的名,这个名是小孩的大名,结婚上家谱用。另一个是小名,按自己的希冀给小孩取名,这个名生活中用。修家说时把两个名字都记上。这个方法也算是两全齐美。\r这里另外要说的一点是,家谱上的字派诗,单个字分开来讲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要把整个字派诗连起来读,则有一个完整的含义,也是当初先贤们给后人的一种希冀。因为每个字派诗上的字,是一个家族完整上的一环,只有环环相连,一个家族才能走得更远。



武汉修族谱


不用家谱起名,不能谈到孝还是不孝,孝顺是我们平常的点点滴滴的对老人好那叫孝顺。 我们家是有家谱的,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按照家谱取得,我的就不是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一名。”可见咱中国人认为名字和一个人成长、命运息息相关,从古至今高度重视。可您相信吗?随着时代变迁、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在今天,传统的依照家谱取名的方式正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以至不少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辈分呢。

中国人辈分寓意大

据介绍,中国古人起名除姓名外常有字、号等,后演变为以“姓+族辈+名”为主的家族式起名方式。辈分,作为族谱上的约定俗成,有史以来不可轻改,其除了规定家族纵向的血缘关系外,还寓意名望、寄托理想。如《红楼梦》贾家按名的偏旁部首定辈,多数家族则在姓和名中间加第三个字为辈分,如孔姓有“祥”“令”辈分、张姓有“作”“学”辈分。照这样的传统,很多孩子尚未出生,其姓名中至少有两个字就早已被家族长辈们规定好了。“从积极意义上看,这有利于一个家族血缘宗亲的凝聚以及文化上的传承!”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民俗学会理事牛耘先生如此看待传统起名法的积极一面。

按家族辈分取名不到10%

但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如“建国”、“建设”等包含政治意味新名字的出现,中国人开始一改传统家族辈分式起名法,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代新人开始选择简单而意深的两字姓名,如韩雨、吕天等,90年代至今,姓名越发彰显个性,不少家庭在给孩子取名时,还动用了父母双方的姓氏,有的则融入更多现代元素,甚至略显西化,如取双姓+贝克汉姆的,还有叫杨二车娜姆的(我国最长姓名可取6字)。这导致的结果是,按家族辈分起名法越来越少有人采用,牛耘介绍,调查显示:在每百万婴儿中,沿用家族辈分起名的已不到10%。

取名字还是要有点中国特色

简化了传统缛节,起名更加自主,减轻了社会重名压力。资料显示:我国现有1601个姓氏,如采用父母双姓,会增加到128万个双姓。但另一方面,新式起名法却使不少现代家庭存在失“根”危险,一项城区千人调查显示:50%的20岁左右年轻人不知道有辈分起名传统;80%的该年龄段人不知道自己辈分。有的社会学家则担心:原本姓氏辈分在一起可区分血缘,一旦不按辈分,自由改变后给认亲带来不便,甚至可能导致近亲通婚。“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以及东西方文化日益互渗,姓名多样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然而,我还是希望家长们在给孩子们起名时尽量不要全盘西化,毕竟,中国人起名最好还是要有我们中国人的特色!”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美食找佳成


老人不必执着。我们也不必执着。跟家谱走又能怎样。不跟家谱走又能怎样。既然老人想跟家谱走,何必跟老人计较呢?再说,跟家谱走,对你的子孙后代排辈儿有好处。因为你也是这个家庭中未来的祖宗。


庸人L


取两个名字啊。

我外甥的爷爷给他取了一个名字,我妹妹和妹夫不喜欢,又取了一个。

爷爷取的名字在家里用。

爸妈取的名字在学校用。


谢洪波沔阳


可能是风俗吧,现在人都是流动的,都是出外打工,接受思维太多,反正这和孝不孝没太多关联了,我们村很多都不按这个起名字了,第名字就三个字,姓占一个,辈分占一个,只能一个可以随便换,想又好听,又不给村里人重,很,因为知识也在里面受限,所以我感觉没必要


你小时候的家


以下视频希望可以帮助你,不烦恼。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0b5b428e1254adc82bb2e46c9040d6b\

燕子268215899


有的家谱取名不太适合女孩子,还很老土,不按家谱取也可以的,但是要跟长辈沟通好。


123奇葩说


这个孝顺有什么关系,孝顺是以后你用行动来证明,至于名字,怎么起是你的事,他们只是建议。


女人花158087778


新社会,新时代,那些陈规陋俗不要用来来缚年轻人,随遇而安吧。


王录21


家谱是中国人的一种传承!因为历史的种种,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家谱已经断续了!你应该骄傲,你家的家谱还能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