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吃饭,挑食、厌食与这些原因有关

妈妈懂育儿,宝宝少生病,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为孩子健康保驾护航。

~~~荷花


经常听到宝妈们咨询说:

A妈妈:我宝宝不爱吃饭,已经大半年没有长肉了。

B妈妈:孩子不爱吃饭,补了3个月的锌,怎么还是不爱吃。

C妈妈:现在给宝宝做饭很头痛,每次就只吃几口,操碎心了。

前两天遇到一个宝妈,当孩子拒食时,这位宝妈硬往宝宝嘴里塞,很怀疑这是位后妈,开个玩笑,哈哈。

….…

经常看到这样的咨询,决定来写一遍文章,让妈妈们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原因,解决宝宝吃饭难题。

其实引起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是多方面,下面我一一介绍。

1、食伤​​​

俗话说:一顿吃伤,十顿喝汤。想让孩子厌食很简单,暴饮暴食就够了,当然没有家长这么想,但是很多家长却在天天这么做。

从孩子开始母乳、添加辅食起,填鸭似的喂养就开始了,孩子肠胃功能好的,可能会发展为小胖墩,肠胃功能差的,日积月累孩子就食伤了,不爱吃饭、吃饭慢,生长发育慢各种问题。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在喂养后,因为孩子胃特点呈水平胃,会有少量溢奶的现像,但有的宝宝会从鼻子出来,呈喷射状,有的家长却说,这是正常的,哪有不吐奶的孩子。

觉得刚吃的都吐掉了,孩子肯定没吃饱,因此吐完接着继续喂,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也就给肠胃造成损伤。


2、缺乏胃消化酶、锌

缺锌后唾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活力下降,从而影响味觉,使食欲缺乏,食量减少。

食物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少不了消化酶的参与,如胃酸分泌过少时,难以激活胃蛋白酶原,可引起对蛋白食物分解能力弱,难消化,容易堆积在胃部,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引起积食等。


3、零食吃的太多

高磷的食物比如烧烤、薯片、可乐,高磷食物酸性极强,促进开胃,时间长了,大脑对其它物质刺激没快感,而且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

同时,过多地吃甜食,糖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肚子产生饱胀感,使食欲大受影响。


4、把吃饭当成任务

管孩子饿不饿,只要到了吃饭的时间,都强迫孩子进食,甚至追着喂,今天必须吃完这些,不然不准看电视…,孩子只好痛苦地去完成这项任务。


5、肠道菌群失调,胃蠕动能力

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调,会产生产气杆菌,可引起孩子胀气,蠕动能力差导致食物堆积在胃里,易引起积食、食欲下降。

分享到这里,相信很多妈妈都想知道如何改善,以下是解决方案,大家可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合理选择。

1、热敷、艾炙

每天可热敷肚子,艾灸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左右,艾灸时不宜过饱,可适当增强水量,辅助促进肠胃蠕动。

2、生姜片贴中脘穴和神阙穴

新鲜生姜切片开水烫下,感觉温暖就贴在中脘穴和肚脐眼,用无敏胶布封好,每天2次,每次一小时,改善胃动力。

3、捏脊


中医认为:本法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

捏脊最好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捏脊时可擦一些按摩油。


4、生姜片贴中脘穴和神阙穴

新鲜生姜切片开水烫下,感觉温暖就贴在中脘穴和肚脐眼,用无敏胶布封好,每天2次,每次一小时,改善胃动力


5、喝萝卜汤

萝卜中含有芥子油和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每天可代替部分水的摄入。


6、小米粥

小米含有维生素B族,淀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滋润肠胃,促进消化,利于排便。


7、补充消化酶,锌

补充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增加酶的分泌,消化酶可增加肠胃对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能力,减少肠胃负担,减少消化不良,积食。


8、补充益生菌、水苏糖

肠道内的菌群也像个大家庭一样,各个菌种之间都要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一旦失衡会导致很多身体疾病的发生,比如便秘、腹泻、肠炎、肠道不适、食欲不振等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内菌群的平衡,增殖有益菌,抑制有害菌。

水苏糖作为天然的物质,是益生菌的食物,对人体胃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具有增殖的功效,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调整胃肠道菌群的平衡,并能抑制有害菌的形成,稳定肠道的内环境。

水苏糖还能促进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的合成,b族维生素可以增强胃肠的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可作为肠道保健常用食品。


我是荷花,毕业于医学专业,有6年育儿生涯,如果你也喜欢育儿,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