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称“汉初三杰”的三人,在韩信遇难时,却无一人出手帮助

都说乱世出英雄,确实乱世是武将的天下,而治世却是武将的坟墓,在古代每个朝代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作为开国元勋很少有人能得到善终,不是被皇帝杀害,就是被皇帝软禁,到死都是在狱中度过,这样的人生也是悲哀。


是人都有野心,一起打拼下来的天下,却只能一人登上皇帝的宝座,剩下的人都只能以臣子相称,不仅低人一等,还不能将权利看的太重,稍有不慎就是人头落地的下场,并且还败坏了名声。秦始皇杀过功臣,朱元璋杀过功臣,刘邦杀过功臣等等,基本上开国皇帝都有过这样的行为。


面对皇帝的疑心,大臣们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权,只为得到皇帝的信任从而保住性命,即使有人受难也会有人出来帮助,可是在西汉时期,同样作为开国功臣,被称之为“汉初三杰”的张良、韩信、萧何这三人,在韩信遭到杀害时,张良却选择袖手旁观,不仅没有给予帮助还选择明哲保身,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两人之间有矛盾吗?


韩信被誉为“兵仙”,在领兵作战方面有着独特的本领,张良被称之为“谋圣”,就是给皇帝刘邦出谋划策的一个人,没有利益上的冲突,所以两人之间是不可能出现矛盾的,在刘邦对韩信起了杀心时,张良其实在一旁劝解过,但是韩信却没有意识到,还在不断的作死,到最后连张良都觉得韩信死有余辜。


先来看看刘邦之所以要杀韩信的原因,韩信在项羽麾下不受重用选择了背叛楚国,投靠汉朝,并在萧何的引荐下被刘邦直接任命为大将军,从这方面看刘邦给韩信的起点是非常高的,并且韩信是一个有野心之人,当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时,韩信就会有所行动。在彭城之战上刘邦惨败,于是派用兵如神的韩信北上平叛,韩信不负所望全部歼灭,可这时韩信却向刘邦请封假齐王,可此时的刘邦却在荥阳被项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韩信不仅没有给予帮助,还一味儿的索取。刘邦看到信后非常生气,这时的张良说到“何不满足他的需求,等战乱平息了再说”,没有办法的刘邦只能选择妥协。


韩信的野心让他并不满足与现状,他想做真正的诸侯王,在说好一起攻打楚国时,韩信却选择不来,在刘邦遭遇危难时,却跟刘邦谈条件,想要扩大封地,此时的刘邦彻底对他起了杀心,在刘邦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夺取韩信的兵权。之后更是有人对刘邦说,韩信有谋反的准备,刘邦一听大火便将韩信囚禁在了皇宫之中。


在历史中真正杀韩信的是吕后和萧何,他们将韩信骗到长乐宫然后将其杀害,其实在韩信去长乐宫的时候,张良已经察觉到了不对经,但此时的张良却没有前去告知,因为他知道,即使自己去了也不会让结果发生改变,还会让皇帝起疑,而且刘邦想杀韩信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并且韩信谋反这是事实,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张良都不能相救。


韩信的势力让刘邦和吕后都看在眼里,韩信不除,自己的儿子如何才能治理国家,这帮大臣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刘邦是在为自己的儿子扫清障碍。张良不愧是被人称之为“谋圣”,在刘邦处理韩信的时候,张良就开始准备辞官,选择了隐居,不仅留下了一个好名声还保住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