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有家谱么,家谱如何续?如果没有家谱,中间中断的怎么办?

一个人的听众


以前农村里,每个姓氏或宗族都会有自己的宗谱。续修宗谱的具体情况很复杂。本人因在部队是从事打字员的工作,上世纪八、九年代时兴续修宗谱,这项技术正好有用武之地,所以为许多姓氏打印宗谱,因而对家谱的方方面面非常了解。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一、什么是家谱

家谱,就是谱牒,也叫家乘、家史,就是宗谱。是同宗之人一个简单发展的历史概况。


二、家谱的内容


1.谱序


【1】源流序


每家宗谱,打开内容的首篇,就是该姓的源流序,介绍本支族的历史渊源,介绍本支族的由来,使该支族的人员对自己宗族的历史有所了解。

【2】分枝序


同宗之下,各大的分枝情况,在这些序文里得到阐述。

【3】历次续修序


家谱都是经过多资续修发展而来的。每次续修,都会有编修人员介绍本次续续的情况。

【4】新序


最近的一次修谱,编修人员介绍情况的序文。

2.凡例

3.家规




对家族成员行为的倡导和制约,相当于村规民约。现在续修的家谱,这一项都去掉了,因为现在是法治社会,家族成员的行为,现在法制管理之下。

4.家训


历史上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曾氏家训等都很有名,家谱中的家训也是教育后辈的训诫之言。

5.领谱字号



虽说是家谱,但并非家家都有的。那是因为以前印谱成牒很贵,所以只能少印数量。

印出的谱,或者多少家一册,或者多少丁一册,或者照顾某些偏僻地区家庭一册。

为了使谱的分发、管理有记载,领谱之人在谱上有记载。这些人的名字,或以古时某篇名文名诗内容里的字先后顺序,配以领谱人的名字。

假设是以百家姓来编字号,那赵字号是谁,钱字号是谁,孙字号是谁,李字号是谁,这赵钱孙李等就是领谱字号。

6.编修名单


每一届参加修谱的人员名单,主要负责人称为督修或纂修,编辑人员称编修,其他人员称校阅、协理等等。

7.宗派


一个宗族经过无数代的繁衍,一样年龄的人不同辈分很多,年龄小的人比年龄大做长许多辈的情况非常多。


为了不致辈分混乱,每一姓就从某一代起,一直到还没有岀生的辈分,每一代用一个字来表示,这个字就是派。某个派就是某一辈分的代称,互相之间,了解了对方是什么派,就知道对方是祖、是伯、是兄、是侄、是孙等等。

宗派是用来表示辈分的。


8.功名录


每一族中,都有有功名之人,功名录就是把本族中这些人特别突出的编印在一起,族中人一目了然。

9.世系图


这是家谱中内容最多、篇幅最长、也是修谱之人最关心的部分。世系包括如下内容:

【1】某人他的父辈、祖父辈、曾祖辈、高祖父辈,并可一直往上查下去,这些辈分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殁于年月日时,其葬在何处,墓处情况,坟为何山向。这些辈分人的兄弟姐妹、娶亲、婚配、生育、子孙等情况。

【2】某人他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时,殁于年月日时,其葬在何处,墓处情况,坟为何山向。这人的兄弟姐妹、娶亲、婚配、生育、子孙等情况。

【3】某人他的儿子、孙子、曾子,玄孙等,并可一直往下查下去,这些辈分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殁于年月日时,其葬在何处,墓处情况,坟为何山向。这些辈分人的兄弟姐味、娶亲、婚配、生育、子孙等情况。

在世的人只介绍其出生年月日时、娶亲婚配、生儿育女等情况。

每一派的人根据每一房的出生先后顺序排列。每一家的兄弟根据出生的先后顺序排列,长房在前,末房在后,哥在前,弟在后,代代依此顺序排列。

10.瓜系图


世系图因为文字较多,很难一眼看出某人五代之内的发展情况,宗谱中为了方便查找,就用派名列出一个提纲,简单、清晰,一目了然。就象一棵瓜禾,无论多少分枝,无论瓜瓞如何绵绵,找到了主茎,就可一直找到根部一样。

11.邱陇图


古代人重视祖坟山,特别是那些迁居到某个地方的共祖,这些先人的墓地,更是代代子孙纪念的地方。后人为这些墓地绘制的地形图,就叫邱陇图,也就是祖墓图。

历经时代变迁,这些谱上绘制的邱陇图,如果墓地没有毁掉,后辈们还是可以据图查找的。当然,有些墓地因建设需要,和岁月的增添,即使有图,也是难以找录的。

12.遗像


某些传下来的先遗像

13.传和跋

民国时期宗谱中大量出现的记叙本,纪叙该族中一些特别值得敬颂之人。如列女传、孝子传、能人传等等。

14.本宗九族五服图



15.其他


三、家谱的编印方式


宗谱编印方式就只有两样,即苏修与欧修。据老辈讲,苏修就是苏东坡家族的编印方式。欧修就是欧阳修家族的编印方式。

1.苏修式样〈五世同堂叙法〉:


一页谱分五行,假如把最上一行看成是自己,那第二行就是儿子,第三行就是孙子,第四行就是曾孙,第五行就是玄孙。


反过来,假如把最下一行看或是自己,那依次往上看,就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

当然,你在谱中的位置并不局限在哪一行,在哪一行那是根据整个宗族一代代住下排列的。五代一张,下面五代又在另一张排列,依次往后排列。

这种编排的优点是:查找比较方便,有五代详细集中在一块,加上抬头和生育,看以看出七代来。

这种编排的缺点是:空处多,浪费纸张。

2.欧修:


一页上只有一辈的详尽介绍,加上抬头和生育,只能看出三代来。

这种编排的优点是:谱中没有空处,前后紧紧相连,节省纸张,特别是人多的大姓代,可以带省不少纸张和相关费用。

这种编排的缺点是,一卷谱中,不能同时查找五代亲人的情况,查几代人,就得翻几卷谱,查起来比较麻烦。

四、家谱是怎么合成的


一个族几千人,甚至几万人合修宗谱,这么多人的内容是怎么编在一起的呢?

其实看着厚厚的几卷、几十卷宗谱,记载的人虽几千几万,包括的地域跨县跨省,但它的主轴是,无论世系和瓜系,每一代人,有就都从长房编排起,至二房至三房至四房,一直到最末一房。如果哪家没有就跳过。

无论哪一家的世系,下一代的长幼顺序根据上一代的长幼顺序排列,代代如此,始终不变。

五、家谱是怎样续修的。



1.需要续修的时间

续修家谱一般都是25~30年一次,因为25~30年又增加了一代新人,同时也逝去了一代老人。

新增的要记载,逝去的也要记载。如果超过这个年数许多,就有可能因为多种原因,遗失或淡忘有关资料,难以真实记载,如果少于这个年数许多,那新一代的人没有出生,老一辈的人也沒有逝去,族中增减人员很少,重修就失去实际意义,浪费金钱。

2.续修组稿


一个宗族人很多,百千万不等,而且跨地又远,要把分散众多族众的材料整理好,就要通过各支族、各房,根据谱堂的统一要求,各自把自己一支族、自己一房人的资料整理好,然后交给谱堂。

3.谱堂最后集中编排付梓


谱堂的编修人员,根据长幼顺序,把分散的材料汇总衔接。

排出样版后,谱堂的编修人员再与谱稿进行认真仔细的校对,确定没有遗漏、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就可付印了。

4.新增男丁


在付印之前,宗族里诞生了男丁,可以报谱堂增改原谱稿。当然添丁人家除了交应该交的本身钱外,还得另交一点喜添红丁的礼品给谱堂的工作人员,也是作为对工作人员重订工作的点补偿。

六、谱务中出现的问题


几千几万人的事,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如:

1.组稿遗漏


各分支、各小房自己整理谱稿遗漏了某些人家的。

2.理稿错误


各分支、各小房在登记资料时有错误。

3.稿件损坏或遗失


各分支、各小房或者谱堂将登记整理的材料部份损坏或遗失

一般遇上这些情况,发现之时如果未有付印,还是可以纠正和补齐的。

如果这些情况发现之时,已是在新谱印成之后,那只有等下次重修之时纠正了,

也可在另印一份纠错内容,付带谱内,以便下届重修之时,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以上是我对有关修谱方面一些问题的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生好人大司马


我们汇潭吴氏有家谱,也就是宗谱。在十年前进行了续谱,我的儿子已经上了宗谱。

如果没有家谱,可查阅县志,史记,文献,族人口口相传下来的史料,户籍档案等来做谱。中国人重视始祖渊源,各姓氏都有家谱流传下来,二十至四十年续一次宗谱。极少姓氏没有家谱的,也就不会去做了。

我阅读了部分汇潭吴氏宗谱,对吴氏渊源有了基本的了解。

吴姓远古初祖黄帝,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西北部),故以姬为姓。吴姓就是黄帝其中一个名叫玄嚣的儿子这一支系传承下来。

周太王古公建周国,晚年欲传位于三儿子季历,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自动让贤,远到江南,由太伯建立勾吴国。周朝建立后,武王封太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改国号为吴,后被越国所灭。其王族子孙便以吴为姓。

吴太伯是吴姓的第一人,因无嗣,被称开氏始祖。仲雍继承了哥哥的位子传承下来,所以仲雍是吴姓的血缘始祖。吴王蒙寿的四子季札,以贤德著称,众望所归应继承王位,但他为了不当国王躲到延陵乡下耕种,后他的哥哥诸樊当了国王,将延陵封给季札,被称为延陵季子。其子孙又在山东,山西,江西等地繁衍。吴国灭亡后,太子吴鸿被流放到婺源(今江西),后繁衍多个吴氏支系。

吴氏先祖吴文古唐代时世居安徽休宁之城南,元代时吴文古后裔吴盛达携三子由徽州休宁县迁徙兰溪女埠汇潭,长子分居大路村,幼子分迁莲塘村。和瑞堂。





在水一方88367096321


首先謝邀!我们家肯定有家谱。家谱一般在二十五年左右续修一次,因为又有一代人成人了,必须要续修一次,在这二十多年当中,家族人成员变化很大,如嫁娶添加人丁,老人去世等等,都是要写进家谱的,还有家族中出了高官,读书考上名校(中状元)富豪为家族作贡献(如出钱做宗祠堂修桥路修家谱等),这些都是要写进去的。另外现在人口流动量大,居住在天南海北,只有电话或视频联系,特别是解放前由老家搬迀在外县外省的家族成员,这个必须要出去采访了,现在交通工具方便,但这是个费钱费力更费时的差事。家谱有许多内容,只能简单解说一下,无传无序不成谱,家族成员的辈份要搞清楚,特别是一家一户每代成员要衔接准,一般欧阳版本试家谱,每面从上到下序五代,而则方必须要交代某某公支下世序,这个非常重要,不然就乱了套,也不便于查找。再就是解放前一直到现在所修的谱的内容都要按顺序序进去,修家难免不掉字错字,这就要参加修家谱的人谨慎细心,确有错字的宗族成员要原谅,每有人做事滴水不漏的。再就是中间中断了怎么办,出现这种情况要补上,这个工作量就大了,时间也长钱也要多用许多。一只要有包括清朝年代家谱还有的人家,可以拿出来看自己家族是从什么年代迀移到现在所居住的地方。二有的家族成员年岁大可以根据他的回忆,来进行寻根觅祖,一般家族在解放前后都有家谱,如果你一家搬离家乡遥远,只要有家谱想找老家并不难。象我们张氏家族就记载了,是明朝洪武二年,由江西饶州府筷子巷瓦西坝迀移过来的,以有六百四十多年了,初到时,原来九代人都是一代代人往下口传述的,并没有正规家谱,到第十代开始才有了正规家谱,所以家谱一班按规矩来讲,只有二十五前后修善一次才最好。最后补充一点,现在老是电脑打印,修谱完整后可复制U盘,只要插进电脑里一点就出来了。


历史刻录


如果你们家以前就有家谱的,那你就应该再续下去,我们这里的家谱20年重新编制一次,因为经过20年了,有的老人不在了,有的年轻人出来了,结婚生小孩了,这个编制家谱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做出来的,这个有专门人员编制家谱的,整个一个家族,每家每户把名字都写到纸上,交给村里头的长辈,每家每户都把自己家的几口人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出生?辈份是什么?全部聚集在一起,交给编制家谱的这个手艺人,他会按照你原来的祖宗往下排辈份,不能重复,按照人口和多少户?一共印多少本?有分谱有总家谱,他们会跟你说什么时候可以过去领,一共多少钱。


光明的未来阿静哥


我家有家谱,家谱是呈金字塔式的记录历代后裔子女生日,谱名,小名的,过世的要记死亡日期葬于哪里。以前修谱女子不上谱,只记男丁,如今基本都记录。续家谱就是在原有基础上把没记录记上去就行,如你高祖叫张某盛,谱上就有盛公房系,一个房系有一单元,张当然是姓,某就是按谱取的派名,各姓氏均有辈字一代一个辈字,以便区分宗族内辈份。


慕僚长


家谱和家书不一样,家谱只写男丁,家布写一世一世夫妻名子,家书写女儿出嫁地址,女婿外甥名子,家谱写始祖以下的世代男丁,堂号,分支,辈份血脉,血脉相连,认祖归宗。


天地之间1082


你说的家谱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何种形式的存在,不过看到爷爷以前每年过年都会把一张类似年画,上面写了几代宗亲的纸挂到八仙桌上面,他们叫做“诸子”(谐音),上面有从爷爷的曾爷爷以后所有去世的先祖们,我们家看到的家谱也就是这个了吧。


翔宇话体育


有家的,宗祠和家庙为单位定期续家谱,论字排辈


岩舟714285


中断去一家一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