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序临帖怎么才是"精临"?此帖中的字都要"中锋"用笔吗?

流浪时尚


精临来于准确和娴熟,为什么呢?

精有精致精到的意思,致,雅致:精到,精确到位,也就是准确。在书法中就是临摹要做到惟妙惟肖形神俱似,在创作作品中就是风格雅致,不散漫。无论是精致或精到都必须用心,技法娴熟后的用心。

关于精临,显然就是追求临摹的如灯取影,得意见神。

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就是我们常规的临摹练习即可。如果说有法的话,就是要求自己的临摹 刻意最大程度接近原帖的法势意或神采气韵。要临摹的精到,需要先得法,后得意。

得法是基础,如果不熟,是很难说能够的意的。因为那些经典书法作品可以说没有靠法而成为经典,都是得神见意的。意是志,是无法的审美理想和情感。唯一技法娴熟才能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

临摹《圣教序》要做到精到,就必须到达这两个层次。

具体来说要完成系统的描红和完整作品的对临,甚至通篇的背临 并在此基础上的法,掌握书法的技法规律和丰富的准确的字形,以及神势原理,精神内涵。这样的精到,不仅仅是形的精到还是神的精髓深入自己的审美之中。

精到,还有讲究法度的意思。这个法度不是馆阁体式的法度和呆板的匠气,而是一种具有鲜活生动的灵气的规矩。


翰墨书道


你提的问题我不能完整的回答。

一:我看了你的空间。

二:只见你临的《圣教序》。

三:还看了你临的视频。

四:你临的非常到位。

五:关于中锋不中锋的问题我不愿意答,因为我的观点和大多数老师的认识都不大一样,怕打口水仗。

传上四个字,看看你能不能随手写出来。

速度越快越好,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另外的感觉?



杨炳升66


一、怎么才叫精临?

精临就是即要写得对,又要写得像,说明取法正确,只顾形似而书写技法不对,貌似神奇离啥用没有。这个问题取决于临摹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只要是照着字帖写,而且放大几倍抄写,这样的作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很难做到笔法精准、字法无误,肯定是工差相当大、训练周期相当长,因为,照着写的模式,等于把临帖的事情弄的像学美术画素描似的去做了,加之放大临写,必须要用大号的毛笔,同时还要加大笔法动作幅度,试想,原帖字体3厘米左右(属于中楷),却当作大楷练(至少6厘米以上),殊不知,用大毛笔写不出来小毛笔的精致的质感与神采,这实际上等于篡改了原作书写技法,如果迷信中锋,很多笔画起止处是画出来的,那就错上加错了!

科学的临摹方法是,必须要按原帖原大对等练习,而且训练用具必须匹配好,一定要采取先摹写→后临写,互相校验误差。从技法训练角度上讲,这叫精临。

▲图为本人教学示范——临摹

二、不要迷信中锋

中锋、侧锋是两大笔法系列,此技法缺一不可,它是表现字体风格特点的重要元素,需要酌情考虑恰当运用,不可单一。就《圣教序》而言,以侧锋为主的字居多,中锋为主的字很少。怎么判断呢? 凡是起止处呈现方笔的笔画都是侧锋法写出来的。要想验证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分别用中锋、侧锋画写各种各样的线段就知道了。

之所以《圣教序》属于行书,因为它是一件经典作品,并不是专门用于行书技法训练的帖,基于此,行书字体占的比例较多,而实际上,当中有一些字是行楷,有少部分字是行草,除了行法之外,还有楷法、草法在里面。所以,在临摹的时候,应采用分类选临的办法,将帖中的同类字体归集在一起分别方万逐一练习。比如,属于行书的单独挑出来,属于行楷的放在一块儿,属于草书的搁在一起。这样的话,能保持笔法动作前后一致,防止出现因楷、行、草字体混合导致笔性交替变换难的问题。

等把每个字的笔法、字法熟练了,再试着进行通篇临摹,重点研究行气、章式。注意,通临也不要光是照着写,仍然是先摹写→后临写,开始先一个字一个字的练,逐渐的过渡到一连气临摹几个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790008aaea8240ea56\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学习行书之我见

一、先大楷

建议先学唐楷,比如欧阳询九成宫。把笔法、笔画、结构的规律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二、再小楷

学好大楷以后,不要直接学行书,直接学行书会非常生硬、别扭。

建议学小楷。然后大量抄经,抄经时,速度可以加快,用笔可以适当放松、放开、随意些。然后,你会发现,许多字不经意的就连了起来,活跃了起来。

为什么?

因为,古代没有印刷、打印,全靠手写,而小楷又是通行字体,公务繁忙了以后,人们就会在以前非常严谨的小楷基础上,写的快起来了。

然后,就自然的过渡到行书了。

三、学行书

当大小楷已经掌握了以后,可以从圣教序入手,以后再学其他的。

如果没有前两个的基础,临写行书会非常吃力的。最好都用中锋。


老跨斗


用鼠须笔写,适合出锋,力道也足!

所谓“精临”,就是要在临的过程中与先贤悟性通达,穿越时空领会他在那个时刻的心境和思想深度,不仅仅做到形似,更要在神上做到如出一辙,做到文学和哲学境界上一致,才是精临吧。大抵儒家把品德完备的人都称为圣人,我想,这个就是同一的人格境界吧。




文君公旦评


你说的问题,对于圣教序如何精临和使用中锋用笔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一点感受不知能否让你满意,圣教序不是笔笔都是中锋入笔。精临,也就是一个熟习的问题。也有就是记忆,把所写的能熟知于心,用笔才能笔到意到。


墨干古


看你喜欢哪类,魏晋字讲究棱侧起伏,简洁而精微,适合中小型行书,建议多关注笔势和锋面的变化。

如果你像借圣教序写大幅书法,建议中锋比重加大,多关注体势。

再者,圣教序本是唐人干的活,多少会有点有唐人的审美。总之,看你想干啥吧。


鷹撃大司馬


临《圣教序》精临,主要体现在笔法精准到位,再者就星把《圣教序》的神韵美的和谐临写到情感上来,达到此标准,可谓精临。


李行子


笔法,结体都不错,但运笔实了一点,若能虚实结合则更好,章法上也要讲究。


大千淘淘客


根据你的问题来看

1.怎么才是精临?

2.行书都要用中锋用笔吗?

3.初学《圣教序》临摹要写的根字帖一样大还是小点?


赵孟頫临摹的《圣教序》

这三个问题确实都很实际,也是我们学习书法到一定程度之后,很容易要追问一下的问题。

我觉得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一边学,一边问,这是一个好习惯。

今天,我们自学书法的朋友,身处互联网时代,又有像头条悟空问答这样的自媒体平台,真的是学习书法很幸运的好时代。

我们很多喜欢书法的人,也感觉与大家能够有交流的机会,也是一种快乐和幸运。


我看了你的《圣教序》临摹,感觉从初学的角度来说,还是学的比较像的,笔法大体也是对的。但是,缺少什么呢?缺少的就是“紧凑”感。

我们现在使用的《圣教序》字帖,是一个碑刻拓本,拓本本来就与原碑刻有一定距离,碑刻与墨迹又有一定的距离,这两个天然距离,把王羲之的字已经损耗不少,也容易在深入临摹的时候,遇到很多困惑,这是非常正常的。

当然,这些问题都不是初学要研究的,但是,有了一定的书法基础之后,就应该有所了解《圣教序》字帖背后的文化。


比如碑刻中的一些细节,在拓本中就已经无法看到了,而我们要精学《圣教序》就必须要了解。

精学《圣教序》是要扩大书法知识层次的,包括对书法版本的了解,而不是只盯着字帖。


除非是一个墨迹本,那我们学习书法”精学阶段的任务,就是要从笔法准确,墨色有神上去找深入下去的理由和途径。

面对这个拓本我们如何“精临”

我想学习书法无论怎么学,一个是笔法,一个是结构,这是我们自始至终都要紧紧围绕的核心任务。

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不能在笔法和结构上有丝毫松懈。

前面我提到的临摹“松散”问题,既有笔法问题,也有结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上一个台阶,更高一层地学会对笔法和结构的认识和掌握?

其实,路就在脚下。学习书法,我们千千万万不能忽视的,就是我们用笔的过程。


我们用笔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笔画的用笔过程。这个过程用起笔、行笔、收笔来概括,已经非常清楚了。

不清楚的是,我们以为“不就是起笔、行笔、收笔”吗?

事实上是,我们真的很难过“起笔、行笔、收笔”这一关。

我要说的是,在王羲之的书法体系里,没有一个同样的笔画,在起笔、行笔、收笔上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就不要把一个笔画的书写过程,看得“不过如此”了。

我们真的很难“过此”而不是“不过如此”。所以,笔法都在具体的笔画上。我们忽视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变化差异,就等于是对笔法的轻视。

结构问题,古代有欧阳询的“三十六法”,后来黄自元有在欧阳询的基础上发展了“九十二法”这些古代的结构原理都可以看看。千里马认为,

最简单的结构,就是写好“接笔”

我们要有“接笔”这个概念。“接笔”就是每一个字的第一个笔画之后,所有的笔画都处于“接笔”的状态。


那么我们怎么写“接笔”呢?这是过去学习书法中,没有从理论上重视的一个问题。“接笔”就是要求我们要学会“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在什么位置,与上一个笔画是什么关系。

所以,“接笔”是比较麻烦的需要我们在临摹字帖的时候,非常仔细地去研究。

根据大量的书法教学实践看,我们大量的书法教师,目前都没有重视过“下一个在什么位置”的问题,所以,非常影响我们精学书法的结构问题。

我们打个比方,如果一个板凳装配到最后,或者中间出现歪七扭八的问题,那么,肯定是哪一个尺寸不对。

我们写字也是这样,如果有一个笔画的“位置”(也叫笔势)不对,那么,这个字的结构肯定会出问题的。

最近,我阅读一篇文章,好像是说任政先生也是这样打过比方的。


因为我没有找到具体的出处,所以,暂时还怀疑是不是任政真的这样说过,或者别人伪托任政先生这样说。

但是,这个比方与千里马经常说的高度相似,如果真是任政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那就不是千里马一人孤掌难鸣了。

实践上我们本来就是用中锋写字的

关于书法中锋问题,是书法用笔的一个大问题,问题大家对什么是中锋,也是各有各的说法,莫衷一是。


千里马对此的看法是。书法用笔无论何时,基本上都是用中锋的。

书法不用中锋写字,这书法也就没法写了。

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书法用笔只有调锋时,才会出现“非中锋”问题。比如用笔要改变方向,那么,就必须要调锋。在调锋时不是中锋,而调锋是为了回到“中锋”状态。所以,对中锋用笔,不要再多追究了。在实践上,我们本来就是用中锋写字的。尤其是王羲之的书法体系,都是中锋用笔。

建议临摹字帖比字帖的字大一;点

最后,你的一个次要问题是,临摹字帖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问题。

我认为,现在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使用的字帖,只有字帖选本的区别,已经没有字帖本身决定大小的问题了。


例如,同样是《圣教序》,有人买的是放大字本的《圣教序》,有的使用的字帖是中楷的字帖。

《圣教序》碑刻高350厘米,每行平均约80个字,出去上下字距空白,实际字径还不到2平方厘米。

我们今天出版的《圣教序》字帖上的字,随便那一个字帖的字径都超过原碑刻的大小了。

我们主张初学书法,最好写大字,也不要管字帖的字是大还是小。

写大字有什么好处?就是容易纠正笔法和结构问题。一般写大楷那样基本就可以了。如果大字写熟练了,在练习小字也可以。